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長征路,很多襄陽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火車站背面那條路。
其實,長征路橋下橋後,一條直路一直延伸到人民廣場的方向,都是屬於長征路的範圍。
襄陽自上世紀末期開始大規模種植法國梧桐,而到了如今,像這樣一整條路都是連綿繁茂的梧桐樹的,怕也只有長征路了。
逢初夏時節,漫天的梧桐絮好似冬天的飄雪,而入了秋,片片黃葉吹落,也是為這條街道鋪上了一層金黃。
長征東路橋下直到十字路口的那段路,有著煙火氣十足的生活區,大多是原制漆廠退休的老人,和對面上東郡新搬來的年輕人。
記憶中的這段路煙火氣更勝現在,那時道路還沒有修繕,路是石子路,路兩邊是晨間熱鬧的菜市,早起的爺爺奶奶們和賣著雞鴨魚菜的小販在討價還價。
橋下還是幼時孩子們約架玩耍的泥路河堤,河堤上還能看到老人放著牛羊。
十字路口的左手邊便是市二醫院,有著我幼時拔牙最痛苦的回憶,不過還是感謝「心狠手辣」的牙醫,治好了我的牙齒。居住在附近的人們,有些小病小痛都會去這裡就醫。
過了十字路口的馬路,便是「九年義務教育一條街」。
長征路小學、市實驗中學、物資局幼兒園還有新成立沒幾年的國昱教育園區,完全可以包攬你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外加補習班。
在長征路長大的孩子們,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度過了屬於自己的學生時代。
長征路小學旁,曾經6毛一碗的麵條,一天兩塊的零花錢,吃完麵條還能剩下許多,再到小賣部買些辣條和冰棍,這大概是小時候最快樂的事了吧。
市實驗中學(三十七中)旁的文具店和奶茶店,是每個三十七中學子的共同回憶。
每天放學後和扎同學堆兒的在此逗留一會兒,買著花花綠綠的記號筆,喝著兩塊錢一杯的奶茶,煩惱著即將來臨的月考。
物資局幼兒園的門前常年擁堵,每到放學的時間,來接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會站在校門口前閒話著家常等待著。
過了長征路與明晶巷的交叉口,靠近華洋堂的一段,就進入了生活購物區,國美、小白象各種大小家電、生活家紡都可以在這裡買到。
華洋堂是襄陽早一批的商場,也是襄陽人自己的商場,即使現在市區綜合體繁多,媽媽們也還是愛來這裡逛街買衣服。
長征路不似風華路、職工街那樣,滿街都是小吃美味,卻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天堂,在這裡無論早餐還是夜宵,總能找到合你胃口的店。
謝家麵館開在上東郡對面家屬區的巷子頭上,每天早上都能看見附近的居民,排著隊吃著老謝家味道。
道路還未修繕前,謝家就開在十字路口的梧桐樹下,梧桐樹掩得住高樓,卻掩不住謝家的面香。
初中時每天早上都會和同學相約麵館,一邊吃面一邊抄著作業。如今謝家的位置變了,味道卻沒變。
胖哥燒烤是學生時代的最愛,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西瓜喵還是上小學的年紀,胖哥已經在路口的馬路邊上支起了攤子。
每到下午四五點長征路小學放學,都能見著胖哥攤前排隊的小朋友,買一份豆筋或豆腐,小朋友們邊走邊吃,嘰嘰喳喳就相伴回了家。
現在有了門面也能在顧客中找到熟悉的臉龐,那時候吃的孩子們都長大了,而胖哥的美味也在升級。
臭豆腐不只有孜然和辣椒兩種調料了,還有全新的胖哥秘制辣醬,澆一勺在炸好的臭豆腐上,咬一口,豆腐的汁水和辣椒汁混合入口,味蕾一下就甦醒了。
長征路與清河路交叉口的馬路兩邊,才是名副其實的美食天堂。炙香炭烤魚、小四川燒烤、干鍋鵝翅…老遠從馬路對面都能看見熱騰騰的煙子。
夏天從這裡路過,火炭的芯子經熱浪一吹,一個勁兒的往臉上飄,擺在外面的桌子上,總是七零八落的散著啤酒瓶,一手擼串一手舉杯,這就是夏天的夜晚啊。
物資局幼兒園的對面有著一排的門面,大多都是吃的,龍利魚、麵包店和滷菜店,還有著百年傳承的琚老二酸漿麵館。
「北京煎餅」就在幼兒園不遠的前面,店已經開了二十多年。來來回回也搬遷了數次,都沒離開過長征路,怕的是熟悉的鄰里和客人再也嘗不到這味道。
現任老闆是一對夫妻,夫妻倆每日四五點就起了,開始忙碌著準備食材用料,為的是顧客能吃到新鮮熱乎的煎餅,喝到溫熱營養的湯粥。
早上吃一張老闆多年技藝攤出的煎餅,中間軟糯,邊緣焦脆;喝一碗老闆娘溫火慢熬的銀耳湯,清甜可口,滋潤溫補,就是平凡一天最美好的開始。
「」餐飲四巨頭「」的蘭州拉麵,在襄陽甚至全國的蔓延速度都令人咂舌。開在長征路上的這家馬氏不能說是最正宗的一家,卻是生意和味道最好的一家。
除了經典的蘭州拉麵,他家的燒烤也是圈粉了附近的生活的人們,店裡經常能看見穿著睡衣就喝著啤酒吃著羊肉串的大哥。
就在馬氏前後不到500米的距離,都是館子,矩陣似的分布在這段路上,量多質量卻也不差。對面的徐記燒烤門,他家的錫紙娃娃菜和炒麵簡直是神仙搭配!
錫紙娃娃菜,葉子被烤得軟趴趴,但菜梗還很脆,而且水分充足。入口醬味很濃,嚼碎後菜葉本身的清甜便從醬香中突出重圍,在口中擴散開來。
店內的明星菜品,當然是「每人十串不夠再點」的五花肉。五花肥瘦比例恰到好處,趁熱大口擼進嘴裡,就能感受到烤出的油脂在口中炸裂。
往前的都市花園旁還有周吉水餃和金谷鍋巴飯。周吉水餃家不止水餃味道好,早上還營業炸醬麵,美味秘方是臊子裡的肉粒和豆乾。
金谷鍋巴飯的香菇燒牛腩和杏鮑菇炒肉絲,都是爆款單品。喜歡吃鍋巴的,吃之前一定要先翻鍋巴,運氣好的還能翻出大塊,差一點也有些小塊,但每一塊都是咯嘣脆!
駱記饞鴨是真的饞,老遠就能在街上聞到新出爐的烤鴨香,油香混著肉香,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買它!!!」。
還有飛環天橋下,工商銀行旁邊的糕點鋪子,綠豆餅和肉鬆蛋糕是小時候的心頭好,路過的行人都會買一點帶回家。
不是只有玉盤珍饈才算佳肴美味,那些填滿我們平凡生活的早餐宵夜,也是人間至味。這些藏在街道上,陪伴我們一起長大的老店,一句「味道沒變」就足以讓人安心。
走完一整條長征路,最大的感覺就是撲面而來的煙火氣兒,梧桐樹蔭下是居民閒適自得的生活。
道路兩旁的晨間菜市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闊整潔的街道和一家家新開的店鋪。
走進巷子裡依舊能看見,數十年如一日在謝家對面,敲敲打打的修鍋老爺子,和修補鞋子的老太太。
文明城市的創建,將原來菜市擺攤的小販安置在巷子中門面,每天出門依舊能買到新鮮綠色的蔬菜瓜果。
巷子口的壓麵店是居民晚飯的專屬pick,店裡賣的餃子皮和熟面,回家就成了新鮮的餃子和燜面。
不想做飯的時候,還可以在街邊炒兩個小菜或者來一碗胡辣湯,無論是附近的居民還是路過的人,都享受著這份冬日裡的溫暖氣息。
泥土修築的河堤不見了,映入眼帘的是連通城區的大橋和還在修建的公園。
以前附近通往襄州的路只有清河一橋,每到上下班高峰的時候都十分擁堵,長征東路橋開通後減緩了不少交通壓力。
長征東路橋的通車,帶動了長征路交通線路的發展,一共四個交叉路口,都有著便利的交通線路,可以通往市區的各個方向,即使不駕車,大部分公交都能滿足你的出行需求。
早晨在公交上,便可以看見提著便攜小推車,準備趕往各大超市買菜的老人們。
買完新鮮的菜便不著急了,乘著公交慢悠悠的踏上回家的路,路上遇見相熟的鄰里還會停下嘮嘮嗑,今天哪家超市又有促銷啦...
這就是長征路最真實的生活圖景,梧桐樹的葉子黃了又落,不變的是在這裡生活的一份安心。
/
『今日話題』
你是否也生活在這樣一條老街上
街道的變化和成長的故事
歡迎分享,評論區等你來撩
/
•END•
出品:襄陽食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編:薯條醬
編輯:西瓜喵 攝影:大福君
由襄陽食記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0ySbG8BMH2_cNUgdJ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