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回家撞破妻子與情夫幽會,遭情夫揮刀暴砍,倆小偷拚死相救

2022-05-11     史家霸唱

原標題:丈夫回家撞破妻子與情夫幽會,遭情夫揮刀暴砍,倆小偷拚死相救

明代雜史《南園漫錄》中記載了一個小偷「因憐死止盜」的故事,故事大致經過是這樣的:

嘉靖皇帝在位年間,蘇州某小偷夜間潛入一戶人家準備偷東西。他知道,這一天男主人不在家,只有婆婆和兒媳織布,他打算等婆媳休息了,便將她們織好的布盜走賣錢。豈料當晚發生意外,婆媳二人吵架,婆婆氣哼哼去睡覺,兒媳則越想越覺得委屈,竟然拿出繩子上吊。

小偷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眼瞅著那女子下決心尋死,他既想喊叫阻止,又怕自己暴露被抓,掙扎了一會,終於還是大叫道:「有人上吊啦!快來救人啊!」

叫聲驚動了左鄰右舍和女子的婆婆,眾人齊心協力救下女子,本來打算行竊的小偷,誤打誤撞做了救人的善事。

「花開生兩面,人生佛魔間」,其實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如這個故事中的小偷,兼具善惡兩面,也許我們無法阻止內心某些時候產生惡念,但至少應該明白何為對錯,在關鍵時刻做正確的選擇,不要明知是錯而堅持走到黑,一失足成千古恨。

今天說到的這樁案件,兩名主角也是小偷的身份,也如《南園漫錄》中的竊賊一樣,本為作惡而來,卻還是聽從內心善念的指引,做了救人之舉,而且,冒的風險更大。

(本案當事人均為化名)

案例來自《法律講堂》,救人的小偷一個叫阿濤,一個叫阿凡,是親兄弟。阿濤與阿凡出生於農村的貧寒家庭,作為哥哥的阿濤,原本成績很不錯,升入了縣城的中學,恰好弟弟阿凡也到了入學年齡,沒想到這時兄弟倆的父親因為常年勞作腰傷復發,家裡的收入驟然減少。

沒法再供兩個孩子上學了,阿濤便將上學的機會讓給弟弟,等滿了16歲,他便和村裡的青年一起外出打工,打工的收入有限,弟弟念書和父親治病的壓力讓阿濤走了歪路,他竟然開始靠頻繁偷竊「賺錢」。

阿濤光顧了不少人家,每次偷竊的數額都不是很大,因為他怕自己偷得太多,人家報案把他抓住,弟弟和父親就失去了指望。可無論如何盜竊都是錯誤的行為,《刑法》中有一條盜竊罪,根據規定,盜竊財物價值達到數額較大起點的,兩年內三次盜竊的,入戶盜竊的,攜帶兇器盜竊的,或者扒竊的,均可構成本罪。

所以說,並非每次偷的東西數額不大,就不算是犯罪。阿濤行事非常小心,可時間一長還是被人發現了端倪,這人正是跟在他身邊上學的弟弟阿凡,阿凡得知哥哥為了供自己在城裡念書竟然去當梁上君子,又是擔心又是愧疚,居然非要跟著哥哥一起去偷東西,阿濤不同意。

可阿凡鐵了心,阿濤沒有辦法,從那以後行竊便帶上弟弟,他允許阿凡望風,其他踩點溜門撬鎖、入戶盜竊的事自己來,為的是萬一被抓,自己擔主要責任。

就這樣,兄弟倆都成了小偷,多次結夥盜竊,直到2017年,阿濤忽然告訴了弟弟一個好消息:他先前機緣巧合認識了一個修鎖師傅,這位師傅推薦他去一家鎖具工廠上班,他準備最後再干一票,從此金盆洗手正經工作。

阿濤嘴上解釋「做事要有始有終」,其實心裡在算帳:3月份弟弟要開學了,學費已經湊得差不多,還剩2000元不到,再偷一次湊齊了最好。轉眼到了周末,阿濤帶著弟弟光顧某小區一戶姓包的人家,他已經踩了很多次點,知道一般這時候,住在這裡的一對夫妻會出門。

可世事「無巧不成書」,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戶姓包的人家當晚正上演情仇大戰,狀況完全超乎了阿濤的預料......

包某,事業有成的男主人,在某公司擔任部門主管;阿喬,年輕美麗的女主人,和包某因為工作認識,進而結婚;

段某,阿喬的校園初戀,畢業後鬱郁不得志,被阿喬的父母瞧不起,遭到強行拆散,他一直對此懷有遺憾,於是在阿喬另嫁他人後,偷偷聯繫上她,兩人長期幽會密約,只瞞著包某。

完全不知道妻子已經出軌的包某,當天本來準備按照慣例與妻子一同去看望父母。誰知這天段某特別想跟阿喬見面,阿喬便謊稱身體不舒服,留在了家裡,包某囑咐妻子幾句後獨自開車出門,走到半路,忽然想起忘記拿送父母的東西了,便折返回家,結果剛好撞破妻子和情夫在一起。

看到這一幕,包某怒火中燒,衝動之下跑到廚房拿了把菜刀就要跟段某拚命,可段某體力更勝一籌,將刀搶過去,反而砍傷了他,還將人拖到浴室里,望著眼前這張搶走自己心愛女人的「情敵」臉,段某生出了殺意,和阿喬商量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他,然後兩人私奔算了。

這是阿濤進門偷東西之前發生的事,當晚,阿濤正在客廳翻箱倒櫃,恰巧驚動在浴室準備動手的男女,阿喬聽見動靜走出去,被嚇得尖叫起來,段某顧不上對包某補刀,急忙衝出來保護阿喬,和小偷展開搏鬥。

阿凡見哥哥遲遲不歸,進來看情況,見狀立刻幫哥哥,兄弟倆將他們綁起來,拿了屋內3000多元現金逃走。

這邊段某和阿喬恢復自由之後沒心思追那倆小偷,轉身又準備繼續殺人的計劃,誰知,阿濤和阿凡竟然去而復返——原來兩人走著走著想起情況不對,段某拿著把沾血的菜刀,他的長相也並非阿濤此前踩點時見過的男主人模樣,那對男女看著沒受傷,血從何而來?

他們猜想屋內發生了異常情況,趕緊回去,就在段某和阿喬準備徹底了結受傷倒地的包某性命時,阿濤和阿凡撲進來,奪下兇器,拚死救下了包某,二人來來回回,引起了小區保安注意,沒多久,巡警趕到,將在場的4人全部帶走調查,並將包某送往醫院救治。

救治及時,重傷的包某保住了命。段某和阿喬意圖殺害包某,經阿濤和阿凡阻止才沒得逞,屬於故意殺人未遂,對於未遂犯依法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二人共同犯罪,其行為雖沒導致被害人死亡,但也已經造成嚴重後果,被分別判處了有期徒刑十五年;

至於阿濤和阿凡兩兄弟,原意是入戶盜竊,但後來為抗拒抓捕當場以暴力相威脅,依刑法規定,應當按搶劫罪定罪處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如入戶搶劫,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等嚴重情形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兩人均曾多次盜竊,又犯了搶劫罪,自然也要接受法律審判,到案後的兄弟倆認罪認罰,法院量刑時,考量了弟弟阿凡未滿十八周歲、兄弟二人「路見不平返回相救」讓屋主包某免遭殺害等情節,判處哥哥阿濤有期徒刑10年,弟弟阿凡有期徒刑3年。

犯了錯,就要受懲罰,這是最為樸素的道理,善心應當得到肯定,但不能因一次善遮掩其他客觀存在的惡,因此阿濤和阿凡也要為犯罪行為承擔責任,這才符合司法的公正,而與此同時,我們也能從這一案件中看到更多內容:

段某和阿喬,明知殺人是錯,被中途打斷,依然決定一錯到底,最終親手將自己送入罪惡深淵,受到比阿濤和阿凡更嚴厲的懲處;阿濤和阿凡,曾經誤入歧途,至少還懂得悔改,清楚黑白,能在關鍵的時刻做出符合人性之善的正向選擇,對比鮮明。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非善惡,只在人心,法律的約束作用,仍需要人心的自覺來維護,不要為那惡念發了瘋,著了魔,徹底迷失在幽暗中,而應守住基本的良知,那樣,即使身上落了塵埃,仍有將其擦去,重現出光彩的機會,反之,即為萬劫不復。

(當事人均為化名,部分圖片源自網絡,配合敘事。溫馨提醒:尊重原創,請勿抄襲、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aa18874cbafde079d92132253a8c3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