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時,藥效的高低,要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

2023-07-10     藥師華子

原標題:服用他汀時,藥效的高低,要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

有朋友給華子留言,問只要堅持每天服用10mg的阿托伐他汀,是不是就可以逆轉自己的動脈斑塊,預防心肌梗死和腦梗塞了?

華子問他服藥之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到了多少,他說不太清楚,吃藥已經幾個月的時間,但還沒有去檢查過血脂。華子告訴他,服用他汀,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逆轉效果,與LDL-C的水平密切相關,如果不能達標,則很難發揮藥效。

一、LDL-C與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LDL-C水平密切相關。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肥胖、衰老、基因等因素會造成動脈內膜損傷,LDL-C就會從損傷處進入動脈內膜中。

人體中的巨噬細胞會吞噬LDL-C,最終吞噬過多LDL-C的巨噬細胞會轉化為泡沫細胞。許多充滿LDL-C的泡沫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脂質核心。

如果危害動脈內膜的因素不能去除,斑塊就會持續向心性增生,使動脈管腔出現狹窄。斑塊外覆蓋著纖維帽,這是一種不穩定的結構,容易出現破潰,就會誘發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二、如何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吞噬細胞一旦轉化為泡沫細胞,就無法逆轉了。如果不破壞動脈內膜,也無法把泡沫細胞取出,所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一旦形成,就無法徹底治癒,但通過治療,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逆轉。

首先要控制傷害動脈內膜的因素,比如說控制「三高」、戒煙、保持健康體重、增加運動量等,阻止動脈內膜的進一步損傷。

然後要使用他汀類藥物,抑制膽固醇的的合成,降低LDL-C的水平,還可以抑制炎症反應,促進動脈內膜的代謝,使斑塊的密度增加,體積縮小,產生穩定和逆轉斑塊的作用,預防心梗、腦梗的發生。

三、LDL-C水平是逆轉斑塊的關鍵指標

服用他汀類藥物可以實現逆轉斑塊,減輕動脈狹窄,但發揮藥效的關鍵指標是要使LDL-C水平達標。有研究表明,當LDL-C降到2.0mmol/L時,LDL-C就停止進入動脈內膜;當LDL-C降到1.8mmol/L時,動脈內膜中未被吞噬的LDL-C還會逆轉回血液。

在臨床試驗中也證實了,當把LDL-C降到2.6mmol/L,持續服藥6個月時,有人的斑塊就出現了逆轉。不過大多數人需要把LDL-C降到1.8mmol/L以下,持續服藥2~4年,斑塊才會逆轉

近幾年的研究中,在LDL-C降到1.4mmol/L時,對斑塊的逆轉作用更好。所以現在流行一句話「如果你的斑塊沒有逆轉,就說明你的LDL-C水平降得不夠低。」

在臨床試驗中,把LDL-C降到0.7mmol/L時,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健康危害,不過為了安全,現在普遍認為把LDL-C控制在1.4mmol/L左右是安全的

不過有些人初始LDL-C值較高,降到1.4mmol/L比較困難,也可以在原有的LDL-C水平基礎上降低50%,也可以達到逆轉斑塊的療效

四、他汀可以與其他降脂藥物聯用

常用的他汀類藥物可以把LDL-C水平降低40%~50%,不過把他汀劑量加倍,只能再增加6%的降幅,但不良反應卻會顯著增加。所以即使LDL-C水平不能達標,也不建議使用大劑量他汀,而是選擇與其他降脂藥物聯用。

常與他汀聯用的降脂藥物有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海博麥布等)、PCSK9抑制劑(依洛尤單抗、阿利西尤單抗等),可以用中等劑量的強效他汀與其中一種或是兩種聯用,加強對LDL-C的控制,又不會面臨大劑量用藥的風險。

總結一下,他汀類藥物可以逆轉斑塊,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但想發揮較好的藥效,就需要把LDL-C降到比較低的水平才可以。建議把LDL-C降到1.8mmol/L以下,理想值是把LDL-C降到1.4mmol/L左右。

如果單獨使用他汀類藥物不能使LDL-C水平達標,也可以與其他降脂藥物聯合用藥。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b23830eea674c98795217fdbfb968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