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天天在水裡泡著,裸露的甲板炮如何防水,又如何操作?

2022-08-09     小解說娛樂

原標題:潛艇天天在水裡泡著,裸露的甲板炮如何防水,又如何操作?

潛艇甲板炮是早期潛艇發展史上重要輔助裝備,在一戰、二戰期間都發揮了大作用,在二戰末期才逐漸取消。存世如此之長,潛艇甲板炮也算得上火炮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支,不過這種武器的使用和維護與常規火炮有所不同。

潛艇甲板炮

其實幾乎所有的潛艇甲板炮都是以現有火炮改進而來,例如美軍的5英寸甲板炮,是從驅逐艦主炮改進而來,英軍6英寸甲板炮則是從輕巡洋艦主炮改進而來。

火炮改甲板炮其實並不算複雜,主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防海水腐蝕,以及潛艇出水面後如何快速有效的操作火炮。首先火炮自身的液壓復進結構本身就是密閉結構,因此不用過多考慮海水侵蝕以及水壓的問題,主要是炮管、方向調整結構以及光學設備。

潛艇甲板炮

炮管在炮口處準備一個用於氣密的塞子,在不使用火炮的時候,這個塞子需要艇員將它固定在炮口,以免緊急下潛時搞忘了,或者海浪導致海水進入炮管,它與炮閂一起完成對炮管內壁的保護。

火炮俯仰機構本身就是齒輪等機械結構,無法進行密封,只能由士兵經常塗抹帶有油脂和耐腐蝕物的保護材料,一般無戰事浮出水面時,艇員都需要經常檢查火炮的相關結構,該補漆的地方補漆,該補防護材料的時候也要及時補,避免齒輪等鏽蝕影響操作。

潛艇甲板炮

至於光學設備,就和狙擊手的瞄準鏡一樣拆下來就好,口徑過小的甲板炮直接用機械式瞄準具就行,它們對付的一般都是商船這樣的大目標,攻擊難度倒也不大。

甲板炮的使用相對來說更麻煩一點,以二戰德軍U艇上88毫米口徑的甲板炮為例,作戰時艇員們依次出艇,其中炮組3人,他們需要迅速的拆除炮口上的密封蓋,還要帶上抹布等東西擦拭火炮上的海水,然後再操炮準備作戰。

潛艇甲板炮

一些型號的U艇在甲板上有一個小型的水密箱,內部存放數枚炮彈,可供炮組及時開炮使用,潛艇的主彈藥庫在指揮塔下方,彈藥由艇員們接力傳遞出去,對口徑較大的甲板炮而言可不是件輕鬆事,88毫米的甲板炮彈藥重約14千克,長度也在1米左右,而德式105毫米級別甲板炮彈藥重23千克,這些彈藥在狹窄的潛艇內搬運可不輕鬆。

當然還有少量其他形制的甲板炮,如舒爾庫夫潛艇則是少數帶有炮塔的潛艇,艇員們可以在炮塔內操作,炮口處是液壓動作的密封蓋,艇員們無需出艇就能作戰。

潛艇甲板炮

儘管甲板炮維護、操作看似簡單,實際上慌亂的戰鬥中仍然避免不了出錯,發生的炸膛事故中,主要原因是士兵們過於緊張,忘記取下炮口處的密封蓋。

潛艇甲板炮

甲板炮作為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只要嚴格按照標準去維護它,一般都能保持完好的戰備狀態,不過它的存在對潛艇的潛航產生了較大的阻力,不利於高速潛航,當魚雷可靠性提高、流體力學認知的進步,潛艇開始向水滴型等造型演變,甲板炮已不再需要,二戰後設計的潛艇已經放棄這一設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45bc0334913f011b48382570c631e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