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胎教的那些誤區,你看看你掉進了幾個?

2019-10-07     金月匯大健康


為了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准媽媽們在懷孕後就開始對寶寶進行胎教了,對胎教十分重視,但是卻也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到胎教的誤區。錯誤的胎教方式,不僅對胎兒無益,反而對胎兒有很大傷害。那麼,究竟在胎教過程中存在哪些誤區呢?

不能直接把耳機放在肚子上

很多媽媽怕寶寶在腹中不能聽到音樂,就直接把耳機貼在肚子上,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不對的。妊娠期,寶寶的耳蝸還沒有完全發育,我們不知道他能聽到多大的音量,如果不小心採用過高的聲音刺激,很容易給寶寶的耳朵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應是孕婦每天哼唱幾首歌,最好是抒情音樂,也可以是搖籃曲。唱時應心情愉快,富於感情,通過歌聲的和諧振動,使你的小寶寶有一種「世界是美好的」感覺,能獲得感情、感覺上的滿足。這種由音樂所產生的許多美好的聯想,如同進入美妙無比的境界的美好感受是可通過孕婦的神經體液傳導給胎兒。


不能持續地進行胎教

很多孕媽媽因為上班或是其他原因,無法持續地進行胎教,平時想起來就做一下胎教,想不起來就算了,這樣就算是做過胎教了。其實,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胎教,是不會引發胎寶寶積極反饋的。這樣做胎教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我們知道,養成一種習慣需要21天。要想胎教有效果,孕媽媽最好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對寶寶進行胎教。

爸爸沒有參與胎教

很多准爸爸會認為胎教是孕媽媽一個人的事,自己可以不用參與。事實上,胎寶寶最喜歡聽的聲音是男性渾厚有磁性的聲音。爸爸對胎寶寶說話,給胎寶寶講胎教故事,非常有利於寶寶聽覺和語言的發育。而且,爸爸做胎教,寶寶出生後才會對爸爸的聲音熟悉,才會更喜歡爸爸。


胎教時間不固定

很多人進行胎教完全是由自己的時間安排,什麼時候有空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想起來什麼時候做。其實這是不對的。正確的胎教,要了解胎寶寶的活動規律,最好是能夠選擇寶寶醒著的時候進行胎教。可以在一天固定的時間裡進行胎教,讓胎寶寶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另外,在胎教的時候,孕媽媽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全神貫注,與胎寶寶共同體驗。這樣才能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讓寶寶在充滿愛的感知中健康成長。

拍打「胎教」

有人建議,當胎兒踢肚子時,母親可輕輕拍打被踢部位,然後再等第二次踢肚。胎兒再踢,母親就再拍打。每天早晚兩次,每次3~5分鐘。

專家告訴你真相:從剛生下來寶寶的生活狀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小寶寶除了要吃東西填飽肚子睜開眼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就連大小便他也可以閉著眼完成。你對他的拍打很容易引起他的煩躁不安,這並不能起到胎教的作用。


胎教越早開始越好?

坊間一直有個說法就是胎教要趁早!NO,這大錯特錯!其實過早做胎教不僅沒有作用,反而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前三個月胎兒的發育重點不是聽覺,所以,過早的進行音樂胎教,胎兒並不能接收到音樂信號,當然胎教也就沒有必要。

胎兒發育到4個月時聽力才開始發育,到6個月後,胎兒的聽力幾乎和成人接近。專家團隊經過多年的跟蹤調查數據總結出:胎兒最佳的音樂胎教時間是從孕17周開始,此時胎兒可以接收到外界的聲音,但是因為胎兒的耳蝸非常脆弱,內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纖維也很嬌嫩,建議選擇輕柔、舒緩的輕音樂為佳,音樂音量也必須低於60分貝,音頻在2000赫茲以下為宜。



胎教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第一,胎教要適時適量。要觀察了解胎兒的活動規律,一定要選擇胎兒覺醒時進行胎教,且每次不超過10分鐘;

第二,胎教要有規律性。每天要定時進行胎教,讓胎兒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同時也利於出生後再認,為其它認知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施教過程中,母親應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與胎兒共同體驗,達到與胎兒的身心共振共鳴,不僅利於胎兒的也利於母親自身身心的健康,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E3WqW0BMH2_cNUgGJ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