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血鴻蒙」還有三關要過

2024-10-23   財經無忌

文 | 無銹缽 山核桃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

這是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端出「純血鴻蒙」HarmonyOS NEXT時的最大感慨。

所謂的「純血」也正是鴻蒙最關鍵的意義所在,終於擺脫「套殼安卓」的質疑,HarmonyOS NEXT的正式發布意味著鴻蒙如蘋果iOS一樣,自建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王國。

今時不同往昔。比起5年前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時的倉促亮相,5年後的今天,華為所面臨的局勢顯然已不一樣——消費者對國產手機的熱情、開發者的支持,讓「純血鴻蒙」成為了國產廠商在作業系統領域實現完全獨立自主的代表。

余承東自己也曾感慨:「鴻蒙用了十年長征,走完了歐美國家三十年才走完的路」。

但獨立之後,挑戰也隨之而來:在巨頭林立間,鴻蒙是能和安卓、蘋果「三分天下」,成為下一個劃時代的作業系統,還是隱入塵煙?對鴻蒙來說,新的挑戰才剛剛開始,還有三關要過。

1、誰來接入鴻蒙?

對鴻蒙來說,它所面臨的第一道關卡和必須要證明的命題是,有多少應用廠商願意上鴻蒙?

自鴻蒙誕生以來,應用廠商「一呼百應」的熱鬧已是常態。在今年6月21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面向應用開發者發布開發者Beta(測試)版的HarmonyOS NEXT,當時已有超1500個鴻蒙原生應用完成上架。

不到半年,應用規模翻了十倍。據華為數據,截至2024年10月20日,搭載HarmonyOS的鴻蒙生態設備已超過10億台,鴻蒙生態已有超15000個應用及元服務完成上架,且覆蓋辦公、社交、娛樂等18個垂直領域。

但熱鬧背後,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也在浮現。

一方面,滿足消費者大量長尾和高頻剛需的應用沒有接入。 從去年開始,華為就在積極接觸國內各大頭部應用廠商,在發布會上,如飛書、京東、支付寶、釘釘等廠商也成為鴻蒙的重點合作夥伴,被華為拉來站台。

除此以外,目前HarmonyOS也缺乏一批垂直領域的重要軟體供應商,如遊戲開發商的支持。

另一方面,鴻蒙所帶來額外的開發成本,怎麼降低開發門檻和應用廠商的工作量也是關鍵。 為此,華為也給出了流量扶持、現金激勵等手段,稱每年投入超過60億元人民幣用於激勵開發者創新,今年6月,據媒體爆料,華為也可能考慮將應用商店的佣金比例降至20%,低於蘋果30%左右的抽傭率,以「誠意」增強自身的吸引力。

不過,這些都是短期的「刺激手段」,站在應用廠商角度,他們顯然關注的是,鴻蒙的市場份額究竟能有多大? 而這又取決於接下來的兩個問題:多少消費者會選擇鴻蒙?多少設備會在未來搭載鴻蒙?

2、消費者會為純血鴻蒙買單嗎?

「鴻蒙不僅是做出來的,更是用出來的,接下來的幾個月,華為將攜手合作夥伴和開發者一起全力衝刺原生鴻蒙正式商用。」

這是一個月前的千帆會戰誓師大會上,余承東給所有用戶的公開承諾。

這意味著,對於鴻蒙的核心競爭力,華為內部一直有著清晰的認知:

好用即王道。

但考慮到開發周期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當前階段,鴻蒙還難以為消費者提供「超越安卓和iOS」級的綜合體驗。

此前也有媒體報道稱,由於原生鴻蒙生態尚未完善,Mate 70系列將大機率搭載雙框架系統,即同時支持原生鴻蒙系統和此前兼容安卓的鴻蒙系統,用戶可以在二者間自由切換。

這也意味著,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 當前階段鴻蒙所能給予的,仍然是情緒價值層面的「新鮮體驗」。

這也符合作業系統疊代的歷史規律。

畢竟,2008年首次面試的安卓1.0,僅僅只搭載了35款應用,同年推出的蘋果出應用商店App Store,也只有500個應用程式可供挑選。

任何一款作業系統從初創到成為主流,都離不開時間的催化。而在這一方面,首次問世便已接入超15000應用,甚至能夠流暢使用的「純血鴻蒙」,已經是行業內絕無僅有的「夢幻開局」了。

更何況,華為在這場發布會上,還保留了不少驚喜與期待。

相較於iOS、安卓、甚至HarmonyOS 4這些前輩,HarmonyOS NEXT的「後發優勢」正在圍繞各個方面展開,包括但不限於:

· 比4代鴻蒙更快

發布會公開的數據顯示,HarmonyOS NEXT可以實現整機性能提升30%、鴻蒙內核整體性能提升10.7%、續航提升56分鐘、運行內存節省1.5GB。其中,整機性能提升30%,幾乎相當於晶片工藝改進兩代所能達成的效果。

· 比iOS更開放

從高德地圖的滑動響應速度、到攜程的機票、酒店、火車票等頁面加載速度,再到微信拍攝時,對原生相機焦段的調用,越來越多APP在純血鴻蒙系統上,展現出了全新的優化邏輯。

相較於iOS的閉源特性,華為藉助鴻蒙系統所傳遞的態度,要更為開放和善意,例如向開發者提供作業系統的底層能力,與應用廠商共同探索系統和產品的更多可能。

很多媒體報道中都出現了一個細節:對於首批適配鴻蒙的廠商,華為都在技術層面給予了相當程度的支持,在部分需要圍繞鴻蒙程式語言「重寫」的APP上,華為也抽調了團隊去協助代碼的編譯與調試工作。

· 比安卓更安全

針對安卓系統上屢禁不止的流氓軟體問題,純血鴻蒙應用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不滿足安全要求的應用將無法在Harmony NEXT上架安裝及運行,從源頭解決流氓APP所帶來的一系列隱私泄露等問題。

不僅如此,在純血鴻蒙新版隱私安全要求下,禁止9大不合理用戶權限,從此前的訪問所有文件更改為由用戶選擇提供哪些文件可以訪問。對比安卓系統在安全側的一系列漏洞,新版鴻蒙無疑有著全面的升級優化。

上述優勢之外,不滿足於成為iOS和安卓替代品的「純血鴻蒙」,還進一步將目光瞄準了下一代作業系統指標,從「全場景互聯」和「原生智能」兩個維度,帶來了一系列突破成果。

綜合社交媒體反饋來看,上述二者雖然好評如潮,但由於缺乏生態氛圍和心智傳播,想要為消費者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還需要等待物聯網和AI兩大風口的進一步落地。

從這個角度來說,短期內,處於新生期的「純血鴻蒙」還難以做到為產品加分,而是更需要華為過硬的產品銷量,來為其托底。

3、鴻蒙生態亟需「招兵買馬」

從歷史維度來看,評價巨頭科技公司主導的作業系統創新,本質上仍然是一場回歸銷量的數據比拼。

即便昔日呼風喚雨的微軟的Windows Phone、三星的Tizen,經歷用戶的逐漸流失後,也難逃沉入歷史江河的悲劇結局。

成為轉瞬即逝的流星,還是引領下一個時代的作業系統,命運的抉擇權從來都不掌握在品牌手中,而是取決於市場和行業的態度。

而對華為和新生的純血鴻蒙來說,硬體側不斷走高的銷量,正是他們架構鴻蒙生態最大的底氣。

據華為給出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已超過10億台。作為對比,目前蘋果全球活躍設備數已超22億,安卓全球設備數則超40億台,儘管仍有差距,但這樣的成績已實屬不易。

這背後,離不開華為在智慧型手機、平板、汽車市場上的強勢回歸。

過去的2024上半年裡,華為在智慧型手機板塊一舉斬獲雙料冠軍:

出貨量達 2200 萬台,位居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一;

摺疊屏手機市場銷量同比增長 115.1%,出貨量占據摺疊屏領域半壁江山。

汽車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華為鴻蒙智行銷量約 20 萬輛,其中問界銷量同比爆增 679.5%。不僅如此,華為平板上半年出貨量同比增長 77% ,占 28% 的市場份額。

在手機、汽車、平板側,華為呈現出「火力全開」之勢,但由於缺芯等一系列產能因素,特別是華為的手機業務,國內增速預期有限。

眺望未來,鴻蒙生態迫切需要「新生力軍」的加入。

遺憾的是,無論是智慧型手機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在越發內卷的競爭格局下,構建「和諧」的友商氛圍,合作共贏仍然需要勇氣。

即便是真的有友商願意「上山入伙」,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華為,能否把握好公平的尺度,也是擺在品牌面前的一大考驗。

如余承東所言:「鴻蒙只靠華為做不成」。

但不論如何,鴻蒙最艱難的時刻已過去。眺望未來,難打的生態、體驗之仗剛剛開始,在祝福鴻蒙的同時,不妨也再給鴻蒙多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