傳說中的『豆皮西施』,憑一鍋炒三鮮豆皮,在九中巷子裡火了13年...

2020-09-02     襄陽食記

原標題:傳說中的『豆皮西施』,憑一鍋炒三鮮豆皮,在九中巷子裡火了13年...

/

豆皮作為武漢早點圈中的「扛把子」選手,在襄陽也是炙手可熱。雖不像牛肉麵一般遍地開花,但總有一個時候你會想起它。

襄陽的三鮮豆皮也多種多樣,有專從武漢學藝帶回來的地道武漢風味,也有自己研製的獨門醬料,都深受刁嘴襄陽老餮的喜愛。

而在風華路第九中學的巷子裡,有一位傳說中的「豆皮西施」,她家全憑一鍋自己炒制的三鮮豆皮,不聲不響火了13年...

#01

傳說中的豆皮西施

立秋後早上的風已是帶著些微涼,九中的巷子裡樹蔭蔽日,更為涼爽,是個過早的好地方。

不僅有一碗開胃的酸辣麵,還有這一鍋焦香迷人的三鮮豆皮。

店裡老闆娘正在一人打點著上下,翻炒豆皮,招呼客人,熱情洋溢還帶著股精神勁兒。

不管是在校的學生還是老師,亦或是回來看看的畢業生,都能和人打成一片。

5-8塊一份的豆皮,不管你要多少錢的,美女老闆總是會多添些豆乾火腿和零碎的糯米飯,生怕上學上班的人吃不飽。

一早上十幾二十鍋的豆皮賣出去,老闆娘就在火熱的鍋爐旁來回掂鍋翻炒,汗如雨下。不是所有女生都受得了每天這樣勞作。

老闆娘說自己原是做了十幾年的美容護膚,後來跟著老公才做起了豆皮,但還是改不了愛美的習慣,即使熱的出汗花了妝,得閒時還要補一補。

現在幼瘦白的審美標準,不知束縛了多少人。「豆皮西施」為生活奔波也不忘精緻的這股勁兒,有一番別樣的美。

本人也成了店裡的活招牌,來人見面便知道就是這家炒豆皮沒錯了。

#02

獨一家的炒豆皮

與襄陽大多數豆皮不同,店裡的豆皮都是當家老闆攤好拿來,由老闆娘炒制加工後出鍋的。

雖沒有軟嫩的蛋皮,但攤一鍋炒兩三遍的做法,炒出的蛋皮金黃焦香,風味獨特。

絲毫不用擔心炕久了的豆皮會太干,每加入一合盤新鮮豆皮時,都會澆上豆乾汁,再撒上些火腿和滷製的豆乾,滿滿都是料,豆皮也更加入味。

滷製的豆乾是老闆的獨家秘訣,豆皮的味道全靠豆乾里的滷汁撐起。

老闆娘笑說,「當初多少人上門拜師學藝,他硬是一個不收,要把手藝留在自家。」

每天凌晨三點就起了,準備一上午豆皮的量,不夠時還得託人從另一個店送過來。

好在這些年打下的名聲,生意也不錯,不像隔壁酸辣麵排起長隊,食客也是絡繹不絕。

早上來一份豆皮,配一瓶豆奶或汽水,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可以打包帶走,最好能坐下吃,搬個凳子在外面,看巷子裡的悠哉和熱鬧。

時刻保持翻炒的豆皮入口還是熱乎乎的,吃著格外熨帖,咀嚼間便能吃出與別家的不同。

糯米本就粘牙,與蛋皮貼合炒制久了,更是難捨難分。

蛋皮金黃焦脆,糯米顆粒分明。連佐料的豆乾和火腿都被炒得略焦脆,緊緊黏在糯米飯上。挑一塊料足的一口塞進嘴裡,滿足感油然而生。

噎住了就趕緊喝口汽水,打個響亮的飽嗝,就是對美味最好的回贈。

#03

學子們記憶里的味道

旁邊是九中,學生娃子們是最大的主力顧客。但經常還能聽見從二十中,人民路小學,各種學校過來吃的都有。

老闆娘說原來生意好的時候,在很多學校門口都有她們的攤子,請了不少人拿著新鮮熱乎的豆皮過去賣,後來創文便沒做了,所以很多人還是會跑過來吃。

從稚嫩的小學生長成優異的高中生,還是惦記這一鍋豆皮。

小時候上學最常吃的就是五六毛的麵條,和校門口小攤賣的一兩塊的豆皮。

說不上對食物本身多情有獨鍾,但對記憶里的味道總是念念不忘。

不管長了多少歲,當初那個孩子就住在心裡。想了,就順著嘴裡的食物,找回從前的幼稚也好,純真也罷,總歸是快樂的那個自己。

/

三鮮豆皮

地址 | 樊城區風華路第九中學前行100米

營業時間 | 6:00-12:00

/

「豆皮西施」

•END•

出品:襄陽食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編輯:西瓜喵 攝影:大福君

由襄陽食記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gIdYXQBeElxlkkapX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