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的重要性
雞一生的生長,育成期(青年雞)階段也尤為重要,育雛期為整個雞群打好基礎,那麼育成期就是順著基礎完善構造。如果把雞群的生長比喻成建房子的話,育雛期就是打好地基,育成期就是蓋磚裝修了,牆蓋不好,那前面基礎再好也是個爛尾樓,所以育成期對雞群後面的生產性能影響也至關重要。
我們看下面的圖,雞群生長發育示意圖。
育成期主要是雞群體重的控制、性器官發育的一個過程,為了讓雞群達到體成熟和性成熟一致。16周之前主要指標是體重均勻度和體重達標,避免雞群體重增重大起大落,應平穩增重與標準曲線平行或者一致。
雞群發育評估
雞群發育的評估我們有很多方法,如體重計算法、換羽觀測法、胸型評估法等,從胸型評估法來說的話:
這一階段12周之前,胸型應控制在2分型達到70%以上,3分型30%左右;16周3分型要達到60%以上,2分型40%左右,往後逐漸的胸型增大。
胸型評估分數如下圖:
如果胸型超過標準或低於標準,那麼說明我們飼養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大家可以根據原因逐一排查。
雞群發育不達標原因分析
1、給料過多或過低,雞群所獲取的能量、蛋白等超過它所需要量或者不足。
2、飼料配方不合理。
3、雞群數量不準確,如報表上雞數是9000,但是實際數量只有8800,按照標準料量60g,你還給540Kg的話,實際每隻雞吃到61.4g料了,持續下去雞群就偏肥了,偏瘦則反之。
4、輸料設備本來就不準確,多下料或者少下料或者下料不均的現象。
5、如果有分欄的話,欄與欄存在串雞的現象,造成每欄雞數不準確。
6、人員操作問題,分布料的時候出現問題,料沒有轉完或者多喂,最大的問題就是員工操作,甚至有偷加料的現象。
7、疾病因素,疾病因素會嚴重影響雞群的採食量,從而影響雞群的生長發育,如腺肌胃炎、呼吸道感冒、寄生蟲等。
育成期除了料量、體重的控制,還有很多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如大量的防疫工作、分群工作、挑雞工作、混群工作等等。
育成期是影響後期生產性能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還有很多我們需要注意的細節性工作,下一期我們聊聊具體的育成期細節工作及注意事項與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