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大多數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事情,但是如今新房難求,大多數人就選擇了二手房,購買二手房大多都是通過中介了解,但是在買賣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被中介套路了,不然被坑的一定是你,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正規的二手房交易包括如下幾個環節
雙方達成購房賣房意向
買賣雙方建立溝通渠道,買方需要看房、買賣雙方初步洽談價格、付款方式、交房日期、了解房屋整體現狀及產權,要求賣方提供合法的證件,包括房屋所有權證書、身份證件及其它證件。
買賣雙方查檔
買賣雙方共同向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管理部門要查驗有關證件,審查產權,對符合上市條件的房屋准予辦理過戶手續,對無產權或部分產權又未得到其他產權共有人書面同意的情況拒絕申請,禁止上市交易。
簽訂契約
如賣方提供的房屋合法,買賣雙方協商房屋價格、定金、首期款、資金監管、貸款申請時間、贖樓費用、過戶申請時間、稅費支付方式、交房日期、租客情況、佣金的支付時間及比例、違約責任,確定這幾大要點後,買方即可簽訂購房合同,繳納定金,買賣雙方簽訂至少一式三份房屋買賣合同。
辦理立契手續
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根據交易房屋的產權狀況和購買對象審核批准後,交易雙方才能辦理立契手續。
按揭貸款申請
買方支付首期款到按揭銀行資金監管帳號,買方及擔保公司與銀行簽訂資金監管協議及相關文件,買方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銀行同意貸款後出具貸款承諾書給買方(一般銀行直接通知擔保公司),約7~8個工作日左右。
繳稅過戶
按揭辦理下來後,將合同交到房管部門產權交易相關辦事窗口,拿受理單。憑受理單到農稅繳納相關稅費,拿契稅完稅證。購買二手房要交納的稅費主要有包括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契稅、教育費附加等。交完稅後,賣方再將房屋過戶給買方,辦理產權轉移過戶手續。
交房
買方領取房屋所有權證、付清所有房款,賣方交付房屋並結清所有物業費後雙方的二手房屋買賣合同全部履行完畢。交房一般就涉及物業、水電、有線電視、燃氣等交接,如果房產內部還有家具家電,還要核實清楚是否有被更換或搬走,最終業主才交鑰匙,正式完成交易。
關於二手房交易的注意事項
房屋產權是否明晰
有些房屋有好多個共有人,如有繼承人共有的、有家庭共有的、還有夫妻共有的,對此買受人應當和全部共有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如果只是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買受人與其簽訂的買賣合同未在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一般是無效的。
交易房屋是否在租
有些二手房在轉讓時,存在物上負擔,即還被別人租賃。如果買受人只看房產證,只注重過戶手續,而不注意是否存在租賃時,買受人極有可能得到一個不能及時入住的或使用的房產。因為我國包括大部分國家均認可「買賣不破租賃」,也就是說房屋買賣合同不能對抗在先成立的租賃合同。這一點在實際中被很多買受人及中介公司忽視,也被許多出賣人利用從而引起較多糾紛。
房屋面積是否準確
核實「房屋所有權證」標明的面積數與實際面積是否一致,考慮地段、環境、價位與房屋結構、格局、採光條件以及物業等問題,包括建築面積、使用面積和房內的實際面積,產權證上一般標明的是建築面積,最保險的辦法是測驗量一下房屋內從牆角到牆角的面積,即所謂地毯面積。
土地情況是否清晰
二手房中買受人應注意土地的使用性質,看是劃撥還是出讓,劃撥的土地一般是無償使用,政府可無償收回,出讓是房主已繳納了土地出讓金,買受人對房屋享有較完整的權利;還應注意土地的使用年限,如果一個房屋的土地使用權僅有40年,房主已使用十來年,對於買受人來說是否還應該按同地段土地使用權為70年商品房的價格來衡量時,就有點不划算。
福利房屋是否合法
房改房、安居工程、經濟適用房本身是一種福利性質的政策性住房,在轉讓時有一定限制,而且這些房屋在土地性質、房屋所有權範圍上有一定的國家規定,買受人購買時要避免買賣合同與國家法律衝突。
單位房屋是否侵權
一般單位的房屋有成本價的職工住房,還有標準價的職工住房,二者土地性質均為劃撥,轉讓時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再者,對於標準價的住房一般單位享有部分產權,職工在轉讓時,單位享有優先購買權。買受人如果沒有注意這些可能會和房主一起侵犯單位的合法權益。
中介公司是否違規
有些中介公司違規提供中介服務,如在二手房貸款時,為買受人提供零首付的服務,即買受人所支付的全部購房款均可從銀行騙貸出來。買受人以為自己占了便宜,豈不知如果被銀行發現,所有的責任有可能自己都要承擔。
合同約定是否明確
二手房的買賣合同雖然不需像商品房買賣合同那麼全面,但對於一些細節問題還應約定清楚,如:合同主體、權利保證、房屋價款、交易方式、違約責任、糾紛解決、簽訂日期等等問題均應全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