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阿桂是一位戰功赫赫的清朝名將,他是乾隆當政時期得以出將入相的少數重臣之一。乾隆皇帝對他的評價也相當高,在為他自己有軍功的臣子畫像撰寫評語時,阿桂曾經4次都名列前茅。在《紫光閣功臣像贊》中有記載:「阿克敦子,性頗捷敏。力請從戎,宜哉惟允。身不勝衣,心可干城。楚材繼出,為國之楨。」
最近幾年,我國以清朝為歷史背景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除了皇帝的後宮生活,也有許多以名臣為主角的影視作品,最著名的便是《鐵齒銅牙紀曉嵐》。在許多清宮戲中,像于成龍、鰲拜、明珠等著名的朝臣,就算不是主角,也有不少戲份,但是阿桂卻極少在影視作品中出現。
阿桂劇照(右)
01
阿桂出生於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他是康熙年間的大學士阿克敦的兒子。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21歲的阿桂考中舉人,此後被授予蒙古副都統的職位,長期在西北邊疆鎮守巡防。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此時38歲的阿桂正當盛年,在積攢了十幾年的帶兵經驗之後,他以參贊大臣的身份參加了平定準噶爾部和大小和卓叛亂的戰爭。在這次戰爭中,阿桂立下的最大功勞並不在於戰事,而是在發展當地農業生產上。在戰爭中,阿桂就十分關注新疆當地的生產情況,戰爭剛一結束,阿桂便向乾隆提出了恢復當地農業生產的建議。因為只有解決了吃飯問題,才能解決當地居民的溫飽以及守邊衛內的問題。
乾隆劇照
乾隆批准了阿桂的提議並任命他主要負責這項工作,阿桂在接到任命之後,帶領各族軍民,一邊開荒下種,一邊建築房屋安頓居民。阿桂的這一系列措施很快便取得了成效,在當年就收穫了大量的糧食,成功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吃飯問題。
02
此後阿桂兩次擔任伊犁將軍,全面總管當地的軍政事務以及屯田事業。在阿桂的治理下,當地居民不但做到了糧食自給自足,還給朝廷上交了不少糧食,《清史稿》中記載,當時伊犁地區「一如內地,數千里行旅晏然」。
阿桂畫像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給自己列出了十大武功,這十大武功其中第二位便是平定大小金川之戰。阿桂便是大小金川之戰中最著名的滿清將領之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在阿桂指揮下的戰爭,原本進展順利,層層推進,但是由於統帥福溫指揮失當,而且戰敗身死,小金川被敵軍將領索諾木占領。阿桂在得知此事後並未驚慌,他親自率領兵將斷後,把自己的部隊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乾隆在得知戰敗的消息後,將阿桂任命為定西將軍,讓他繼續圍剿金川,阿桂很快就將小金川全境收復。收復小金川的消息傳到朝廷後,乾隆皇帝十分高興,專門為阿桂寫了一首詩加以褒獎。不過皇帝的詩可不是那麼好受的,乾隆皇帝隨後便讓阿桂繼續領兵,意欲一鼓作氣奪下大金川。
平定大小金川畫像
03
然而大金川比小金川更為難以攻克。阿桂為此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和精力研究敵情,做了充分的準備。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阿桂終於兵分三路開始向大金川進攻,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終於在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阿桂得以收復大金川。
阿桂在收復大小金川中戰功赫赫,被稱為清朝衛青,在他的征戰生涯中所收復領土達到100萬平方公里。對於當朝權臣和珅阿桂也是不假辭色,一點面子都不給的,而和珅也因此懼他三分。
和珅劇照
乾隆皇帝在晚年期間十分信任和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在甘肅境內有一個叫做蘇四十三的回族人反清起義,乾隆皇帝便調兵遣將派遣了幾位將士前往征討,並且讓和珅當欽差大臣,與阿桂一同前往督師。當時阿桂身體不好,便讓和珅先行趕往駐地,等阿桂過了一段時間到達駐地後,和珅跟阿桂說,當地的將領都不聽調遣。阿桂說那是該殺,於是接下來換阿桂指揮,誰知阿桂調兵遣將十分順利,如臂使指。阿桂便問和珅,既然這些將領沒有不聽調遣,那麼到底誰應該被殺呢?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後,說那邊的事情有阿桂一人就夠了,然後把和珅召回京城臭罵一頓。
結語
阿桂之所以在面對和珅時如此強硬,是因為他自己有底氣,也是因為乾隆皇帝到底不是昏君,雖然他寵幸和珅,但還是有底線的。然而像阿桂這樣有著赫赫戰功,極具傳奇性的人,居然極少有影視作品將之作為主角,也是一大遺憾。
參考資料:
《清史稿》
《紫光閣功臣像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c41d3ea92600528d917107c822f54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