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留言問華子,彩超檢查發現了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有少量反流,對身體有什麼影響,要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
華子說,主動脈與心臟的左心室相連,主動脈瓣的作用是避免血液從主動脈逆流回左心室。心臟需要終生一刻不停地跳動,在工作久了之後,瓣膜就有可能出現老化、關閉不全的情況,少量反流通常不會影響健康,但要注意避免進一步加重。
一、主動脈瓣的作用
心臟收縮時泵出去的血液,首先進入到大動脈中,此時大動脈彈性擴張容納血液,在心臟進入舒張期時,大動脈會彈性回縮,推動血液繼續前行。主動脈瓣的作用,就是在心臟舒張期時關閉,避免大動脈中的血液逆流回心臟。
如果主動脈瓣出現了關閉不全,會就使部分血液逆流回心臟的左心室,而心臟為了把這些逆流回來的血液再次泵出,就會刺激心肌細胞更加努力工作,時間久了會導致左心室變得肥厚,最終會降低心肌的收縮力,出現心力衰竭。
二、造成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原因
長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壓,會導致主動脈根部擴張,是造成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常見因素,此外還有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感染性心內膜炎、主動脈夾層、馬凡氏綜合徵等多種疾病,也有可能造成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在發現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後,一定要確診病因,然後根據病因進行治療。情況不嚴重,只是少量反流的人,在控制病因之後,有可能使病情得到逆轉。比如說有些高血壓患者,在血壓得到良好控制之後,主動脈瓣反流的情況也會得到改善。
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症狀
心臟有很強的代償功能,輕度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只有少量反流時,幾乎不會顯露出任何症狀,而且這一狀態可能會維持20年以上,甚至終身都不會發病。但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低壓會偏低,脈壓會明顯增大。
但是如果病情進展,反流量增加,心臟無法代償時,就會出現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的症狀,尤其在頭頸部會感覺到強烈的動脈搏動感。
當病情進展到心力衰竭階段時,就會出現活動時乏力、胸痛、端坐呼吸、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症狀。
四、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治療
輕度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如果沒有心肌功能的損害,對身體的危害並不大,可暫時不必治療,但要確診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平時注意避免勞累,不要著涼,避免感冒和肺炎,以免加重病情。
如果經常有心悸、胸悶的症狀,睡覺在左側臥時感覺左胸有壓迫感,就要提高警惕是否病情加重,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評估心臟功能。
如果已經出現了左心室擴大,或是經常出現心絞痛、暈厥,左心室功能顯著下降,就需要進行主動脈人工瓣膜置換術才能治療了。
總結一下,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是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症狀不嚴重,只有少量反流者,通常不需要治療,只需要定期觀察,積極控制原發疾病,預防症狀加重即可。如果症狀較重,已經造成心臟功能障礙者,就只能通過手術治療了。
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