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國舅李廣利,本來前途無量,為何會背叛漢朝?

2022-10-02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大漢國舅李廣利,本來前途無量,為何會背叛漢朝?

公元前112年。平陽公主邀請弟弟漢武帝到府上舉行了一場大型派對。在宴會上,樂師李延年低聲吟唱:北國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

漢武帝一聽,馬上就被勾起了興致。居然有這樣的佳人,是誰呀?

李延年馬上回答說:是我妹妹。

漢武帝:你妹妹?

話音剛落,經過精心打扮的李夫人如仙女下凡,翩翩起舞。那是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舞姿婀娜,亂人心神啊!

年邁的漢武帝一看,這眼珠子再也沒辦法從她身上挪開。當晚就得把她帶回了宮裡,敕封為夫人。自此之後,李氏家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李夫人的弟弟李廣利被漢武帝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成為漢朝的第二個衛青、霍去病,並且把全國的精銳軍隊都交給他去練手。

可是,李廣利卻辜負了這一份期望,公元前88年。李廣利投降匈奴,反叛漢朝,李氏家族滿門抄斬。李廣利榮幸地成為大漢歷史上身份最高的漢奸。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一個前途無量的大將軍淪落到這個地步了?

後繼無人

北伐匈奴是貫穿了漢武帝一生的大事業。自從公元前119年漠北決戰勝利之後,匈奴人被徹底趕出了肥沃的內蒙古草原,跑到了今天賣蒙古的戈壁沙漠去喝西北風。

國內很多人都覺得大功告成,應該收手與民休息,恢復國力。

但是漢武帝知道,沒有這麼簡單。我們能休息,難道匈奴人就不能休息嗎?要是讓他們也把元氣恢復過來,那麼之前幾十年不是白打了嗎?

而與此同時,大漢帝國卻後繼乏力,霍去病在漠北決戰之後不久就英年早逝,衛青此時也垂垂老矣。六年後,衛青就去世了。北伐匈奴這項大事業,需要有新一代的將領過來扛起擔子,漢武帝所能依靠的只有外戚勢力。

因為北伐匈奴要出動全國軍隊,這種事情如果不交給自己人那是不放心的。萬一某個居心叵測的將領走到半路上,來個黃袍加身,陳橋兵變,那可咋辦?

漢武帝女人不少,按理說可以用的外戚勢力應該很多。但是很可惜啊,都是些酒囊飯袋,不是哪個阿貓阿狗都能夠擔任外戚大將軍的。光有關係不夠,還得有實力才行。

李廣利算是這些人裡頭算是矮子裡頭挑將軍,勉強還可一用。所以漢武帝對他寄予厚望。

無能之將

公元前99年,李廣利第一次北伐匈奴。結果鬧出了個大新聞,因為他貪生怕死,見死不救。導致原來用來吸引匈奴主力的李廣的孫子李陵的5000丹陽兵孤立無援,以至於他們在絕望之下,不得不投降了匈奴。這種事情要是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早就拉出去千刀萬剮了。

可是,漢武帝卻將錯就錯,把這口黑鍋扣到李陵的頭上。甚至連為李陵求情的司馬遷都被他給閹了,可見他對這個小舅子是百般的維護啊。

可李廣利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後來漢武帝一看,剛上來就匈奴,難度也許太高一點,那我就給你換個難度低點的副本吧。自從張騫打通的絲綢之路之後,漢朝就開始對西域的小國進行經營。

當時西域的格局,是兩個強國加上一大堆破碎的小國家。這兩個強國分別是位於今天伊犁河谷的烏孫國。一個是位於今天烏茲別克費爾干納盆地的大宛國。

這個大宛國有樣神器,叫汗血寶馬。這東西好啊,日行千里,來去如風。如果漢朝軍隊裝備上這種東西,那匈奴基本上是沒有活路了。

但是大宛國就是死活不給。他們之所以敢對漢朝嘴硬,就是因為他們離漢朝天高皇帝遠,漢朝要是打他們,漫長的補給線是承受不住的。

可如果裝備上的汗血寶馬,隨時都可能對他們發動遠征。

於是志在必得的漢武帝就派著李廣利帶7萬軍隊去征服大宛國。七萬人去了,回來了兩萬人。漢武帝一看他這個戰果,勃然大怒。

我大漢朝何曾吃過這樣的敗仗?於是下令不准李廣利的軍隊進入玉門關,並且徵發18萬囚徒,再次組織一支軍團去征服大宛國。並且,漢武帝又給李廣利加官晉爵,你李廣利不是在大宛國的貮師城踟躕不前嗎?那好,就封你做貮師將軍吧。

這明顯就是個帶有侮辱性的稱號啊。

漢朝再次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大宛國不得不屈服,送了幾匹汗血寶馬過來,但這匹汗血寶馬剛到這裡就水土不服死了。經過這次事件之後,李廣利徹底明白了,他不是衛青、霍去病那塊料,想要往上爬,那就要走別的路子。

圖謀神器,犯了忌諱

公元前91年,漢朝發生了巫蠱之禍。在漢武帝的運作之下,太子劉據轟然倒台。而當時剿殺太子最為賣力的,就是李廣利的政治盟友丞相劉屈氂。甚至兩人還私下約定,等漢武帝百年之後,就扶持李夫人生的兒子昌邑王上位,這件事情可就犯了漢武帝的逆鱗。

漢武帝是重用外戚不假,但是同時也極度防備外戚。想當年漢武帝上台之初,可是被外戚勢力整得死去活來的。先是被竇太后壓制了六年,後來差點被廢掉。

好不容易熬死了竇太后 ,以為可以翻身做主人,沒想到自己的母親王太后又跳了出來。把朝廷大權都收攏到他的舅舅丞相田蚡的手裡。

所以,漢武帝比誰都明白外戚勢力太過強大會有什麼後果。

正因如此,衛青在世的時候,一直都是謹慎小心,這才能夠跟漢武帝善始善終。可這個李廣利明顯就沒有衛青的覺悟,反而上趕著往漢武帝的槍口上去撞。

於是漢武帝也沒有跟他客氣,就在他北伐匈奴的時候,在後面殺了他全家。難道漢武帝就不怕他造反嗎?其實真不怕。

當時漢朝軍隊的糧草都掌握在漢武帝手裡,而且在軍隊裡頭還有監軍。漢武帝這次明顯就是有預謀的行動。只是沒有想到,漢武帝這個監軍所託非人。

當他想要扳倒李廣利的時候,卻跟李廣利的心腹手下共謀大事。結果才導致了不可控的後果。李廣利走投無路之下想要取代匈奴,結果沒打得過人家,反而投降了匈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6edebba84eb2d9d1b246a80660f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