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二戰時進入噴氣時代,各世界強國在二戰後開啟了全面的噴氣戰鬥機換裝計劃,在這種大背景下,其他沒有技術的國家就只能依靠強國支持完成變革,不過也有一些「技術小強」,打算以自己的力量邁入噴氣時代,南斯拉夫就是這樣一個國家。
說起南斯拉夫,這個曾經的國家在部分軍事技術領域「有兩把刷子」,打造了一些值得稱讚的武器裝備,在航空方面也是如此。
上世紀50年代初,南斯拉夫飛機工廠開始研發Ikarus 232 Pionir,這是一種小型的雙引擎單翼飛機,主要用於研究俯臥駕駛的操縱布局,也就是研究如何讓飛行員趴著開飛機。這款飛機使用兩台65馬力的活塞發動機提供動力,從這你就可以知道這台飛機有多小巧了,畢竟二戰時的螺旋槳飛機動力都是它的數倍乃至十餘倍。
Ikarus 232 Pionir後來開發了一款放大版,也就是被稱為Ikarus 451的實驗飛機。新的飛機在低單翼左右各布置一座較為前伸的發動機艙,裡面安裝的是1台160馬力的Walter Minor 6-III活塞發動機,飛機採用後三點起落架,兩具主起落架位於發動機艙下方,尾起落架在機尾下方。
飛機的主機體很小巧,機頭甚至比發動機艙還向後短了一大截,仍然採用俯臥駕駛模式,駕駛員通過機體背部向右翻開的艙蓋進入,機頭正面和兩側有舷窗,保證駕駛員的基本視野。
這款造型和駕駛都很怪異的飛機到底怎麼樣呢,或許從後續的發展可以看出端倪。繼451實驗機之後,南斯拉夫很快就拿出了一系列的後續機型,其中451M型是該國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它基本結構與451相同,不過發動機改為Turbomeca Palas渦輪噴氣發動機,駕駛位改為常規的坐姿,設計師打算在主機體內安裝一門20毫米機炮,在機翼下可以掛載6枚RS火箭彈,讓戰機具備截擊和對地攻擊的能力。
除此之外,451的後續還有S-451M、S-451MM、J-451MM等一整個系列飛機,甚至專門研發了雙座教練機,可見南斯拉夫確實很重視這個項目,並且將其發展成了一個完整的軍機系列。
451實驗飛機及其後續機型的發展之路,體現了南斯拉夫的技術實力和創造力,畢竟像噴氣式飛機這樣的高科技也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能玩得動的,它需要完善的工業體系來支撐。同時也應該看到,南斯拉夫立足於發展小型的飛機,這或許跟國情有關,並且也避開了和主流機型的衝突,以後沒準能打開一個新的銷售市場。
南斯拉夫在451實驗機身上應該獲得了不少的有益經驗,至少證明了俯臥駕駛沒有常規坐姿駕駛方便,因此之後都沒有繼續採用此結構,只是飛機的氣動布局方面基本延續了。
451實驗飛機空重897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350千克,機長7.45米,高2.32米,翼展6.78米,機翼面積8平方米,只有1人駕駛操作,最大飛行速度470千米每小時,最大航程300千米,最大升限8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