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動脈中有斑塊是件常見的事,不要恐慌

2023-12-15     藥師華子

原標題:中老年人,動脈中有斑塊是件常見的事,不要恐慌

有位朋友在發現動脈斑塊後,就向華子提出很多問題,他反覆詢問的幾個問題是「動脈斑塊會不會發生危險,危險程度高不高,需要吃什麼藥?」

華子告訴他,發現斑塊要明白兩件事,第一件事,中老年人發現斑塊是很常見的事,不要恐慌;第二件事,重要的不是吃藥,而是自我檢討。找到加速斑塊進展的原因才是重要的事,我們無法阻止斑塊形成,但可以預防斑塊發生危險。

一、斑塊的形成很難避免

有朋友問過華子,自己血壓、血脂和血糖都正常,也不吸煙,還愛運動,為什麼頸動脈中也會出現斑塊?華子說,除了上述這些危險因素外,動脈斑塊的形成,有兩個無法避免的因素,其一是年齡,其二是遺傳

大多數人在青春期,動脈壁上就會形成「脂紋」,隨著年齡衰老,會逐漸進展成斑塊。這實際上與皮膚上的皺紋、頭上的白髮差不多,是歲月的痕跡,基本很難避免。在四五十歲的人群中,超過半數會有斑塊;而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群中,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斑塊

二、發現斑塊要自我檢討

雖然很難避免斑塊形成,但是斑塊的進展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在正常情況下,斑塊要幾十年的時間才會造成嚴重的動脈狹窄,對健康造成威脅。不過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肥胖、缺乏運動、精神壓力過大等因素影響下,斑塊的進展會加速

所以發現斑塊不要恐慌,但要做好自我檢討,找到自己存在哪些可以加速斑塊進展的因素,並加以糾正。其中最危險的因素就是「三高」與吸煙,控制危險因素可以延緩斑塊的進展,也可以避免形成更多的新斑塊。

三、是否用藥需要評估

即使有了斑塊也不可怕,現代醫學發現,只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水平,就可以減少斑塊的風險

目前降低LDL-C水平常用的是他汀類藥物,或是以他汀類藥物為基礎,加上膽固醇吸收抑制劑、PCSK9抑制劑、英克司蘭等藥物聯用,共同降低LDL-C。

對於已經確診為冠心病、動脈狹窄程度超過50%,還有已經發生過心梗、腦梗的人,還需要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的形成。

但是藥物本身也有不良反應的風險,只有用藥的獲益大於風險時,才能進行藥物治療。所以是否需要使用他汀、阿司匹林等藥物,需要經過醫生的評估,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建議自行使用藥物。

一般來說,體積較小,性質較為穩定的斑塊,並不需要特殊治療。在斑塊的評估中,面積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斑塊的危險程度通常與厚度相關。動脈內中膜沒有明顯增厚,動脈管腔也沒有明顯狹窄者,安全性較高。

總結一下,動脈斑塊是一件很常見的事,發現斑塊不要恐慌,重要的是要找到加速斑塊進展的因素並加以糾正。是否需要用藥治療,要經過醫生評估後,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用藥。對用藥有疑惑,可以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13b032de436a0e342c35113d4e7b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