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最後的「趕屍匠」,上節目演示如何趕屍,坦言趕屍術並不神秘

2022-03-14     千彥水

原標題:湘西最後的「趕屍匠」,上節目演示如何趕屍,坦言趕屍術並不神秘

引言

《趕屍》一詩中寫道:「迷魂吆術聞時怖,遮帽隨燈見者稀」。表現的正是一種恐怖、少見的氣息。古時候,科技十分落後,人們對常見現象的認識不夠深刻,如果遇到不能解釋的事,基本上就會被認為是鬼神作祟,特別是當人死之後,大家認為他們還會有鬼混飄蕩在世界上,如果在生前得罪過這個死者,他們內心還會心虛,就怕這些鬼魂找上門來。不過鬼魂倒是不會找上門,有鬼的是他們的內心。

01

古人很重視魂歸故里,如果不小心客死他鄉,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屍體能夠葬在家鄉。正是大家的這種意願,苗族巫文化的趕屍術才應運而生。不過,為什麼人們不是將這些屍體抬回去,而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趕屍呢?這其實還要取決於湘西地區的地勢山脈。

湘西地區綿延的山峰

古代湘西,交通阻礙較大,這裡的山脈連綿,平均海拔大多都在2000米,即便有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面對這麼高的山脈他們也很難跋山涉水趕回家鄉,如果強行穿越,只會落得個拋屍野外的下場。基於這樣的環境,死在他鄉的人想要回來並不容易,也不能用車馬運送,於是趕屍就這麼誕生了。

趕屍現場實拍

雖然很多人都聽過趕屍,也在電影電視節目裡看見過類似的場景,但對這其中的過程並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從科學的層面解釋過這類行為。雖然趕屍一詞出現在苗族歷史上,在現代卻沒有人真正見到過,不免覺得這個有些虛幻。不過有一個號稱最後的「趕屍匠」的人,竟準備現場示範趕屍過程,以此揭開湘西趕屍術的神秘面紗。

02

這個人叫田鐵武,來自湘西,是苗族趕屍術的傳承人。從田鐵武的描述中我們得知,趕屍術有三大要素:一藥、二桿、三師徒。所謂一藥,說的是苗人的自製秘藥,這種藥有兩種功效,一方面可保證屍體在數月不腐爛,另一方面則是保證趕屍過程中屍體環節潤滑,不至於和死屍一般僵硬。

電視劇里的趕屍過程

所謂二桿則是兩根大竹竿。這兩根大竹竿倒不是用來敲打屍體的,趕屍人會把屍體的雙手捆綁在這兩根竹竿上,方便抬走,因此三師徒中的兩個人就是負責抬走這一組屍體的。雖為趕屍,但這並不是說讓屍體自己走,他們的移動還是需要人為實現。田師傅說其實三個人的趕屍只是最低標準,如果要更妥當,還需要一個人在前面探路,第二人點燈,最後兩個人抬。

湘西趕屍電視畫面

這是趕屍的大概過程,田師傅省略了很多細節問題,不過這畢竟是別人的秘術,再怎麼也不可能就這麼往外說。等大家都清楚趕屍過程之後,就到了實際演示環節,田師傅為了示範逼真一些,他選擇等晚上到樹林裡演示。很多人聽說田師傅即將要開始趕屍表演,紛紛慕名前來,想要一睹真相。

03

很快就到了田鐵武要表演的時候,他準備好所有東西,開始表演。為了迎合表演,不知是自然風格還是人為因素,整個場面十分驚悚,和電影里演的如出一轍。雖然這一幕給觀眾帶來的感受比較刺激、驚悚,不過大家也震驚於這神奇的趕屍術。自此以後,大家也不會去質疑趕屍術是不是存在的問題,而是轉變到趕屍術的追求上。

節目現場趕屍

眾所周知,趕屍的背景來自於古時候人們希望能魂歸故里,雖然人死後沒有魂魄,不過這也算是求得一種心安,讓一個客死他鄉的人的身後事得以完結。到現代,人們倒不是很重視自己是否能葬在家鄉。雖然趕屍這種古代習俗有些迷信,不過,這也不失為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

湘西風格建築及道路

也正是擁有如此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們的國家才能像現在這樣美好,在談及歷史時我們才能對外人侃侃而談。在中國歷史上,其實還有很多像這樣的特色文化,比如說漢服文化、賽龍舟文化、春節的一系列活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國家特色。在上個世紀,我國因為戰亂,一時忽視了這些東西,好在後來國家戰爭勝利,這兩年的經濟發展不錯,人們也有精力重拾這些歷史文化,讓傳統記憶又一次充實我們的生活。

結語

國強則民富,如果不是國家強大,田師傅也不至於說自己是最後一個趕屍匠,畢竟現在的交通水平已經大大上升,交通工具再也不會因為2000米海拔的山區就止步不前,停止前進了。

參考資料:

《趕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27f327256a0e8021ff8721ff13a3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