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愛欲對人來說「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人非草木,一生無法擺脫七情六慾,但無論何種慾望都需加以控制,正如人的行為至少要受到倫理道德約束,脫韁的慾望只會使人掉入黑暗的深淵,誘發犯罪幾乎輕而易舉。
1995年2月21日的夜晚,吉林某地一處村莊起了一陣不尋常的騷動,有人大喊著「殺人了,殺人了」,有人被驚醒披衣起床去看是怎麼回事,有人匆忙跑去找村醫。村醫聽說情況後急忙帶上藥箱等往出事的那戶人家趕,只見一個年輕人躺在床上,不言不動,連呼吸都沒了。
這個年輕人他很熟悉,不就是張家的兒子張岩(化名,案中人名均為化名)嗎?白天還有人看見張岩串門嘮嗑,晚上他就成了具冰涼的屍體,實在意想不到。床單上的血顯示他的死亡非同尋常,警方接到報案,趕來調查。
張岩死於叔叔溫德之手,溫德害死侄兒之後便逃離了村莊,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受制於當時的條件,溫德下落長期成謎,但警方沒有放棄此案,持續追蹤逃了的嫌疑人,終於在2014年將改了名換了姓、在外地重組家庭的溫德抓獲,溫德低著頭,承認自己當年殺害了侄兒。
叔侄之間本來應該很親近,為什麼溫德對侄兒有這麼大的恨意呢?落網時已經48歲的溫德想起當年發生的一切,如同做夢一般,他痛苦地回憶道:要不是妻子與侄兒不倫畸戀,他又何至於此。
侄子與嬸嬸產生不倫畸戀,釀成了悲劇。
溫德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家,母親原先是張家的媳婦,後來與丈夫不和分道揚鑣,改嫁到溫家後有了他。溫德在村裡過著平凡的生活,沒念幾年書就回家面朝黃土背朝天,到了二十來歲,家裡催他找對象,性格有些內斂的溫德不擅長討姑娘歡心,無奈,父母託人幫他介紹。
通過相親,溫德認識了後來的妻子高小雲,初見高小雲,溫德便眼前一亮,高小雲雖然長在鄉下卻絲毫不影響她的美貌氣質,溫德一見鍾情,仿佛突然開竅了似的對她各種獻殷勤,高家和溫家的情況差不多,算門當戶對,高小雲也不排斥和溫德在一起,兩個年輕人很快辦了酒席結為夫妻。
婚後隨著兒子的出生,這個家的開銷多了起來,溫德與妻子商量後與同鄉到外地打工,給了年歲差不多的侄兒張岩可乘之機。高小雲嫁到溫家之前就見過了夫家的所有親戚,她的美給張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岩魂牽夢縈,他做夢都想娶到一個像嬸嬸高小雲一樣美的女人。
溫德不知道侄兒心裡想些什麼,他認為張岩是自己的親人,值得信任,拜託他在自己出門時幫妻子幹些粗重活,張岩巴不得如此,他頻繁上門找高小雲,借獨處一室的機會百般試探。
高小雲因為丈夫長期不在家,帶孩子又非常疲累,內心有些寂寞牢騷,張岩身材高大、外貌英俊,他的引誘對她而言就像一劑治病的藥,一個尋常的夜晚,高小雲沒有拒絕張岩靠近,兩人突破底線,之後張岩往叔叔家跑得更多,村裡每個角落都有眼睛,風聲迅速傳了出去。
溫德回家聽到這些議論後氣急敗壞,質問妻子有沒有這回事,高小雲目光閃躲,不敢直接回答,這在溫德看來就是承認了,他要求高小雲遠離張岩,可高小雲做不到,連續幾年,溫德耳中飄過無數難聽的話,他忍無可忍,1995年拉著妻子去離了婚。
這對張岩來說是一件大喜事,叔叔離婚當晚他便悄悄跑去高家帶走了高小雲,事情就有那麼湊巧,高小雲前腳走,後腳溫德就上了門。原來當晚兒子發燒,他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只得去問前妻,發現深夜高小雲還外出之後瞬間想到了什麼,怒氣沖沖地直奔侄兒張岩家去。
張岩臥室的隔音效果不好,溫德將裡面的動靜聽得清清楚楚,以往再怎麼聽人議論都不如現場的「捉姦」來得有衝擊感,他爆發了,轉頭就回家拿了把菜刀準備去教訓張岩,哥嫂發現後連忙奪下了刀,勸他忍一忍,溫德沒法再忍,直接衝到侄兒家踹開門,叔侄扭打到一起。
溫德和高小雲的哥哥知道不好,匆忙趕來分開了2人,勸他們去見張岩的父母解決此事,溫德暫且按捺住了怒氣,與張岩爭爭吵吵往前走,張岩不覺得自己搶了叔叔的妻子有什麼值得譴責,反而一邊吵一邊踢了溫德一腳,這一腳讓溫德火冒三丈,他撿起一根木棒便朝張岩的頭狠狠揮了過去......
張岩倒在地上不再動彈了,溫德意識到自己殺了人,匆忙逃走,十幾年來,他改名換姓東躲西藏,最終仍落入法網,回想當年發生的一切溫德十分後悔,縱然侄兒有錯在先,他也不應該那麼衝動,而高小雲更是悔不當初,因為她這段瘋狂的畸戀情感,兒子成長過程中失去父愛。
溫德對殺人的罪行供認不諱,認罪悔罪,被依法提起了公訴,家人為了幫他減輕罪責主動賠償了張岩的親屬取得諒解,再加上本案中作為被害人的張岩介入叔叔的家庭,致使溫德家庭陷入破碎,與其嬸嬸的不當情感給溫德造成強烈刺激,存在重大過錯,可以酌情對其從輕。
2014年8月,經當地法院審理,溫德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溫德還有機會重新開始生活,張岩卻為瘋狂的畸形愛欲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起悲劇追根究底是因他和高小雲的畸戀釀成的,如果兩人能控制不合倫理的慾望,又怎麼會引火燒身,害人害己。
(《案例回顧:1995年,吉林一起侄子與嬸嬸不倫畸戀釀成的悲劇》圖片為網圖,與案無關;原創文章,禁止抄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