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40年,這家中國企業在大健康產業的時代迴響

2024-07-26   財經無忌

文 | 無銹缽

1984年,是一個充滿機遇、變革和英雄的年份。

這一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27歲的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在這一年為中國奪得第一枚奧運會金牌。

歷史總是充滿著諸多巧妙的聯繫。

就在中國運動員從奧組委手中,接過金牌的同一時刻,在太平洋對面的泰國,一家由愛國華僑所創辦的企業掛牌成立。

彼時,這家名為「華彬」的企業,還是一家以旅遊、物流、國際貿易為主業的公司,但在之後的40年里,憑藉一款名為「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的明星產品在中國家喻戶曉。

在那個體育熱情、健康產業、綠色發展理念和改革開放精神初露崢嶸的年代,華彬集團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被打上與時代相關的烙印。

1、健康引領時尚

2024年7月1日,北京華彬生態園,一場別開生面的簽約儀式正在進行。

與會兩方分別是「為奧運喝彩」項目運營方和華彬文化基金會,雙方將攜手在未來推動體育文化公益事業的發展,共同為奧林匹克文化事業在中國的發展助力。

「為奧運喝彩」走進華彬系列活動啟動

事實上,成立四十年的華彬集團始終與奧運同行,在董事長嚴彬提議下,華彬集團先後成立了華彬奧林匹克發展基金和華彬奧林匹克運動俱樂部,而此次的「為奧運喝彩」項目與華彬文化基金會的攜手,也是致力於推動奧林匹克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6月23日至7月23日,奧林匹克文化藝術展在華彬生態園向公眾開放,6月27-30日,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132位優秀球員在2024華彬中國女子精英賽中一決高下;7月14日,以「為奧運喝彩·匯聚全民能量」為主題的「2024戰馬能量之夜」在廣東東莞舉行,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總裁彭濱、籃球明星和上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籃球愛好者齊聚籃球之城東莞,以民間籃球交流、潮流文化融合交流的方式為奧運喝彩。

「為奧運喝彩·匯聚全民能量」主題活動在廣東東莞舉行

這並不是華彬集團第一次同奧運結緣。

回首過往,1984年開啟的中國現代奧運精神啟蒙了一代代人對於建設中國體育大健康事業的熱情,也催生了中國紅牛所引領的功能飲料產業的火爆。

1996年紅牛正式落地中國市場,這一年時值奧運百年的紀念盛會,在中央電視台亞特蘭大奧運會賽事插播廣告中,國民記住了印刷著兩頭鉚足了勁的紅牛的「小金罐」。

可以說,中國紅牛品牌在中國落地生根與開花結果,與中國體育健康事業的發展同頻共振,而通過高水平的體育事件贊助和關聯活動,也讓華彬集團的「健康引領時尚」,成為體育與消費品融合最接地氣的理念。

時間撥回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早在2000年,董事長嚴彬就作為代表,將一份由66家企業和單位發起的支持北京申奧《倡議書》和簽名條幅,遞交給北京市政府;2001年,隨著北京申奧投票期臨近,在大運會舉辦前夕,中國紅牛贊助的北京摩托車代表團組織了一支聲勢浩大的「迎大運,助申奧」宣傳車隊;由華彬集團支持的大熊貓「文文」和「奔奔」,也在這一年作為奧運文化使者,正式對莫斯科市民展出,助力北京成功申奧。

2000年中國紅牛發起北京申奧聲援倡議書

此後,華彬集團同奧運,同中國體育健康事業之間的連接,也在時間長河裡不斷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中國奧運補齊參賽項目的「最後一塊拼圖」,是奧運女騎手劉麗娜騎乘華彬集團贊助的「華彬之星」戰馬,在香港賽場完成的;

中國高爾夫奧運獎牌零的突破,則是在里約奧運會,由華彬高爾夫代言人馮珊珊所創造;

中國的第一屆冬奧會,也有華彬集團的貢獻。2015年,華彬集團嚴彬董事長作為冬奧申委九位企業界代表委員之一,參與並助力北京-張家口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展現了中國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

同年,華彬航空開創冬奧要客飛行航線,於次年1月率先開設「北京-崇禮」航空專線,成為全國首家運營此條奧運專線的通航企業,助力2022北京冬奧會籌備與舉辦。冬奧會期間,華彬航空承擔了直升機應急保障的任務,支持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進行電視新聞轉播及紀錄片拍攝等工作。華彬生態園打造的占地20萬平米的滑雪場,吸引了超10萬人次的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

2022年北京冬奧會華彬航空直升機來往北京、張家口

從莫斯科到北京,從夏季到冬季,華彬集團與奧運的情緣跨越時空,也深刻詮釋了「華彬健康 引領時尚」的品牌理念。

與此同時,消費者也對華彬集團、中國紅牛的產品與服務給予了高度認可。2003年,中國紅牛市場年銷售額衝破10億大關;2012年,銷售額突破百億;2014年,突破兩百億;2015年,突破230億......

中國紅牛成為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市場奠基人和近30年繁榮的引領者。嚴彬也因此被業內譽為「中國功能飲料之父」。

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第200億罐紅牛下線生產

中國紅牛的蓬勃騰飛,也讓中國健康產業多了一張引領地方發展的「水經濟」名片,2023年7月8日,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第200億罐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產品下線生產,類似規模的生產基地,中國紅牛共有三個,放眼全國,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年營收達上千億元。

2、實業向新而行

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說,企業的發展,要找到時代的「板眼」。

如果說嚴彬抓住改革開放和中國飲料大發展的機遇,將紅牛飲料引入中國市場,塑造了如今中國紅牛的龍頭地位,是時代的「板眼」,那麼在同個時代,華彬集團則抓住的另一個板眼,無疑就是「綠色發展」,華彬生態園將6400畝荒灘改造成綠色園林,堪稱奇蹟。

華彬生態園曾經的荒灘舊貌

從20世紀90年代起,華彬集團就在北京昌平開展了近30年沙坑改造和苗木種植等生態修復工作,成功將這片昔日的6400畝荒灘成為一片綠化率達到99%的優美綠色園林。

在華彬生態園草坪上舉辦的民族馬術表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在「雙碳」風口下,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擺脫傳統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與生產力發展路徑,尋找具備高效能、高質量的先進生產力。而綠色發展,既是華彬集團的內在底色,也是這家企業通往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利器。

如今漫步華彬生態園,參觀者可以在其中欣賞世界各個氣候區的130多種植物,直接體驗和觸摸大自然。園區內陸續引入馬術、足球、冰雪、飛盤等健康時尚運動,開展了大量青少年公益文體項目。每逢周末假期,都會有許多家庭帶著孩子來到這裡打卡,體驗大美自然風光和休閒體育運動。

一直以來,華彬集團將綠色公益理念與奧運文化相融合,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融入推廣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踐當中。經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批准,坐落於北京華彬生態園內的尼克勞斯球場被列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高爾夫場地規劃範圍,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國際賽事承辦能力。

華彬生態園尼克勞斯球場

2013年,高爾夫名將馮珊珊在華彬LPGA中國精英賽中奪冠,並在華彬生態園種下了象徵勝利的「冠軍樹」。在2024華彬中國女子精英賽新聞發布會現場,華彬集團將她11年前親手種植的「冠軍樹」松針製成禮物贈予了馮珊珊。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雲南大理。在這裡,華彬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在海東荒地改造成了生態景觀多樣的華彬健康之都,帶動了當地綠色產業和文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華彬的生態健康產業還在積極走出去。無論是位於泰國曼谷的華彬東協健康產業園,還是對英國的三一廣場、溫特沃斯球場的保護性改造,都是華彬集團向綠而行,向新而行,引領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刻體現。

在食品飲料行業轉型綠色低碳的大勢下,華彬集團及中國紅牛很早就布下先手棋,通過能源管理和技術革新,積極轉型綠色工廠,發揮頭部企業的領頭作用。中國紅牛江蘇宜興、湖北咸寧兩個生產基地成功列入省級「綠色工廠」名單,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對常用能源進行管理和技術革新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取得了實效。

自動導引運輸車(AGV)在運送紅牛

在嚴彬董事長的帶領下,華彬集團2019年就提出了建設數字化智能製造工廠的戰略目標,讓傳統加工企業有一個全生產要素的提升。目前,中國紅牛湖北、宜興生產基地已基本實現了以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為基礎的產業升級和智能製造,通過5G網絡建設、5G+AGV系統集成建設和5G+車間智能化改造,將5G網絡建設與工業生產、物流等使用場景有機結合,實現工廠5G全連接的新生態,打造智能製造體系,實現工廠內「人、機、料、法、環、測」智能互聯。

3、交化交融互鑒

隨著水經濟的活躍、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著名僑領、愛國實業家嚴彬創建的華彬集團在改革開放浪潮中也快速成長為一家國際化、多元化的跨國企業。

如今的華彬集團業務涵蓋快速消費品、綠色大健康產業、戰略性投資產業、綠色金融等多個領域,累計創造產值近3000億元,納稅超過500億元,帶動社會就業崗位數百萬個。

回首過往,從早年間的商旅貿易業務,到活躍的水經濟,再到逐步成熟的綠色版圖,40年來,華彬集團不僅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的產品、更美好的生活體驗,也積極融入到區域經濟、社會各項建設工作中,並成長為在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40年的櫛風沐雨的華彬集團,不僅是中國經濟開放的參與者、見證者、受益者,也是誠信經營和共贏價值理念堅定的支持者和捍衛者,面對不確定性和挑戰,華彬集團上下都始終秉持著一個信念:「商業發展,最終都是誠信作橋樑,共贏贏天下。」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華彬集團予以積極響應,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多次表示,中國企業就要以中華文化為橋樑走出去,持續促進人文交流和民間相通,共建「一帶一路」,如今華彬集團正「俯身為橋」,以中華文化自信和「軟實力」建設為抓手,踏上新征程。

2011年,華彬文化基金會成立。圍繞聚焦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弘揚、國際文化交流和青少年教育培養三大公益主線,華彬文化基金會先後打造了「當東方遇見西方」「絲路之旅」「美麗中國」等公益文化品牌,累計執行公益項目180餘項,鑄就了中國商業向善和開放交流的一面美好旗幟。

華彬生態園舉辦的「當東方遇見西方」大型音樂會

在其不懈努力與推動下,「絲路之旅——『一帶一路』攝影展全球巡展」得以走進博鰲亞洲論壇、美國亞特蘭大卡特中心、金磚五國峰會等國內外重要會議,吸引了10萬多名觀眾參觀。

2023年,位於泰國曼谷的華彬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心的建成開放,標誌著中國企業華彬文化基金會在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泰國曼谷·華彬東協健康產業園

如今助力「為奧運喝彩」也是華彬文化基金會長期關注中國體育精神全球化傳播、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的寫照。

中國品牌離不開中華文化力量的滋養。家國情懷、實業報國是嚴彬一直堅持的理念,有利於國家、有利於民族和令消費者受益是華彬做事的初衷,這種情懷亦一直根植於華彬集團企業文化以及各品牌基因中。

「企業發展要將愛國熱情、報國情懷與國家發展的主脈搏結合在一起,不論是投資、做企業還是做公益事業。」這是嚴彬經常提起的一句話。

收購挪威高端水品牌VOSS,建廠湖北竹溪,設立「愛心傳遞」教育基金,華彬集團以家國價值和社會責任,擦亮國際品牌發展的底色,這個原本誕生在挪威的水品牌如今已煥然一新,成為中國企業打造國際品牌的典範。

VOSS挪威水源地伊夫蘭(Iveland)小鎮

從中國功能性飲料開創者,到大健康產業先行者,到東西方文化交流推動者,所勾勒出的,也正是一個中國企業和愛國實業家聚焦「家國情懷」的拳拳之心。

「一個品牌之所以能基業長青,不僅僅在於業務成功,更在於超越利潤的價值追求引領了時代潮流。」一位外國學者這樣解釋企業基業長青的奧秘。這恰好也是華彬集團在大健康產業激盪40年的時代迴響。

眺望未來,擦亮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色,凝聚中國品牌力量,華彬集團也將引領更多中國企業走上世界舞台。這個故事或許任重道遠,但一定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