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唯一沒有打過長江的部隊,集體轉業墾荒,緊急入朝後一戰成名

2022-10-17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四野唯一沒有打過長江的部隊,集體轉業墾荒,緊急入朝後一戰成名

我國的近代史是一部戰爭史,百年間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鬥爭。從起初軍事力量與入侵者相差甚遠,到後來能夠成功將敵人從我們的領土上擊退。這一切無一不說明了我國的軍事力量在百年間有了質的飛躍。

清朝統治瓦解後,民國時期國民黨和共產黨的軍隊開始發展。抗日戰爭紅軍和國民黨的軍隊裡應外合,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抗日戰爭結束後的三年解放戰爭中,共產黨的軍隊始終心繫人民,為人民的利益而鬥爭,與殘酷的國民黨展開了一系列戰役,最終贏得了全中國的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已經是和平的環境了,這些軍隊又該何去何從呢?他們在戰爭時期,為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和平年代到來了,我們也不應該將他們忘懷。

國家將這些軍隊調度到國防邊界駐紮,有的就安插在人民身邊為人民群眾保駕護航,也有的軍人選擇轉業,過安逸的生活。

但是我軍中曾有一整支部隊集體轉業,這樣的情況少之甚少,他們為什麼會集體轉業呢?轉業之後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他們的故事。

四野第42軍的由來

抗日戰爭時期,一部分八路軍和東北抗日聯軍聯合起來形成了一支骨幹力量,後來經過時間的推移,這股力量逐漸發展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四野中的第42軍,42軍於1948年成立,後由於解放戰爭形勢的變化,在東北的三個獨立師改編成了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

第5縱隊在東野的戰績相比於其他的軍隊並不突出,我們熟知的就是遼瀋戰役中的黑山殲滅戰。第5縱隊在黑山以東的地區殲滅了廖耀湘兵團新編的第一軍,俘虜了將軍長文小山。

在第5縱隊參與作戰的歷史中,只有這一場戰爭還算是比較有名氣,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功績了。

但第5縱隊的將士們也沒有閒著,在渡江戰役時期,第5縱隊正奉命在河南一帶執行剿匪任務,這樣一來第5縱隊成了四野唯一沒有打過長江的部隊了。

雖然也是在執行任務,但是戰功相比於其他部隊就沒有那麼突出。對此第5縱隊的將士們也多有怨言,但是大家都是為了新中國做貢獻,這一點功勳上的對比大家也很快就想開了。

1949年,解放軍進行了全軍的整編,第5縱隊改編成了42軍。42軍的軍長是吳瑞林,吳瑞林是一個老紅軍了,在軍中很有資歷,1928年就參加革命,可謂是戰功赫赫。

吳瑞林看著42軍在河南剿匪,而其他軍隊在前線立下了汗馬功勞,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本以為戰爭結束了,組織上對42軍會有一個合理的安排,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組織打算將整個42軍派往東北進行開荒。這對42軍中每一個將士都是不小的打擊。

全軍集體轉業前往東北

組織上傳達這樣的決定是經過了長時間的考量,因為每一個人都明白,當兵和當農民的感覺實在是相差太多了。但是國家確實也需要這樣的人前往東北。

雖說東北地區背後就是蘇聯,靠著社會主義老大哥我們很安全,但是必要的國防還是要的,前往東北駐紮的軍隊,作用一是鞏固國防,二是開墾北大荒。

東北地區當時有4000多萬人口,但是糧食供給嚴重不足。原因就是當時的東北並不那麼適合人居住,每到冬季天氣嚴寒,暴雪紛飛,人們無法外出活動,只得在家裡待著。

然而東北地區的土壤卻是難得的黑土,如果能將東北地區的資源好好利用起來,那麼不僅能解決東北地區人們生活的問題,連解決全國的糧食短缺問題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組織上經過了慎重的考慮,決定安排一支部隊集體轉業,一邊在東北開荒搞建設,一邊鞏固國防。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派哪一支軍隊去呢?當時42軍正在瀋陽地區待命,考慮到42軍最能夠適應東北地區的氣候,以及將比之下42軍在戰爭時期的軍功並不那麼顯赫,組織決定將42軍安排到東北去。

1950年2月19日,軍區領導全部來到位於瀋陽的東北軍區司令部,準備向42軍的軍長吳瑞林轉達這個消息。

東北軍區司令員親自告知吳瑞林組織的安排,吳瑞林心中雖有不滿,但還是決定聽從組織安排,相信組織的決斷。

軍令下達入朝一戰成名

吳瑞林心中並不好受,自己參加革命將近30年了,這30年來出生入死,刀山火海地闖過來了,戰爭結束後居然淪落成了農民。這讓吳瑞林十分痛苦,他也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部下還有昔日的戰友說。

42軍的將士們知道這件事後,深受打擊,但最終還是決定前往東北。隨即42軍便帶著大量的農用設備前往東北。

在東北開荒的第一年裡,組織上並沒有給他們下達標準,讓他們先實現自給自足後再下達指標。

42軍將士到東北後,不滿的情緒仍在,經常有氣不順的時候。軍心浮躁,因為一點小矛盾就大打出手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吳瑞林知道後,便嚴厲地批評了這些打架的士兵,向他們重新說明了自己身上的責任。42軍將士們看著老軍長,最終安分守己。看著東北地區的糧食生長得十分旺盛,他們也不禁喜笑顏開。

在東北開荒的那些年裡,42軍不曾放鬆過訓練。每一個將士們都蓄勢待發,等到有一天祖國需要的時候,衝上前線。

1950年10月15日,吳瑞林接到了彭德懷司令的電報,電報中要求42軍立即集合,前往長津湖,參加抗美援朝。

42軍的基地是東北重要的軍事戰略區,也是東北唯一的戰鬥機動部隊,現在正是需要他們的時候。42軍的將士們立刻整裝待發,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

十日後,42軍在朝鮮境內與氣勢囂張的美軍進行了黃草嶺阻擊戰,那一戰大獲全勝,最終42軍也一戰成名。

小結:

黃草嶺阻擊戰戰況慘烈,美軍雖然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設備,但面對42軍戰無不勝的士氣,美軍最終戰敗。42軍聽從指揮,能打勝仗,是我軍的模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41f9553a9b6b9c8abb914e9607bff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