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忠君愛國是貫穿我國數千年奴隸制王朝和封建王朝歷史中的主旋律,凡是沒能做到這兩條的一般都會被史官痛批,為後世不齒。關於忠君,《論語·八佾》中記錄了孔子這樣的說法:「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也就是說,孔子並不提倡愚忠,而是要求君臣平等,君王對臣子待之以禮,臣子才應該對君王忠心。不過隨著封建王朝統治力度加大,臣對君的忠心一步步演變為要求愚忠心,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受到這一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封建時期的大量小說作品中,也有很多暗喻君臣關係的橋段。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作為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講的都是妖怪和神仙的故事,但是其中也有許多人情世故。書中玉皇大帝和如來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君臣關係。
老版《西遊記》劇照
玉皇大帝存在於道教神話中,雖然只是「四御」之一,地位並不如「三清」,但他卻是天地間的主宰,「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神、仙、佛、人間、地府的一切事物都歸玉帝掌管,可以說是權力無邊。在道教中,他是三清化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玉帝的形象漸漸與我國所崇拜的天公合二為一,因此民間的祭天活動後續多演化為祭祀玉皇大帝,而祭祀玉皇的規模也漸漸超過了對三清的祭祀規模。
壁畫中的道教神仙形象
《西遊記》中的如來佛,是佛教中的釋迦牟尼佛,也就是佛教的開創者。在《西遊記》書中,如來佛是西天佛國的領導者,也是諸多佛菩薩中法力最高強的一個,而且堪稱是六界之中武力值最強者,他能將大鬧天庭的大聖反手壓於五指山下,也能將在獅駝國作惡而大聖對其毫無辦法的大鵬鳥拘回西天。幾乎每次悟空遇到了解不開的難題,都要去西天求一求如來佛祖,然後問題便頃刻可解。
01
「大鬧天宮」是《西遊記》中相當精彩的一章,當時天庭中諸多神仙對大聖束手無策,不僅所謂的十萬天兵天將攔不住他一人,李靖及哪吒父子、二郎神、雷公電母、巨靈神等有名有姓的神仙也不能將他如何。最終,玉帝只得派人前往西天請來了如來佛,才將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這一段敘述是對大聖來歷的交代,也是全書的第一個轉折點,象徵著大聖由不可一世的魔王向佛教皈依的第一個階段。
老版西遊記玉帝宴請眾神佛劇照
其實在這段描寫中,有許多難以解釋之處。例如道教中最早的神仙、法力最強的神仙,其實是「三清」,也就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其中太上老君的原型是道教創始人、我國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老子。這三人象徵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過程,此後又由這三人化而成萬物。所以在道教中,這三人的法力應當是強悍無比的。然而在降伏悟空的過程中,太上老君並不上心,只是命童子看守煉丹爐,結果二童子玩忽職守,反而令孫悟空修得了一雙火眼金睛。
老版西遊記太上老君劇照
此外,太上老君曾用自己的金剛鐲打了孫悟空一下,將後者打得頭暈,這才給了二郎神捉住孫悟空的機會。這個金剛鐲在《西遊記》後續的故事中也出場了一次,在太上老君的青牛下界作亂時,也偷偷帶上了金剛鐲。可見這並不是太上老君身邊多麼珍貴的法寶,不然也不會由得青牛帶下界多日才發現。拿出一個普通法寶就能將齊天大聖打暈,可見「三清」級別的神仙絕對稱得上「法力無邊」。不過無論是在道教傳說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中,「三清」大多不問世事,一心修行,所以只要天庭不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會輕易插手。這大概也是書中太上老君始終沒有出手的緣故。
02
那麼天庭中就沒有其他可用之人了嗎?倒也不是,玉帝本尊也是一個厲害人物。根據如來所說,玉帝經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過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經歷一劫,由此算來,玉帝的年紀起碼有兩億兩千多萬歲,這種級別的修為在三界之中是找不出幾個可以媲美的。那麼這麼長時間的修行,經歷過這麼多遭劫難,玉帝肯定也不是吃喝玩樂之輩,為什麼他不親自出手降伏悟空呢?
老版西遊記玉皇大帝劇照
在筆者看來,答案就是為了探尋如來是否真心。玉帝是三界的統治者,如來再強也要受玉帝管制。不過對於任何君王而言,自己統轄之下的人同樣有著忠實信眾且能力極強,這不免讓君王產生「臥榻之側怎容他人酣睡」之感。玉帝也是君王,因而他需要藉助這件事來探測如來以及他所領導的西天佛國,是否還受自己的管制,因而他在自己能出手、實在不行還可以請動三清出手的情況下,還是派人去找了如來。
老版西遊記如來佛祖劇照
如來果然不負玉帝期望,將孫悟空封於五指山下,又對玉帝進行了一頓吹噓。經此玉帝也明白了如來依舊忠於自己,相當於一次性解決了兩個問題。因此,如來在將齊天大聖封印於五指山下的同時,也將自己的忠心「封」了進去,展現給了玉帝看,而這恰恰是玉帝很渴望得到的。同樣作為統治者的他,深深明白君王之心,也知道該適時向君王表達自己的忠心,所以這一次兩人的「合作」可以說相當愉快。經過這一件事,如來得到了玉帝更多的信任,玉帝也驗證了如來的忠心。
新版西遊記孫悟空被壓五指山下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家熟悉的《西遊記》劇情往往是86版電視劇的劇情,雖然經典,但卻也有很多橋段是對原著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大鬧天宮」也是這樣的。在電視劇里,玉帝倉皇之中躲在案底請求如來救援,而原著中玉帝則隨便派出了一個侍衛,就與大聖鬥了幾百回合不分勝負,才隨口下了一道旨意,要求如來降妖。可見在原著之中,玉帝以及天兵天將並非飯桶,如來也並不是和玉帝平級乃至比玉帝更厲害的人物,而是不折不扣的下級。
結語
在現代社會,雖然已經沒有了君主專制,不過上下級關係還是隨處可見的。能夠體察上級意思、順應上級要求,做事令上級滿意的員工,才是領導眼中的優秀員工。不過即使在古代都不提倡愚忠,現在的我們就更不需要對領導事事唯命是從。如何一方面完成領導要求,另一方面也保證自己的地位和心情,這個分寸是職場裡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把握的。
參考資料:
《論語·八佾》
《西遊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95b332acde8f95abd9b50664ccdb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