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咖啡」!上海咖啡論壇落幕,現場有哪些新觀點?

2023-05-29     咖門

原標題:「重新定義咖啡」!上海咖啡論壇落幕,現場有哪些新觀點?

最近幾天,大半個咖啡圈都匯聚在上海。

昨日(5月26日),一場專屬咖啡人的行業聚會在上海虹橋品彙圓滿落下帷幕。

上海咖啡產業高峰論壇現場,Tims天好咖啡、麥咖啡、挪瓦咖啡……行業頭部和新銳品牌齊聚,帶來一整天的高密度輸出。其中,產品創新、年輕人喝咖啡、中國咖啡模式,成為了當天現場的熱詞。

他們在現場具體分享了哪些內容?一起來回顧!

20+分享嘉賓,高密度輸出

關注「咖啡新機會」

5月26日,由上海市委宣傳部等單位指導,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主辦,上海國際咖啡認證中心及咖門等機構共同承辦、晨非食品冠名的「上海咖啡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虹橋品彙圓滿落下帷幕。

行業一線頭部和新銳品牌匯聚一堂,緊貼當下行業熱點問題,通過10餘場主題分享、2場圓桌對話,共同探討中國咖啡市場的正在發生。

1、新市場:增長的最大動力,來自咖啡連鎖

近兩年,中國咖啡市場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如果用一個字來總結,那一定是「新」。

現場,咖門合伙人湯迪在致辭中表示,來到新咖啡時代,新產品不斷被開發,新模式不斷被探索,新增量不斷被激活。

咖門合伙人湯迪

如今的咖啡市場的模樣,是由市場的實踐者、參與者、變革者共同繪就的,市場正在發生變化,有變化就有機會。

Tims天好中國營運長夏淵,分享了《深耕中國 打造規模連鎖咖啡》。他認為,既然要深耕中國,就要在中國做一個非常長遠的、以自營為主的國民咖啡。而國民咖啡背後,一是價格親民,二是便利性。

挪瓦咖啡創始人郭星君從品牌自身出發,現場分享了打造品牌競爭力的思路。他提到,從目前的需求來看,中國咖啡市場還處於窗口期,這意味著整個中國咖啡市場存在非常大的增量空間。

而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背後的動力引擎來源於連鎖的咖啡品牌和咖啡門店,除了獨立的、有特色的咖啡館或者咖啡品牌,增長最大的動力來自於連鎖的咖啡業態。

挪瓦咖啡創始人郭星君

2、新客群:「早咖午茶」成為新一代的生活方式

走入日常,是咖啡近年來在中國最大的變化,咖啡也逐漸成為年輕群體的社交硬通貨。

在本次論壇中,上海金拱門食品有限公司高級總經理羅偉從品牌視角,分享了《如何用一杯咖啡連結年輕人》。

羅偉表示,當我們想要了解當下年輕人對咖啡態度的時候,有兩個關鍵點值得關注,一是,咖啡有沒有體現出顧客的情緒價值;二是,咖啡有沒有體現出場景的橋樑。

咖啡生意並不容易做,所以更要關注如何用產品連結到客戶群體,打造貼近年輕人的品牌人設,用一杯有態度的咖啡,讓高品質的手工咖啡成為觸手可得的生活日常。

在新消費論壇環節,捌比特咖啡創始人闞歐禮、復星創富投資有限公司風險合伙人莊偉元,永璞咖啡創始人鐵皮、角樓咖啡副總經理王曦、熊爪咖啡創始人王湉、當刻咖啡創始人胡溪桓、北極光創投合伙人吳峰,共同探討了如何做好年輕人的第一杯咖啡,如何做年輕人持續喜歡的咖啡品牌。

餓了麼副總裁、新服務研究中心主任張瑞東

在分享《現制咖啡數字消費趨勢洞察2023》時也提到,從趕時髦到咖啡續命,年輕消費群體已逐步養成喝咖啡的習慣,咖啡消費逐漸滲透到年輕人的日常,「早咖午茶」成為新一代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趨勢洞察的分享,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3、新產品:開啟上新競賽,中國品牌重新定義咖啡

咖啡市場規模不斷擴容,咖啡產品也開始了上新競賽。口味、包裝、營銷等多方向的變化,為咖啡行業注入了更多生命力。

青島晨非食品創始人唐建,在現場分享了關於新咖啡賽道爆品邏輯的思考。

他認為,中國咖啡品牌重新定義了拿鐵,甚至重新定義了咖啡,不斷突破的產品邊界創造了中國新咖啡的畫像,口味的帶來的愉悅感,是消費者復購的理由。

唐建分享了關於爆品邏輯的思考

他還表示,現制飲品的包容性和靈活性,離不開供應鏈端的支撐,當前端創新枯竭的時候,來自原料供應端的啟發將激發靈感,前端的競爭,最終會演變為供應鏈實力的角逐。

在新產品論壇環節,雲南精品咖啡社群&莊園聯社負責人陳單奇、中石油崑崙好客咖啡聯合創始人楊富強、Seesaw Coffee營運總監葉飛、S.O.E Coffee創始人魏凌鵬、Something For 咖啡創始人/CEO李文靜、TAG 泰閣咖啡創始人王政,共同暢聊現階段的咖啡產品該有怎樣的堅守與突破,共同探討了如何界定創意咖啡產品的邊界。

4、新業態:咖啡融合新茶飲,中式咖啡正在崛起

近兩年,越來越多茶飲品牌開始跨界咖啡,茶飲品牌的入局,為咖啡市場帶來了更成熟的商業思考。

作為茶飲店較早布局咖啡賽道的品牌,CoCo都可/咖啡主理人張仲侖從茶飲角度對咖啡現狀進行了拆解分析。

CoCo都可/咖啡主理人張仲侖

目前咖啡增量的產生,很大一部分來自非咖啡愛好者和初級咖啡愛好者,運用新茶飲的思維,開發出更多符合茶飲用戶喜好的咖啡飲品,能有效降低用戶喝一杯咖啡的門檻,透過拉新茶飲用戶,從而轉化成咖啡用戶。

美團外賣商家營銷部總經理周思銳在進行咖啡外賣趨勢與消費者洞察的數據解讀時也提到,在咖啡外賣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消費日常的同時,要把握風味咖啡機會,抓住茶飲賽道中可滲透的人群做增長。

把握風味咖啡的機會,抓住新的增長

茶飲與咖啡的融合發展,不僅是口味上的驚喜,也是咖啡本土化的創新。7分甜、輕醒咖啡創始人謝煥城在現場分享了《中式咖啡的探索與崛起》。

在他看來,中式咖啡的崛起是必然的,中式咖啡離不開「花、果、茶、奶」四大元素,正如咖啡在來到中國以後,加入椰奶才有了如今的生椰拿鐵。咖啡是世界的,也是中國的,中國人需要自己的咖啡品牌。

7分甜、輕醒咖啡創始人謝煥城

5、新模式:找到差異點,紅海之下必有藍海

咖啡賽道走向商業化、規模化,各個區域的連鎖咖啡品牌,都快速擴大規模。

從雲南跑出的四葉咖創始人李俊偉以品類創新為原點,分享了品牌的差異化路徑。他希望通過充分發揮原產地優勢,做出讓所有年輕人都喜歡的中國咖啡,讓所有人都喝得到的好咖啡。

四葉咖創始人李俊偉

憑藉賣出「極致性價比」走紅的三立方創始人劉思強來帶了《誕生在上海的「5元咖啡」》主題分享。

上海目前的行業競爭格局,可以用「內卷」來形容,入場需要勇氣,需要智慧,更需要堅持,找到與自己相匹配的生態,才能儘早從紅海競爭轉向錯位共生。

三立方創始人劉思強

來自華東的黑馬品牌比星咖啡創始人吳彬彬從品牌發展角度,分享了他的突圍思路。

吳彬彬認為,做品牌一定要有沉澱,有沉澱才有爆發。

至於能否打破規模化的瓶頸,一是取決於商業模式、渠道、開店方法,二是定義什麼品牌,觸達用戶的心智,三是產品與價格帶。比星咖啡之所以可以快速衝刺到100家店,是在速度、質量與品牌建設上做好了平衡。

比星咖啡創始人吳彬彬

現場受聘,一同見證「新國標」

行業若想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隨著咖啡賽道不斷擴容,企業對咖啡師人才標準化的要求愈來愈高,對咖啡師技能水平評價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咖啡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發布後,企業在用人的選擇上、在對員工的評判上,有了更權威的標準。

隨後,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委託,上海市技師協會承擔起《咖啡師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訓教程》的編寫工作,並由上海市技師協會咖啡專業委員會落實完成。

在該教程編訂工作進入尾聲之際,主編、主審的受聘儀式,也在本次活動中正式舉行。相關部門領導親臨現場,向《咖啡師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訓教程》的主編、主審頒發聘書。

作為主審人之一,咖門創始人路文兵也在現場正式接受了聘書

這不僅關乎咖啡師的未來,也助力了咖啡品牌企業發展。

《2023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

在現場正式發刊

此外,論壇現場,由虹橋國際咖啡港、美團、第一財經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研究撰寫的《2023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正式發刊。

上海市技師協會咖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副秘書長、虹橋國際咖啡港特約顧問亓超傑對《2023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進行了專業解讀。

從產業上下游趨勢、消費需求變遷、品牌經營打法、典型城市發展案例梳理等多個維度,全面剖析了咖啡宏觀、供應鏈情況、以及行業展望。

更多精彩,來看現場圖回顧

這場屬於咖啡人的專業聚會,圓滿落下了帷幕,但這並不是終點。

我們看到了咖啡人的熱情與咖啡賽道的火熱。咖門作為行業長期觀察者,未來將與咖啡人一起,走進屬於中國咖啡的新時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30cb0535f85353231fecdfcd97a68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