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核桃
時間撥回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在一塊50平方米的展台內,帶著茶葉、絲綢等傳統商品赴展的中國人第一次體會到了「品牌」的震撼力。與中國商品同台展示的,是西門子的電報機、奔馳的汽車與可口可樂的汽水,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世界品牌。
斗轉星移百餘年間,這一令人唏噓的場景似乎已不再。
不久前,位於印尼雅加達國際會展中心,匯聚全球知名品牌的首屆印尼國際兩輪車、零配件及用品展覽會上 ,中國電動兩輪車品牌收穫了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的點贊和全球媒體的關注。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的大國品牌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而中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跨越,發展新質生產力也離不開中國品牌的向新、向上與向前。
作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能,新質生產力與品牌建設也緊密相連,品牌力與新質生產力的結合,既能為企業帶來發展機遇,激活創新活力,又能助力中國品牌集體突圍,帶動產業升級,在世界舞台上搶占身位。
而這個發生在雅加達的故事,主角是中國電動兩輪車第一品牌雅迪,它的另一個身份是全球最大的電動兩輪車出行科技企業。它的崛起、突圍與未來故事,恰好為我們理解在大江大河中競逐的中國品牌提供了一個好的觀察窗口。
一部雅迪的崛起歷史,就是一部中國電動兩輪車品牌走向世界的歷史。
從長三角民營經濟發祥地走向世界舞台,二十多年的發展,以雅迪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實現了既艱辛又令人興奮的「三步跨越」。
第一步跨越是從同質化向差異化。 時間撥回2015年,雅迪先於行業率先吹響高端化戰略號角時,彼時電動兩輪車行業還是「紅海一片」。
為破行業內卷,雅迪聚焦產品力創新,搭建全品類產品矩陣,為用戶提供多元豐富的出行選擇,這一前瞻性視野,為雅迪此後「連續7年保持著『全球電動車銷量第一名』」的好成績埋下了種子。
第二步跨越是從產品製造向品牌創造。 「世界工廠」中國不缺會生產商品的企業,缺的是擁有內在價值的品牌。品牌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以用戶為中心,建立信任感與認同感。而如今,電動兩輪車之所以能受到更多用戶的喜愛,這背後也離不開「雅迪們」的長期主義。
無論是央視、人民日報等點贊的「國貨之光」,還是成為行業首次三度出現在FIFA世界盃賽場的企業,抑或是深受年輕人追捧的「717騎行節」。在雅迪的引領下,「電動兩輪車」既成為了一種「國貨潮流」,一種生活方式,也提升了蘊涵在中國品牌背後的文化自信。
第三步跨越是從中國品牌到世界品牌。 從過去「借船」的貿易性出海到如今中國品牌通過強有力的供應鏈和品牌力主動實現「造船出海」,早在十幾年前,雅迪就領先行業開啟國際化布局,主動「走出去」。
今年5月8日,中國駐越南大使館領導到訪雅迪越南智能產研基地;5月13日,雅迪印尼智能產研基地(又稱雅迪Karawang智造工廠)奠基儀式盛大舉行,中國駐印尼大使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相關代表及印尼相關部門領導現場出席奠基活動為雅迪站台;5月14日,越南國家總理與綠色發展領域的典型中國企業舉行會談,雅迪作為企業代表發言……此類種種是對中國品牌的肯定,進一步強化雅迪「出海」的信心和決心。
憑藉著「研、產、供、銷、服」的一體化布局,遍布全球的8大生產研發基地以及正在籌建中的各個海外基地,雅迪又主動「走進去」,代表電動兩輪車行業交出「全面出海」的亮眼成績單。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截至目前,雅迪已出口全球100個國家,全球用戶超8000萬,其「三步跨越」既是一個企業自身轉型升級的真實寫照,也同樣是中國電動兩輪車閃耀世界的生動演繹。
縱觀中國品牌的蝶變,無論是中國新能源車企集體出海,以華為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品牌銷量的火爆,還是深耕電動兩輪車的雅迪,外界更好奇的是,它們得以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突出重圍,究竟做對了什麼?
如果了解商業史的進程,在這片波雲詭譎的競爭中,每一次改變世界競爭格局的商業革命背後,都蘊含著一條不變的核心主線:
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雅迪的突圍,同樣遵循這條樸素的規律。針對關鍵技術的長期投入,已覆蓋全產業鏈的科技創新,雅迪也在引領電動兩輪車行業邁入一個技術驅動產業升級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首先,就是技術創新。
曾幾何時,在技術「低人一等」的年代裡,處於微笑曲線下游的中國品牌擅長通過「用市場換技術」,取得先發優勢。
但如今,越來越多如雅迪一樣的中國品牌正通過「用技術贏市場」。作為全球中短途出行領導者,雅迪連續多年研發投入位列行業第一,2023年研發投入相比去年增加7.8%。在研發實力上,雅迪擁有6家行業領先水準技術研發中心,1家國家級工業技術設計中心,2大CNAS國家級企業實驗室,擁有1000+研發人員,創造了超1900項專利,在技術創新方面始終位於行業領先地位。
真金白銀的研發投入轉化為「以用戶為中心」的騎行科技,雅迪正在用汽車級的技術和標準賦能電動兩輪車。
雅迪的TTFAR6.0長續航系統,通過對電池、電機、控制器等六大核心部件系統化升級,重新定義了續航新基準;標配TCS智能牽引力控制系統的方舟智能安控系統,則解決了用戶的「騎行安全」焦慮;新升級的雅迪智行系統則覆蓋了用戶智能出行的全場景……
其次,則是產業升級。
雅迪的崛起和突圍為電動兩輪車上下游產業鏈的成熟打下了堅實基礎,而身為「鏈主」,其技術升級與模式創新,也在持續帶動產業鏈的升級。
其中,選定作為2024年雅迪冠能6代新品發布會舉辦地的雅迪超級智造工廠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動車智造工廠,它成功「鏈」動了數十家配套企業在當地建廠投產形成電動車產業鏈,推動產業升級。正是這些高質量的產業體系,保障了「雅迪平均每2秒進入一個家庭」,這一「中國速度」正加快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
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興綠色能源的崛起,傳統能源的轉型,關乎人類的共同命運。
在這場新能源轉型革命中,中國在全球大國中率先提出「雙碳」目標,展現了大國之擔當。
而為實現這一目標,從產業角度,就必須提供更綠色、環保與低碳的優質產能;從企業角度,也需要更多踐行綠色科技的領軍企業。
電動兩輪車行業正是這股綠色可持續發展浪潮中不可忽視的「主力軍」。據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rture的數據,到2030年,全球電動兩輪車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金(約為7000億人民幣)。
「雅迪們」的綠色出行之路無疑也會越走越寬。
在能耗排放上做「減法」,「雅迪們」的能源科技與智造能力正在實現「減負增效」。 無論是率先將石墨烯材料應用於電池,打造「更高端的長續航電池」,還是推出行業首款具備裝車應用水準的鈉離子電池「極鈉1號」,首創「鈉電換電模式」……圍繞綠色出行,雅迪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探索新技術、新材料與新模式。
在低碳出行上做「加法」,「雅迪們」越來越豐富的綠色出行產品,也正在全球掀起新的綠色出行風尚。 雅迪目前已構建了全品類綠色出行產品矩陣,其中,特別是「銷冠」雅迪冠能系列,憑藉層出不窮的新品,可以滿足全球用戶個性化與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最新發布的雅迪冠能6代更是憑藉著在續航、安全與智能上的全面進化,一上新即爆品,已成為全球用戶綠色出行的「心頭好」。
從二十多年前無錫的一間小工廠到如今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國品牌,中國電動兩輪車正在全球市場引領一場新的綠色出行革命,越來越多的中國智造正成為品質與創新的代名詞。隨著包括雅迪在內的中國品牌加速揚帆出海,對外輸出綠色智慧出行的中國方案,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中國電動兩輪車的大航海時代已經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