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剛過半,飲品圈「頂流」位置輪了個遍,中醫館的酸梅湯竟意外出圈。
前幾天,大批年輕人湧進了中藥館,在浙江省中醫院,網友網購酸梅湯的訂單,擠爆了醫院的伺服器。
#中醫館打敗奶茶店#的相關話題衝上熱搜,小紅書、抖音上全國多個城市掀起了去中藥房配酸梅湯的熱潮,有的中藥房裡還配上了奶茶、藥膳。
年輕人徹底迷上「新中式養生」,茶飲店能不能抓住這波機會?
起猛了
中醫館開始賣奶茶了
「沒想到打敗奶茶店的竟然是中醫館。」
最近,中藥版酸梅湯爆紅,「花十元去找中醫配酸梅湯」、「中藥房版酸梅湯」等話題一度登上微博平台熱搜,引來超過5200萬網友圍觀。很多博主曬出拿著配方走進藥房「抓藥」的經歷,僅花費很少的價格,就能收穫一份酸梅湯原材料。
而在浙江省中醫院,由於這幾天網購酸梅湯訂單太多,甚至一度擠爆了醫院的伺服器,據悉,因單量暴增,院內酸梅湯處於斷貨狀態。
浙江省中醫院發微博訂單供應不足
網友們跟風打卡,並在網上分享自己的「配方」,評價意外好喝。
「睡眠不好的還可以用酸棗仁桂圓煮水喝。」
「健康衛生,讓中醫文化煥發生機。」
「味道好極了,已經做了三次,加點冰糖口感絕了。」
年輕人的中醫養生血脈「覺醒」,全網都掀起了去中醫藥館酸梅湯的熱潮。不少中醫館抓住此次出圈機會,推出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新中式養生法」。
有的中醫館,酸梅湯熬好後還能要求加「兩分」糖,拿捏年輕人少糖的心理。
河南鄭州的某家中藥房在酸梅湯的基礎上升級,將新中式養生玩出了花樣,不僅推出了推出了養生湯、養生奶茶,還創新餐飲推出了健脾、減肥的養生餐等,每天都有大批年輕人排隊購買。
鄭州東濟堂中醫館,圖源來自小紅書博主@我是袁大發(備婚版,已獲授權
揚州蘇北人民醫院中藥房,聯名揚州本土茶飲品牌井井茶推出兩款健康茶飲:荷葉蓮子芯茶與玉竹梨花飲,兩款茶飲上市後得到追捧,讓不少年輕人感慨,奶茶真的可以「美味與健康兼得」。
從酸梅湯到中藥奶茶,這屆年輕人徹底迷上了新中式養生,這對於茶飲界來說是不是個機會?
年輕人迷上「新中式養生」
背後至少有3個原因
酸梅湯一直存在,為什麼最近中醫館酸梅湯的爆火?究其原因,在以下幾點:
1、極致的性價比,守住了年輕人的錢包
浙江省中醫院被賣斷貨的酸梅湯,一帖算下來才1塊錢,甚至還能刷醫保卡。相比較於10+元、20+元一杯的奶茶,性價比高到離譜。
有網友說,一副藥材能出三袋酸梅湯,合下來一袋酸梅湯8.4元,甚至比最平價的奶茶還要划算。
同仁堂,圖源來自小紅書博主@椰絲球兒,已獲授權
這極致的性價比,對於年輕人來說,毫無抵抗之力。
2、健康養生正中下懷,貼合時下需求
中醫看病,自有流程,哪怕只是想開一副酸梅湯。
去中醫院開酸梅湯,首先要接受醫生望聞聽切,隨後還會根據身體狀況開方子配藥,身體狀況不適的,可能還喝不上酸梅湯,點單流程直接把健康價值拉滿。
很多網友評論,喝酸梅湯喝出了儀式感。
鄭州東濟堂中醫館,圖源來自小紅書博主@我是袁大發(備婚版,已獲授權
更何況,一鍋煮下去,純天然無添加,具有獨特的草本藥物配方,對健康有益。
3、輕量化的「新中式養生」,與年輕人更搭
在當下高速運轉的生活方式之下,懶、方便、快捷,成了年輕人養生需求的關鍵詞。
中藥房抓酸梅湯,不僅可以在線上開方郵寄,還能到店裡代煎、裝袋帶走,網友評價「太省事了」、「足不出戶就能喝到酸梅湯」,這一系列動作和年輕人碎片化的養生習慣更加適配。
3、傳統養生,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潮」
隨著現在工作節奏的加快,「保溫杯泡枸杞」不再是專屬中老年人,養生成了當下年輕人的潮流「剛需」。
2023年,中藥茶飲在中國茶飲市場上異軍突起,中藥奶茶、熬夜水、養生奶茶開始出現。
傳統中藥飲品「新中式化」,類似於酸梅湯、小吊梨湯,是年輕人新中式養生的標誌性組合,看似混搭卻實用。
而隨著酸梅湯的爆火,中藥茶飲再一次活躍在大眾的視野,小紅書上關於「養生茶飲」、「養生奶茶」、「養生茶」的筆記達到80多萬,除了酸梅湯的配方,中藥奶茶、中醫館美食更是在網絡上火了一個遍。
健康養生,也成了茶飲圈不能忽視的話題。
新中式養生爆火
茶飲店該如何借鑑?
此次酸梅湯的爆火,一批中藥奶茶店、養生茶飲再一次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梳理下來,有兩點值得借鑑:
一是,做「中藥聯名」、創新場景,打造養生的氛圍感。
上文提到,揚州蘇北人民醫院中藥房聯名揚州本土茶飲品牌井井茶,推出兩款健康茶飲,很受當地消費者歡迎。
而江蘇有一家叫百草間的奶茶店,一進門就能看到,點餐檯的背景牆設計像極了了中藥鋪藥材柜子,讓人感覺似乎是走進了中藥房,在「朋克養生界」順利出圈。
二是,借鑑酸梅湯的爆火,用「高性價比養生」做突破口。
中藥版酸梅湯最先在浙江省中醫院躥紅,1.34元/帖的價格,引得無數人在網上下單,熱搜當日線上訂單接近7萬帖,3天訂單量超過20萬帖。
這在「養生奶茶」專門店,是很難實現的一個數據。
我觀察到,世面上不少「養生奶茶」的價格並不低,性價比並沒有讓消費者為之買單的衝動。
拿我長期關注的幾個養生茶飲品牌來說,有的單品價格在18~28元不等,很容易陷入一種「拼口味沒有優勢,拼價格更沒有優勢」的狀態。
借鑑酸梅湯爆火出圈,做性價比養生,也許是一個值得參考的路徑。
客觀來講,養生飲品的局限性很明顯。添加了中藥或者其他養生配料,註定了它在口感上的發揮空間有限。
但當養生成為年輕人剛需,它也就成了值得飲品店持續關注的「小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