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死後人民對他清算,生前個人財產曝光:總共合計人民幣80元

2022-03-13     千彥水

原標題:史達林死後人民對他清算,生前個人財產曝光:總共合計人民幣80元

引言

成語「一筆抹殺」,出自明朝文學家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沈德符在行文中描寫了一種主觀且偏激的行為:「遂將前後愛書;一筆抹殺。」這種基於當前認知,將過去一切全盤否認的做法,在現今的生活中也時常發生:當有人犯下了錯誤,那麼他過往所做的一切好事都會被翻出來惡意解讀,被全數推翻,甚至是扣上錯誤的帽子。這種缺乏就事論事意識,只用好或壞的單一評價去潦草概括人和事物的思維,是非常片面、極端和狹隘的。

01

翻開歷史的捲軸,將目光投向前蘇聯,我們可以看到在1924年以前,前蘇聯還是一個落後於世界的農業國家,到了1953年,前蘇聯已經實現了產業的轉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了在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這3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是隨著一個至關重要的人一起登上歷史舞台的,他就是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

史達林

史達林是一個大膽決斷的領導者,一上台,他便從政治體制、經濟、產業等各個方面對蘇聯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在政治上,前蘇聯在史達林的領導下確認了中央集權制度,這是一種地方向中央負責,中央擁有高度集中權力的制度,這種制度有利於整個國家構成的穩定性,在蘇聯解體後,這個制度起到了維持穩定和防止分裂的作用,俄羅斯後來也沿用這個制度。

蘇聯

對地方的各項資源進行高效的規劃和調用,才使得俄羅斯能迅速地重振國力,成為世界大國。在經濟和產業上,前蘇聯用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從1929年起,前蘇聯的集團農場數量由57000個暴增至1931年的超20萬個,並從此一直維持在20萬個以上。《史達林全集》中說過:「你不能以絲質手套搞革命。」

02

完成農業改造後,前蘇聯又將重心放在了從農業向重工業的轉變上,通過建設發電站、油田、礦井和運輸設施,實現了短時間內工業產量的大幅提升。1938年前蘇聯的鋼產量已超過英法產量總和,位居歐洲第一。比自身一戰前的產量增加了近三倍,僅次於美國。發展產業的同時,前蘇聯還積極以工業化進程帶動城市化的深入,在西伯利亞等地建設了一大批新興重工業基地和工業城市。

蘇聯重工業基地

在史達林的統治下,前蘇聯勢如破竹,以黑馬姿態迅速闖入了國際視野,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甚至還與美國分庭抗禮,形成了以美蘇為首的世界兩極格局。但史達林的統治手腕十分鐵腕,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傷害到了許多人的利益。比如在其執政期間,曾多次進行大清洗運動。許多少數民族被發配地方,受到不公平對待。所以在史達林逝世後,一股聲討他的聲浪在蘇聯國內興起。

赫魯雪夫

史達林逝世後,前蘇聯政府中一些本來就對其懷有不滿的人,開始對史達林展開了猛烈的批判,其中以赫魯雪夫為首的人群聲浪最高。赫魯雪夫曾在其報告中指出,史達林為子女留下了千億遺產。作為前國家領導人,通過正常途徑當然是不可能斂財上千億的,所以這份報告其中的含義非常明顯,聽懂弦外之音的前蘇聯群眾感到十分氣憤。

03

他們紛紛要求公開清算史達林的遺產,於是莫斯科特別清算小組對史達林的遺產展開了清算。那麼史達林在逝世前到底留下了多少財產呢?當蘇聯相關機構清算完畢,大家都對結果感到出乎意料,甚至是陷入了沉默和愧疚之中。涅佐夫是當時莫斯科清算小組的原組長,他曾在自己的書中披露過:史達林留下的遺產是非常少的。具體有多少呢?

史達林遺物

其遺產單薄的程度,驚呆了當時每一個等待清算結果的前蘇聯人民。據相關資料顯示,史達林的私人存款僅僅有九百盧布,折算成人民幣還不到80元。除了這點微薄的錢財外,史達林留下的都是一些常用的個人物品,包括16件換洗的衣褲、5頂佩戴的帽子、1個用來寫字記錄的筆記本,史達林有抽煙的習慣,所以還留下了4個煙盒和5支煙斗。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了。

蘇聯盧布

這樣的財產狀況,別說是前蘇聯前任領導人的遺產,就算說是普通蘇聯人的財產都讓人有些吃驚。可見史達林執政期間,雖然因專制和強硬的作風令人詬病,但他卻沒有因利乘便,貪污錢財。這也完全出乎那些喊著要清算史達林財產的人的意料之外,畢竟在他們的想像中,強硬專制的統治者應該與牟利掛鉤,當發現事情與他們的想像不符時,每個人都陷入了沉默和愧疚,開始思考自己是否也陷入了專斷的思維中。

結語

史達林雖然在政治上強硬專制,但這並不代表他在經濟上犯下錯誤。前蘇聯人民用其政治上的紕漏去質疑他的經濟狀況甚至是整個執政生涯,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評判方式。看待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人和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切勿陷入極端思維的怪圈,對事物一概而論,蒙蔽了自己看待世界的視野。

參考資料:

《萬曆野獲編》

《史達林全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6a3e3a1a0eabd9d2d53ee75ca9026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