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單叢」,單店月營收30萬,廣州跑出一個小眾新品牌!

2023-11-20     咖門

原標題:只做「單叢」,單店月營收30萬,廣州跑出一個小眾新品牌!

只做小眾茶飲,也能做出名堂。

最近,我關注到廣州有一個「專做單叢」的茶飲品牌:COTX茶月山(文中簡稱茶月山),每年僅上新3~4次,卻款款熱賣,20平小店單靠外賣月營收達30萬。

目前,茶月山已拓店28家,不少門店登上當地熱門榜,會員達到了10萬+。

這個品牌,做對了哪些事?

「專做單叢」

20平小店月收達30萬

第一次關注茶月山,是因為廣州朋友的曬圖推薦:「一周至少三杯,每款都好喝」。

打開大眾點評,看到這個品牌有20多家店,10家都在當地茶飲熱門榜單上,評論區里一片好評。

但真正引起我好奇的是,茶月山「專做單叢」的產品定位

先看菜單。涵蓋純茶、果茶和奶茶,20多款單品,均以「單叢」為底(有些會少量拼配其他茶葉,但單叢占主導),單價在15~30元/杯。而且配料公開,標明了單叢的品類,讓人一目了然。

再看風味,無論是奶茶還是果茶,單叢茶的茶感都很強。我點了鴨屎香工夫奶茶和番薯香工夫奶茶:

  • 鴨屎香工夫奶茶,選用辨識度極高的高山鴨屎香單叢,頂部有一層芝士奶蓋。入口有一股特有的自然蘭花香味,香氣濃郁持久、潤喉回甘;
  • 番薯香工夫奶茶,則選用潮州市鳳凰鎮蜜蘭香春茶,帶有明顯的甘薯香氣,口感特別。

而且,店內推薦使用三品管,茶湯流速變慢,讓單叢的香氣在口腔停留的時間變長,突出茶感。

產品單叢定位清晰,門店環境也處處縈繞「潮汕文化」,讓人印象深刻

  • 小小的明檔窗口上,寫著「老爺保賀」的紙袋很顯眼,朋友說這是潮汕方言中「神仙保佑」的意思。
  • 奶茶杯借鑑了潮汕傳統的工夫茶器皿,自行開模設計了蓋碗杯蓋,還專門定製了印著「潮汕」字樣的杯套,打卡屬性拉滿。

當天現場等茶的客人不算多,來往的多是提著奶茶袋子的外賣小哥。

和店長聊天,我得知這個門店以外賣為主,每天營收能達到1萬多,一個月有30萬+。

創始人之一陳匯倫告訴我,茶月山創立於2019年,定位小眾精品茶飲,第一家店開在廣州的一個創意園內,疫情期間只做外賣,每天能保持3000元的營收。

經過4年的沉澱,他們積累了大批粉絲。截至目前,已在廣州、佛山等地開了28家門店,且集中在新一線城市。

陳匯倫透露,未來會進行跨區域開店,北上廣是首選,也會嘗試一百平以上的大店,今年11月底,將在廣州開一家120平的大店。

「專做單叢」的茶月山,是如何在擁擠的茶飲賽道被人記住的?

做透一個小品類:

年上新3~4次,每款都當爆款打

「市場上的同質產品太多了,把品牌光環掩住,消費者根本喝不出是哪家的。」

在聊天中,陳匯倫不止一次提到,他們做的是小眾茶飲,為了讓品牌跑出來,做出產品差異至關重要。

具體茶月山做了四件事:

1、圍繞潮汕文化,做透「單叢」這個品類

茶月山最大的特色,是20+款產品,幾乎全部選用「潮汕單叢」單一茶底。「有的單品會用到拼配茶葉,但單叢一定是主導。」陳匯倫說。

我了解到,茶月山選用的單叢茶葉,由研發團隊統一採購,單價超過200元/斤,嚴格把控儲存時間、及投放到門店的時間,保證風味最佳時期進入門店。

為了方便顧客了解產品的品質及特點,茶月山在菜單和點單小程序上,為每款單品都配上了「說明書」,直觀展現茶葉產地、小料來源、飲用風味,還貼心附上飲用禁忌。

此外,為了更好的體現潮汕文化,產品還特地搭配了一些潮汕特色的食材小料:清心丸、海石花、普寧的梅子等。

2、年上新3~4次,每一款都當「爆品」打造

不同於大部分飲品品牌的高頻上新,茶月山年上新僅3~4次,粉絲經常在評論區里「催上新」。

而每款單品上架,都要經歷層層測試評選。陳匯倫透露,研發團隊從不遵循季節或者時令食材的上新原則,而是根據品牌調性進行靈感碰撞,且每期新品都有特定主題。

比如最新的是「中國工夫抹茶」,因為抹茶的製作很花費功夫,陳匯倫認為這跟茶月山的品牌調性相契合。

口感方面,抹茶的前調微澀,搭配高山鴨屎香,增強了尾調的回甘,相得益彰。讓人驚喜的是,產品里點綴了鹽芋絲碎碎,進一步豐富提升了口感。

雖不設主打產品,但在評論區里能看到,幾乎每款單品都有一大波「死忠粉」,同款產品一周甚至能點3~5次。

3、瞄準小眾群體,做好私域服務,年會員增長10萬+

「很多人喝不慣單叢,也喝不慣濃茶,這直接屏蔽了一批消費者。」陳匯倫說,但反過來,能接受小眾茶飲獨特味道的那批消費者,復購和黏性不會低。

茶月山品牌成立四年,幾乎沒有進行過品牌營銷動作。

但他們很重視對私域群體的維護,針對美團上每一條差評,都會一一解釋、解決,速度和態度不輸頭部品牌。

這或許是品牌最好的營銷。今年茶月山所有門店更換收銀系統,整理數據才發現,不到一年,已經沉澱了10萬+會員。

4、一店一景,塑造品牌調性

雖然有共同的潮汕元素,但茶月山每個門店的裝修風格都不相同。

比如廣州東山口店,整個店面都用杜邦紙裝飾,特別設置了發光燈箱可供消費者塗寫,增加互動。

而珠江新城店更特別,店面位於寫字樓下,全部用黑色覆蓋,遠遠望去就像寫字樓下的一個小房子,一眼吸睛。

「堅持一店一景,每個門店主題不同,除了在視覺上吸引人,還體現品牌的靈魂和調性。」陳匯倫說。

先做好「一部分人的生意」

然後等待風口到來

今年的飲品市場,頭部品牌開啟「萬店之爭」,區域品牌發起「千店衝擊」。

在陳匯倫看來,茶月山本身做的就是小眾人群的生意,生存環境更為嚴峻。

但從另一個角度,茶飲產品同質化愈加嚴重,這對於聚焦細分品類的品牌來說,也是機會。

於是,茶月山在今年持續擴店的同時,潛心打磨產品。

一方面,拒絕價格內卷,穩固品牌調性,進一步提升原料品質。陳匯倫透露,下一步會將奶基底「卷上去」,選用價值更高的奶製品。

另一方面,按季度進行產品上新,不捲速度卷出品,側重做復購。

「頭部品牌們教育了整個奶茶群體,但也有部分消費者會選擇更適合自己,更具差異化的產品。」

像茶月山這樣的品牌,找到適合自己的土壤,做好一部分細分人群的生意,也不失為一種成功。

如陳匯倫所說,「做好自己堅持的,等待風口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3314f7b3f87b956c29a10fb1352ed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