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魏用李悝盡地力,為強君",這是一次劃時代的事件,中國漫長的變法圖強歷史,便從這裡開始。
李悝的變法,對後世影響深遠,商鞅、韓非無不受他影響,他編纂的《法經》首次提出了重農重法的治國理論,成為了封建王朝最為重要的治國方針。
亂世英雄
李悝的名氣相對於法家其他那些代表人物來說,不算太大,但是如果沒有李悝這個人的創舉,便也不會有後來法家學派的興盛。
戰國初期,諸侯爭霸進入了更殘酷的階段,曾經的一代霸主晉國分裂成韓趙魏三個國家,天下的局勢變得比以前更加混亂,諸侯之間的統一兼并成為不可阻擋的大勢,這種時候,正是李悝這種人才施展才華的機會。
李悝的伯樂是魏國的國君魏文侯,由於史料記載有限,今天的我們已經無從得知在被魏文侯提拔之前,李悝是一個怎樣的人,據說他的師父是曾子的兒子曾參,儒家的弟子如何成為法家的擁護者,這是一個謎,但是李悝的法學思想,非常超前。
魏國,以及當時很多諸侯國都面臨著一個問題,貴族專權亂政,使君權受到了嚴重的壓制,這自西周流傳下來的制度,已經不適用於戰國。貴族權力過大會帶來什麼後果,魏國比誰都清楚,三家分晉的教訓足夠深刻。
廢貴族,起官僚,這是李悝提出的變法之策,這在當時的時代十分難得,今天的我們對於封建官僚制度只當尋常,但李悝當時的提出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大刀闊斧變革一個國家的根本,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想到的。
這個變法之策得到了魏文侯的支持,當時的魏國也的確是人才雲集,具有充分的變法條件,李悝,,西門豹,樂羊,這些優秀的人物幸運地生在了同一個時代的魏國,李悝的變法很快就如同星火燎原之勢席捲了魏國。
法家之學
在這一期間,李悝完成了著名的法家著作《法經》,這本書成為了法家的奠基之作,後世的商鞅去秦國的時候,便帶著一本《法經》,韓非子著書立說時,也參考了法經,可以說李悝之後所有的變法派,無不受到《法經》的影響。
所以也有人說,商鞅可以算做李悝的弟子,儘管他們可能並不認識,但是商鞅在秦國變法時大量參考了李悝變法的內容,例如重農抑商,而由商鞅頒布的《秦律》也是仿照《法經》,結合了商鞅自己的理解編寫而成,商鞅是李悝思想最好的繼承者,李悝的思想改變了魏國,也改變了秦國。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法經》這本珍貴的典籍失傳了,後人已經無法看見這本珍貴的來自戰國的法學啟蒙,只能通過各類史書記載來推測《法經》的內容,其中最有力的參考就是商鞅和韓非子兩個人的著作,《韓非子》中大量的內容就是脫胎於《法經》,當然流傳到韓非子的時代,法家思想比李悝時代已經更加成熟,所以韓非子的許多思想已經是李悝的"加強改良"版本。
《法經》流傳下來的一些制度,已經具有了現代法律的雛形,例如保護個人私有財產,保障農民的權益,廢除貴族世襲制等等。
其中最有意義的一項便是廢除貴族世襲制,這是中國古代史中的第一次,也為奴隸制度敲響了喪鐘,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重要的轉折點,李悝是第一個研究出這種轉變的人,這一舉措不僅讓當時的魏國得到了一大批賢才,更是打破了貴族的光環。
中國與西方很大的一點不同是,我們的國家儘管歷史悠久,卻很少出現那種大貴族,相對於血統的高貴,"白手起家"更得到人們的崇拜,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的祖先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不再信奉貴族的力量,這種思想上的轉變,正是從李悝變法開始的。
傳之後世
自從李悝頒布新發令之後,貴族的權利大為削弱,地主階級登上政治舞台,甚至一些平民奴隸階層,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戰功或其他方面的才能得到破格提拔,整個國家的政治力量突飛猛進。
除此之外,李悝變法確立了農民的重要地位,在李悝頒布的法條中,用了極大的篇幅去保障農民的利益,這一點在商鞅變法中也被完整的繼承。對於一個國家,尤其是時刻面臨戰爭的國家,土地和糧食是重中之重,如果任由土地兼并、穀賤傷農,則會傷及一個國家的根本,所以李悝不惜一切代價去"重農"。
而《法經》的出現更是意義非凡,這是世界上早期的成文法典之一,從此之後,法度統一,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成為了有法可依的事情,儘管《法經》還沒有實現完全意義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對於打破貴族特權,保障法律法規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自李悝變法之後,魏國國力大增,迅速開始擴張,其中遭受打擊最大的便是秦國,因為魏國國力強盛,秦國屢屢戰敗,竟然從戰國初期一直被魏國打壓了幾十年,才開始反超,這與人們心中那個戰無不勝的秦國相差甚遠,直到商鞅這個法家另一重要人物的出現,秦國才開始崛起,而商鞅使用的,也正是李悝傳下來的思想。
變法圖存,富國強兵,這樣的做法幾乎在戰國七雄之中輪番上演,唯有改變,才能生存,唯有更徹底的改變,才能一直在戰火之中屹立不倒。有人評價,魏國的幸運是擁有李悝,可魏國的不幸是只有一個李悝。
人才不可得,像李悝這樣的人,或許是萬中無一,以一人之力,改一國之命運,這樣的傳奇故事並不多見,只是李悝卻已經隨著漫長的歷史,漸漸被遺忘,成為了法家一個模糊的影子。
但同時他也是一個不滅的傳奇,也許今天的人們已經不記得歷史上存在過一個叫做李悝的政治家,但是我們如今看到的法律,卻處處都有他的影子,肉身死去,但思想不滅,一份偉大的精神遺產,可以讓一個人的印記永遠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