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為什麼敢上疏這麼罵嘉靖:「嘉靖者,言家家凈而無財用」?

2022-10-04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海瑞為什麼敢上疏這麼罵嘉靖:「嘉靖者,言家家凈而無財用」?

海瑞在給嘉靖上《治安疏》的時候,大有為國盡忠而將生死置之於度外的悲壯氣勢。

海瑞應該說是明朝官場之上的「異類」,有的人或許會對他心生敬意,可最後卻還是會敬而遠之。

他這種性格的人不論是放在古代,還是放到今天,實際上都會讓人感到很難相處。

何也?

海瑞為人過於剛直,可是一個人太過於剛直卻未必是一件好事,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過猶不及」。

海瑞既然選擇了仕途這條路,那麼他就必須得去適應這條路,而不是想著讓這條路來適應他。

為官之道,從來都不可能一路直行,很多時候還必須學會拐彎。

海瑞吃虧就吃虧在他一心只想直行,卻不願意向「官場規則」妥協而拐彎,這應該說是他一生意難平的根本原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必定會有利益之爭。

哪怕是嚷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士大夫,也同樣各有各的利益。

士大夫學而優則仕,或許不能說他們百分之百是仕而為己,但至少90%也是先為己,而後才為國為民。

當時的讀書人為什麼嘴裡總是念叨著光耀門楣?所謂光耀門楣,其實就是想提升自身階級,從而獲取更多利益。

他們能夠為己的同時,又能將部分精力用於為國為民,對於天下黎庶而言恐怕就已經是大幸之事了。

可是,我們卻很難從海瑞身上看到這一點,他當官了之後好像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光耀門楣」之事。

海瑞的母親過生日的時候,當時已經身為一方父母官的海瑞為了給老母親慶壽,卻只買了兩斤肉。

海瑞病逝了之後,僉都御史王用汲去看了海瑞最後一眼,卻看到他所用皆葛布帷帳、破竹箱之類的物品。

王用汲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於是自掏腰包,又找人湊了一點錢置辦了一些東西,這才收殮了海瑞。

海瑞當時是何種身份?他病逝之時還是南京右都御使,正二品大員。

可是,他作為一個正二品大員,卻在死了之後還得讓別人湊錢來為他置辦治喪所用之物,可謂淒涼至極。

他的一生似乎真的就是為了心中的「道」而生,這種人不得不說很可敬,但是又不會有人想要親近。

他似乎沒有私心,但是又有一個最大的私心,那就是為了成就他一生都想要實現的「道」。

這也就是海瑞為什麼敢上書大罵嘉靖皇帝的原因,因為他為了心中的「道」,已經顧不上自身的生死了。

只要能夠實現這個「道」,那麼他即使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也會覺得很值。

海瑞上《治安疏》,毫不避諱地批判嘉靖:

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

為了罵醒嘉靖,他毫不客氣地那「嘉靖」這個年號開刀,用諧音來罵嘉靖為了修道而大肆斂財,從而導致百姓家家凈而無財。

嘉靖皇帝看到這份奏疏之後,憤怒地將這份奏疏狠狠地摔在地上,然後讓人去抓海瑞。

他還特意加了一句:「別讓海瑞跑了!」

可是,嘉靖才說完這句話就被打臉了。

宦官黃錦看著憤怒的嘉靖,斟酌著說:「皇上,海瑞是一個痴人,我聽說他上疏的時候就知道難逃一死,所以買好了棺材,和妻子訣別,又遣散了家僕,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逃跑。」

人不畏死,又如何以死懼之?

嘉靖聽完就沉默了,又撿起了奏疏,讀了又讀,讀了又讀。

誰也不知道嘉靖究竟讀了多少遍,後來才對左右之人說:「海瑞這個人可比商朝比干,但我卻不是商紂王。」

嘉靖之所以會說出這句話,其實就是他看明白了,海瑞根本就不怕死!

如果嘉靖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還要執意處死海瑞的話,那麼海瑞在史書上的清名只會更大,嘉靖的名聲就會與之相反。

所以,嘉靖才沒有急於動手處死海瑞,而是一直忍著心中的憤怒,把這件事壓著不處理。

可是,嘉靖到了病重臨死之際又想起了曾經痛罵過自己的海瑞。

嘉靖雖然也承認海瑞罵的都對,但還是讓人抓海瑞下獄了。

他就是在害怕自己死了之後,還會被海瑞罵一句,你這個昏君,當初我把事情給你說明白了,你就是不聽!

嘉靖駕崩了之後,海瑞還在獄中。

當時提牢主事以為嘉靖一死,海瑞不僅會出獄,還會收到新帝重用,所以弄了好酒好菜去討好海瑞。

海瑞呢?海瑞以為那是自己的最後一餐了,但也凜然無懼,痛痛快快地吃了起來。

海瑞之所以凜然無懼,是因為他從上《治安疏》的那一天開始,他就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了。

他敢上疏,就不怕死。

倘若嘉靖帝因為這份奏疏而醒悟,從此之後好好處理國家事務,那麼他海瑞就是明朝的大功臣。

倘若嘉靖帝因為這份奏疏而暴怒,並且一怒之下處死了海瑞,海瑞也會慷慨赴死。

因為,海瑞自知是為了心中的「道」而死,他是為國盡忠,他是做了他認為應該做,也必須做的事。

所以,海瑞無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a4c71b863e2f296a4fbdd3d920ee7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