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眾所周知古人對風水是十分看重的,而一個家族最終落葉歸根的地址,也就是祖墳,它的選址更是被認為是決定了家族後輩的榮辱興衰的一部分。因此十分受到族人的重視,並且一旦選定就不會輕易遷移。但是有時候遇到了不可抗力的原因,還是會妥協換址,比如政府修建鐵路。今天要介紹的卻是個在國家修建鐵路面前保全了自家祖墳的事情。這個祖墳到底是什麼來歷,竟然引得如此忌憚?
正文
都知道,在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鐵路建設在短短几十年飛速發展。我國在修建鐵路上面下了很大功夫,一直都致力於讓鐵路運輸擴展到全國各地。但是在此過程中,我們難免遭遇到困境。在自然因素方面,我們還能夠盡力的用國人的智慧去改善,但是在修建必經之路上遇到墓穴一類的阻攔物,那就真的不太好解決。
鐵路需要通過,就必須要掘墳。但對於中國人來說,不論放在誰家身上都是一件避諱不吉利的事情,當然會遭到墳墓家裡人的強烈反對。但是每一件大工程背後都是有經過規劃的,何況是鐵路,所以一般不會突然改變路線,而是會第一時間選擇克服遇到的困難。
所以遇到路線上存在祖墳一類的情況,政府會同祖墳家裡人協商並且給予一些補償金。但是曾經有一家人的祖墳卻在政府修建鐵路的時候被禮讓繞路了。這家人姓曹,正是在明清兩個朝代都為官的那個曹家。
清朝時期,修建的這條鐵路正是為了連通北京到山海關的京山鐵路。京山鐵路在修到武清縣這塊地方的時候遇到了曹家祖墳,卻沒想到這座墳墓不僅沒有被拆,而且還使得慈禧和光緒都下令讓鐵路繞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按理說清政府辦事並不會多加考慮其他因素,而是會一切以計劃優先,並且國家下令了老百姓也只有服從。也許在路上遇到自家皇陵才會費心思去規避,但是不是皇陵卻還能讓慈禧退步那就十分耐人尋味。
如果只是因為曹家人兩朝為官,大可不會如此,所以繞路的背後還另有隱情。根據歷史記載可以得知康熙在小時候曾經患過一次重病,其實就是現在已經可以被治癒天花,可是放在當時卻是能要人命的,不僅如此它還帶有傳染性質。
在那個年代,一旦患上天花的人幾乎都會被直接放棄,因為治癒幾率極低,而且說不定會搭上其他人的命,所以不會有人願意接近,但是當時
卻是有一位孫姓的沒有懼怕被感染而選擇去照看康熙。所以後來康熙當上皇帝以後對這位奶媽非常尊重。
眾所周知康熙十分喜歡微服出巡,對於這位尊敬的奶媽,康熙每次微服出巡都會去看望,而這位孫姓奶媽正是曹家人,因此康熙對曹家人也十分關照。康熙在一次微服出巡時期,在曹家小住了幾日,並且還為他們曹家提了"香岩普濟"這四個大字在一個牌匾上。之後曹家人將這塊牌匾掛在了祖墳,讓曹家後人行祭拜之禮。
當時修建鐵路會有專門協商的官員,聽說為了曹家祖墳這事,多次協商無果後便將此事上報給了慈禧,差點就要實施強拆措施了。還是曹家人拿著御賜的牌匾去見了慈禧,這才讓慈禧打消了強拆的念頭,並且最終選擇了繞道。
慈禧認為好歹是先帝留下的牌匾,為了避免沾上大不敬的罪名,於是下令重新規劃了鐵路路線。曹家祖墳也因此幸免於難。不過逃過這一劫的曹家祖墳,最終卻沒能逃過盜墓賊的毒手。
結語:
為了繞開曹家祖墳,京山鐵路消耗了更多的人力和財力,但是慈禧仍然選擇了這樣做。為了避免祖墳被挖,再艱難都要拿著康熙親筆寫的牌匾面見慈禧一面,讓其收回成命。無論是慈禧還是曹家後人,都是怕因為先祖而犯了避諱,不得不說古人在這方面特別注重。
參考資料
《京山鐵路》
《香岩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