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蕭田
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國奧運健兒們以卓越表現閃耀賽場,他們不僅用一枚枚沉甸甸的獎牌證明了自己,更以自信、從容、友好的姿態在全球範圍內「圈粉」無數。
而展現了中國風采的,何止奧運健兒,還有「中國製造」。
從賽場內到賽場外,從比賽器械到奧運周邊……面對滿眼的「中國製造」,有人開玩笑說,「這屆奧運會被『中國製造』承包了,「承包」這個詞可能有點大,但不可否認「中國製造」的魅力正傳揚四海。
乘著國際賽事的東風,無論是已結束的歐洲杯,還是正在進行的奧運會,中國製造正在上演著乘風出海的新故事。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製造的質量性能提質升級、品牌形象和影響力不斷提高、供應鏈高效產業鏈完備優勢增強,以小米、海爾、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製造不斷實現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超越。
而這樣的例子也存在於OPE行業。
所謂OPE,是指「戶外動力設備」,比如割草機、打草機、修枝機、鏈鋸、割草車等,主要應用場景是家庭園藝、公共園林等。
這個立足中國製造,面向歐美市場的「小眾」賽道,隨著去年2月「A股新能源園林機械第一股」格力博(301260.SZ)的上市而逐漸進入大眾視野。
當前,OPE行業正處於新舊能源加速轉換的關鍵期。以格力博為代表的一批中國鋰電OPE公司正在上演一段中國製造「後來者居上」的傳奇。
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這樣描述庭院草坪起源:中世紀的時候貧窮的農民絕不可能把寶貴的土地或時間浪費在草坪上,於是城堡入口處完美的草坪,就成了無人能造假的身份象徵。」
這種草坪崇拜傳承至今,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自家門前有一塊精心打理過的草坪,既關係到臉面,也涉及到各國的法律。
所以,草坪的修葺和平整就成了歐美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園林機械就成為了剛需。
但自從1830年世界第一台牧草割草機問世至今,在園林機械超百年的歷史裡,都是以內燃機為動力。污染大、高噪音、異味等缺點也如影隨形。
直到近年來,隨著鋰電池、無刷電機、智能電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變暖和環境污染的加劇世界各國對環保問題日益重視,疊加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的提出與共識的形成等多重因素,園林機械行業正經歷從燃油動力到新能源動力的轉變。
此背景下,一切傳統的園林機械燒油產品都值得被重做一遍。
相較於傳統燃油動力園林機械產品,新能源園林機械產品憑藉著清潔環保、噪聲小、振動小、維護簡單、運行成本低等優良產品特性正在加速滲透。
據TraQline統計,在北美地區的戶外動力設備領域,燃油動力園林機械市場份額已由2010年的57%下滑至2021年的35%,而新能源園林機械市場份額則由13%快速增長至36%。
與之相對的是,據GlobalMarketInsights預測,到2025年,電動園林機械產品市場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
因此,許多中國公司瞄準了歐美人家門前門後的那一片片草坪。在這之中,格力博已在悄然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作為全球最早從事新能源園林機械業務的企業之一,早在2007年格力博就率先將鋰電池作為綠色能源用於園林機械領域,並從2009年就開始自創「greenworks」、POWERWORKS等品牌,此後大放異彩。
如今,格力博新能源園林機械覆蓋了手持式、手推式、坐騎式和智能式全系列產品,包括割草機、打草機、吹風機、鏈鋸、修枝機等諸多產品。
根據民生證券研報顯示,以格力博為代表的國產OPE龍頭們前瞻布局,形成了領跑優勢。
不同於國內,由於深受「草坪文化」影響,歐美人家的面子工程已經催生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僅以割草機品類為例,據保守統計:北美草坪總面積約在1.9~2.4億英畝之間,為了打理,光美國人每年就要購買近800萬台各類割草機,僅這項目支出就高達90億美元。
顯而易見,在鋰電化的浪潮之下,對於生來就出海的中國OPE企業而言,這無異於一座潛在的金礦。
但這個行業也不乏競爭對手,中國製造們迎戰的是美國Toro、日本Echo等公司,後者早已經在全球OPE領域制霸多年。
如何才能在巨頭林立的OPE行業分一杯羹?這是所有中國企業都要面臨的現實考題。
以格力博為例,曾經長期為巨頭進行貼牌生產,但在中國新能源產業興起的大背景下,憑藉17年的「精耕細作」,逐漸具備了挑戰國外巨頭的底氣與實力。
目前,格力博已經在中國、美國及瑞典設立了具有高度協同能力的專業化研發中心,全球研發及技術人員超過1000人,在電機控制及系統控制、電池包、電池充電器、智能及IoT等方面積累了一系列核心技術。
而有了強大的人才隊伍支撐,格力博一邊不斷塑造在電池包、無刷電機、智能控制器、充電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設計和製造能力;另一邊圍繞著鋰電池包為核心,打造了一個類似於「蘋果」iOS的生態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博創新性開發了從24V到82V等多個電池包動力平台,同一電壓平台的多款設備之間,電池包可以通用,消費者在購買多款公司產品後,可以實現電池包在不同產品之間的相互使用,顯著降低使用成本,增強品牌的客戶粘性和復購率。
作為行業龍頭的格力博,憑藉在海外多年來的深耕,形成了「C端+B端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構築了家用+商用相對完備的產品矩陣。
去年,格力博鋰電商用割草車OptimusZ在美國工廠正式實現量產並上市,該產品憑藉卓越的性能和品質,一經推出即獲得了大量專業客戶的認可。而這款寓意為「最好的」產品,有望在300億美元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成為公司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不僅如此,渠道重要性不亞於產品和服務本身。中國企業出海,渠道建設往往是繞不過的一道檻。反觀格力博通過全渠道覆蓋模式,打造優勢的客戶資源,成為了核心壁壘之一。
例如,格力博與北美和歐洲知名商超如Lowe’s、Walmart、BestBuy、Costco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為其提供公司自有品牌或商超品牌產品。
同時,格力博也積極開展線上渠道的合作,在主要電商平台上占據領先的品類市場份額。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格力博能夠充分覆蓋潛在目標消費者,提高產品銷售效率及銷售穩定性。
一組數據顯示,在美國新能源園林機械市場,格力博greenworks品牌產品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在美國電商平台Amazon,格力博greenworks品牌割草機、吹風機等多款產品常年位於「Best Seller」(最暢銷產品)之列,銷量及用戶口碑均保持市場前列,競爭優勢明顯。
在這場全面向「新」的變革中,勇立潮頭的格力博是中國製造趕超國外巨頭的一個縮影。整體來說,這些單打冠軍們積極搶抓OPE「油轉電」的關鍵機遇期,已經在業內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力。
近年來,伴隨著國內新能源產業鏈的越發完善,鋰電池電芯價格顯著回落,鋰電OPE以對標燃油的成熟產品力和持續降本的經濟性持續滲透,這給國產OPE帶來了多重β機會。
從國際市場來看,在北美,或者歐洲,環保理念愈加深入人心。政府政策層面出台嚴格的排放標準,導致傳統燃油OPE產品價格的攀升,市場競爭力也在減弱,鋰電化產品滲透率提升有望超預期。
以美國為例,早在2022年美國加州就宣布要在2035年後全面禁售燃油汽車,將零排放汽車銷量比例提升至100%,成為全美首個宣布徹底擁抱新能源汽車的州。
而在這個新聞出台的一年前,加州還簽署了一項法案,從2024年1月1號開始陸續禁止銷售小型燃油引擎的產品,這當中包含了發電機、除草機以及高壓清洗設備。
以格力博推出的第二代產品「擎天柱OptimusZ」商用割草車為例,業內人士透露,「擎天柱OptimusZ」最大的的競爭優勢,就在使用成本上。
與汽油動力商用割草車相比,「擎天柱OptimusZ」生命周期能夠為客戶節省1.32萬美元;與國外競爭對手的某款鋰電割草車相比,它在輸出功率、割草速度、爬坡能力方面均有明顯優勢,但2.7萬美元的售價,較競爭對手低了1.3萬美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5年電動工具、OPE市場規模或分別達到386億美元、324億美元,2020-2025年CAGR分別為5.9%、5.3%。
換而言之,海外燃油OPE市場的更新疊代,國產OPE企業將憑藉產品力優勢有望崛起。
一個更確切的信號是,在經歷了2023年下游零售商去庫存之後,進入2024年零售商主動補庫的需求開始逐漸顯現。
光大證券認為,對比2023年去庫情境下出口持續負增長,2024年出貨維持正增長的確定性較高。若美國降息周期啟動,房地產市場需求拉動下,OPE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補庫周期。
此外,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國內城市綠化、以舊換新政策,以及對碳排放的重視日益加強,園林工具油轉電的風口已經來臨。國產OPE也展現出了較高的成長性。
格力博就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遇,重新布局國內市場,先後參加上海五金展等多個展會;舉行了多場以「鋸風行動」和「春風行動」為名的網點布局行動,對多個省區進行拉網式地推,為經銷商打造標杆店鋪和進行品牌推廣,2023年國內總計開拓網點數超1000家。
通過這些舉措,格力博在國外和國內的勢能和影響力不斷累積,為未來發展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目前,格力博在手訂單充足,截2024年6月底在手訂單約7億元,去年同期約3億元,同比增長超100%。
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成長的紅利一定是共享的。未來,國內OPE廠商包括格力博、泉峰、大葉股份等市場份額和業績都將不斷突破,誕生多強格局。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不僅要把握β,也要尋找α。在這一輪新周期里,誰能充分受益,答案是不明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