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一代人:30年前中師生國家棟樑,學歷中專,水平堪比985

2023-08-29     小解說娛樂

原標題:被遺忘的一代人:30年前中師生國家棟樑,學歷中專,水平堪比985

當年引以為傲的中師生國家棟樑,如今是被遺忘的一代人。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師生,那個年代,考入中師學校就讀的難度只有我們自己知道。1976年,教育斷層出現了「教師荒」,為了解決困境,「中師生」出現,時代醞釀的產物。

美好的芳華奉獻給三尺講台,曾是引以為傲的頂級學霸

1981到1990這10年間一共有2193萬人參加了高考,錄取了516萬人,對照1963年到1972年之間的出生人數,那10年間中國一共出生了26890萬人左右,高考錄取總人數只占到同齡人群的1.9%。本科和大專都不滿同齡人群的1%。 現在985的錄取率是1.62%,211是5%左右,考慮到高中錄取率55%左右,那在同齡人當中的比例是0.9%和2.75%左右。所以那時候考上本科相當於現在考上985,考上大專相當於頭部211。 但是考慮到現在有多年積累的存量,而81年以前的存量基本上都來自於文革前,所以說從全社會的稀缺程度來看,本科相當於現在的頭部985,大專相當於現在的尾部985。 考慮到那時候很多能上重點高中的孩子去了中專,他們念高中的話考個大專應該沒什麼問題,所以就學習能力來講,當年很多中專生的確不遜於現在的985.

不要小看了上世紀的中專生,人家的中專學歷可相當於現在211本科學歷啊! 從2021年高考情況看,在2021年全國985和211大學錄取人數52萬,2021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很多都是2002年左右出生的,2002年全國出生人口數1399萬,按照2002年全國出生人數計算的985和211大學錄取率為3.72%。這個錄取率和1994年高考按考生主要出生年份(1975年)出生人數計算的錄取率3.89%差別不大。按照1994年3.89%的錄取率,1994年高考能考上中專的考生層次,相當於目前末流211大學層次

那個年代,高中畢業生要先經過預選考試才能參加高考,能夠參加高考的學生僅占當年高中畢業生的三分之一。雖然高考錄取率有20—30%,但這個錄取率是指上大學人數與參加高考人數之比,如果計算上大學人數與當年高中畢業生人數之比,則高考錄取率低得可憐!

八十年代初,中師是提前選拔的,筆試通過後還要參加面試,面試還分好多考場,有考板書的,中英文朗誦的,音樂體育都要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去考,有點像現在的選秀,考不上的繼續參加中考,拿到通知書那一刻真是高興,從此不吃家裡飯了,自立了,每個國家給我們生活費,書費學費全免,進了師範,第一次喝上豆漿牛奶,學校還免費帶我們去社會實踐活動,才發現,世界上真的有高山的,看見的第一座山是杭州的飛來峰,那時,國家是真的很重視教育,重視老師培養。

當年的中師生,能考上的也都是人中龍鳳!我只知道我們中師班上錄取的隔壁縣的同學,是他們全縣中考的前十名,我不知道這代表了什麼水平,也不敢去猜想這個群體如果當初就讀高中的結果,都過去幾十年了,我只說當時能夠考上中師的,絕對是那一屆初中畢業生裡面的鳳毛麟角,一個鄉鎮就那麼幾個名額。如果能上高中,考的也是好大學!如果不上中師,那麼這些中師生如果繼續讀高中參加高考,那考上的大學肯定是985、211,人生的命運也因此完全不同!可惜沒有如果。那時中師生錄率比現在985錄取率少的沒邊了,那時全國大中專招生數不比現在一個省的一本以上的人數。知識量過去與現在沒法比,

80年代初的中專畢業有幾個去向:幹部、教師、醫生、商業、財務、稅務、工商等。只有班上成績最好的幾個才考得進。中師生都是入錯行的一代人,中師生的可悲是時代對他們的虧欠造成的呀!當年中師畢業,直接進入初中,學歷要求大專,職稱無法參評,心中確是不平,無奈現實冰冷。我們的確成了時代的犧牲品。早知這一生會這樣度過,那時我幹嘛要報考中師呢?

被迫入錯行,嘗遍了苦辣酸甜,更多的是不甘。堅持下來的絕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弟。 在國家最需要人才的時候,急成一批批最優秀的初中生頂上去。 渡過難關後,同享幸福就困難了,也老了

中師生是被掐尖的一類學霸,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受人尊教的人群。家有一位中師生,全家生活水平令人嚮往。現在看來,當年的二類學霸,讀高中上大學,大多進入一線城市工作,其待遇可想而知。其實國家為了當時發展的需要,是虧待中專生的。

中師生群體很偉大,他們就是時代的鋪路石,他們工作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沒有什麼補貼和班主任費,年年當班主任也沒有什麼優秀班主任評選的稱號,他們的學生最大的近四十歲了,最小的也二十了,所以中師生是不該忘卻的一個群體。

塔最底層的鋪路石。 時間可以遠走,芳華也會逝去,甚至容顏也早就換了模樣,但是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他們值得一份崇高的敬意。這些中師生為九年義務教育做出來巨大貢獻,想想一些邊遠地區走向大專院校的學子哪一個不是這些中專生培優出來的那些年的中師生,真是百里挑一的非常優秀的學子,撐起來小學、初中教育的一片天,大多數默默的在鄉村奉獻了一生的寶貴年華。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e897d9e254bcebae9fb6db74422c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