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渴望春天的到來 | 平話·春節即景

2020-02-11     平話小先生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


這個庚子鼠年,註定會讓我們永遠銘記。


武漢疫情爆發之後,全國上下都憂心忡忡。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我們度過了一個最冷清的春節——不再擔心父母的逼婚,不再發愁親戚的串門。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宅在家裡,躺在床上,為社會做貢獻。



而與此同時,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地奔赴一線,為了打贏這場「戰疫」而前赴後繼。



城市的街道一天比一天冷清,每個人都戴上了口罩。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今年春節似乎比以往要來得漫長。2020平話年味畫卷,在這個特殊的庚子春節,與你分享平話編輯們的新年 宅家 故事。


在留言區,也希望你能寫下你的春節故事,與我們分享。



撰文=嘟嘟


春節總是被渲染得溫馨熱鬧,實則不然,今年疫情蔓延,尤其如此。不過除了漫天飛的新聞,其它於我而言似乎也沒有多少差別。


奶奶是山東人,小時候每到春節,她會炸很多麵食、蒸很多花捲、包很多餃子。等它們出了鍋,我就捧著去串門,樓上樓下跑來跑去,到鄰居家裡換他們的東西吃。


後來房子拆了、鄰里散了、奶奶走了。



爺爺獨自一人住進了舒適的新房子裡,可我家在福州沒什麼親戚,於是春節成了全年最冷清的節日。


再後來我去了遠方,回家的時間屈指可數,春節聯歡晚會就成了我每年最期待的事之一。它是全家人都會坐在一起看的電視節目,因此成為了我心裡關於團圓的寄託。



春晚倒計時的時候,成長在南方的媽媽,會給來自北方的爸爸煮一碗水餃,等爸爸放完鞭炮。


這是我有記憶以來,爸爸第一次沒有等到零點吃水餃、放鞭炮,可能是因為晚上喝多了酒,也可能是由於他日漸衰退的精力。


大年初一跨過零點到來的時候,除了窗外的鞭炮響聽不到任何聲音,陽台上只能看見一片灰濛濛的煙,媽媽指著陽台上一盆乾枯的舊玫瑰花枝說:


「你奶奶走了之後花沒人照顧,居然都成這樣了。」


奶奶種的花


第二天一早我睜眼前聽見爸爸和媽媽聊天:「又新年了,沒想到一轉眼我都五六十歲了,總覺得好像才剛大學畢業。」


2020年,不僅是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年,農曆年裡生肖也回到了新一輪的起點。那些時間裡看似尋常的事物,從未在原地停留過。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撰文=二子


今年過年回家與往年一樣,推開家門,桌上依舊擺放著一盆鮮綠的水仙。



「你們福建漳州的水仙最有名,那是全國最好的水仙。」這句話我爸每年都會重複。他說這句話時,重音落在「最好」上,我聽這句話時,重音落在「你們」上。


回家沒幾天,因為我媽要做個小手術,就陪著她一起住進了醫院,我們在醫院認識了同病房的王奶奶。



王奶奶今年八十多,滿頭的白髮,高中學歷,愛乾淨,孤獨。


臘月二十九的下午,窗外飄著小雪,室內的暖氣片子熱得燙手。王奶奶坐在病床上,抬著眼皮,望向窗外,被子重重地壓在她瘦弱的身板上,那被子就像從未有人使用過一樣,連被角都極為平整。



就在那個下午,王奶奶給我和媽媽講述了她平淡無奇的一生:


念完高中的她本可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卻因為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弟弟,提早擔起了家庭的重擔。也許是因為習慣了照顧人,臘月二十五下午,老太太拖著一把老骨頭在家剁排骨,可手不聽使喚,排骨沒剁開,自己食指反倒被剁掉了一半。


血流不止,淌了一地。


「你說奇不奇怪,那血啊,怎麼摁都摁不住!」一個人得多堅強,才能如此雲淡風輕地描述自己的病痛。


手指沒了半截,只想著自己止血,不曾想著去醫院,因為在老人看來,去醫院就是給兒女添麻煩。



比這次更堅強的,應該她眼睜睜看著小兒子去世的那個下午。小兒子走的那天,窗外也下著小雪,她鍋上還燉著肉。


「從進醫院到出醫院,前後還不到四個小時,就這麼快,我的兒就沒了……」王奶奶眼眶紅了又紅,卻不見眼淚。


她平靜地講述著過往的人和事。


但我和媽媽都知道,她心裡盼著這雪能早點停,二兒子一家也能早點回家過年;她盼著自己能早點出院,別大過年的再給兒女們添麻煩;她盼著親手帶大的孫子能來醫院,看看自己,哪怕是管她要錢;她盼著自己能活到九十歲,能一直照顧那不爭氣的大兒子。



大年三十,王奶奶和媽媽一起出了院,我們互道:「平平安安,過個好年!」


正月初一,我家的水仙花沒有如期開花,也許它不是最好的福建漳州水仙。


撰文=小王


從福州回家後,我不會想到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再也沒有出過家門。


最後一次出門,是1月21日。就在前一天,鍾南山院士告訴了我們新冠病毒有明顯的人傳人跡象,呼籲我們戴上口罩。於是第二天,我和同學上街打算買一波口罩,結果當然是全部售罄了,然而當時的街道上卻鮮有戴口罩者。


無奈回家,家裡的長輩們都覺得我們大驚小怪。他們依然是照常地串門打牌,準備年貨。與緊張兮兮的年輕人相比,長輩們都顯得格外從容,仿佛這場風波立馬會平息。


大年三十,我們一家人和往年一樣,圍爐吃年夜飯。父母還是不聽我的勸告,照常出門走親戚。而我則和同學取消了聚餐,第一次在家看完了完整的春晚。



外面的煙花一陣又一陣地響起,「或許疫情馬上就能控制住吧。」我心裡也如此地想著。



然而情況一天比一天嚴重,鎮上終於發出了通告,要求人們儘量不要外出,出門要戴口罩。小區、村口也開始有人把守,長輩們終於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


原本每年春節都熱熱鬧鬧的閩南民俗活動全部停辦,父母也決定今年初二不回娘家走親戚了。一家三口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聊聊天,這樣的場景已經好久沒有出現過了。



好不容易從網上淘到的口罩也終於到了,父母出門買菜也都乖乖地戴上了口罩。我也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活在手機里」了,每天刷刷微博,看看微信群,看著感染人數日益增長,不知道這場戰疫何時才是個頭。


微博上,微信群里,憋壞了的網友們個個都成為了段子手,亦或是雲監工。



還好這是一個有網際網路的時代,讓我封閉的生活不至於平淡乏味。


大家都在「苦中作樂」,大家也都在同心抗疫。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家都在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撰文=咩子

母親生於鼓嶺嘉湖,帶著我度過了大半幼年時光。


作為避暑地,春寒料峭時節總是人煙稀少,驟降的溫度和濕潤的空氣都宣告著這裡是距離市中心十三公里、海拔六百多米的山區。



從前,嘉湖於我而言,就像是「而無車馬喧」的人間仙境。


如今,在疫情的濃雲籠罩下,嘉湖更像是錢鍾書筆下的「圍城」。進村的路口早已封死,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打了個戰慄,揮手指引試圖上山的非本地車輛返回。


村民們向來不怎麼下山,瓜果蔬菜和雞鴨魚肉總是自給自足,並未受到什麼影響。



山間陽光正好,空氣里飄著幾縷乾燥的木質香氣,常綠植物仍然一門心思地綠著,四處是閒雲野鶴的氣息,仿佛離山下總是很遙遠。



舅舅是廚師,家中的年夜飯總是由他掌勺。他十分講究食材的完整和菜肴的擺盤,甚至連盤子也精緻不已。


於我而言,每年最期盼的莫過於一碗「太平燕」,即扁肉燕。福州人常把去殼鴨蛋與肉燕同煮,因鴨蛋在福州方言中為「鴨卵」,諧音為「壓亂」,有平安之意,因此稱作「太平燕」。吃前先放鞭炮,充滿了儀式感。


一碗「太平燕」下肚,我忽然想到,在這個靜謐而特殊的新年裡,保持理智和冷靜,及時自我保護,又不影響他人,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只願萬物早日更新,舊疾速速痊癒,人間滿是太平。


撰文=歡歡


對於福建人來說,傳統節日的標誌就是各種祭祀。從小家中雖重視這些儀式,但節日的氣氛卻並不濃烈,飲食上也並不鋪張,十分之清心寡欲。節日於我而言,基本只是個符號。


作為一個資深宅女,這次假期無法出門對我的影響也幾乎為0,所以和許多人相比,我的日常其實乏善可陳。


除了睡眠時間和熬夜時間比平時長,工作、讀書、聽網課,刷劇、發獃、看綜藝,做飯、煮奶茶、做家務……平時在幹啥,假期還幹啥。



與往常不同的是,和大家一樣,打開微博「隨時隨地發現新生氣」。以及,發現自己真的年紀大了,連續熬夜突然開始引發唇炎和脖子過敏。你的年齡,身體會告訴你。Oh,多麼痛的領悟。


2020年有個荒誕的開頭,這次不太尋常的假期,憂慮和悲傷裹挾了每個人。相比於許多身在風暴中心的人們,可以較為安心呆在家中的我們已經十分十分幸運。希望每個誠實勇敢的人都平安幸福。



我們手拉手做渺小的人類。


撰文=夾子


我是一個對節日冷感的人,平時春節也不走親戚,大年三十的晚上和長輩一起去村頭的廟裡燒香是僅存不多的過年儀式感之一。


廟裡的戲台。這照片是以前拍的,現在戲也不是年年都唱了,圖裡的戲曲演員在抖金元寶,大家都往前湊,討個好彩頭。


我們這兒的習俗是家家戶戶都要燒一支大香,老人家會用毛筆在紅紙上寫下全家人的名字,然後把紅紙貼在香上祈福。每一年,寫字的八仙桌都被人們圍得里三層外三層,老人家寫得不疾不徐,必須得把每一個字都寫好看了才願意寫下一份。孩子們等得無聊,就在廟裡的戲台邊玩捉迷藏。


寫字的八仙桌。


廟裡還有一架小電視,負責守廟的老人們一般都在這兒邊打橋牌邊看春晚,每年的春晚倒計時,我都是在這架小電視邊流著淚看完的,流淚不是因為感動,完全是被手上的香熏到的。


廟裡的小電視。


今年廟裡冷清得很,偌大的一個廟裡,還不到十個人,大家都戴了口罩,互不交談,燒完香便匆匆離開了。路邊的麥當勞還亮著燈,送外賣的小哥剛裝好一箱外賣準備出發,保潔阿姨戴著口罩在拖地,餐廳的燈暗了一半,整個餐廳除了他們之外只有一桌客人,看起來是一家四口,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漢堡。


門外,江西燒烤攤還堅持營業著,面上的烤串擺得整整齊齊,看起來今晚沒什麼生意。疫期人們的警覺性高了,生意自然也不好做了。老闆拿著手機在看春晚,面無表情,也不知道他覺得今年春晚好不好看,可能看睏了。


回家的路上拿出手機刷微博,信息流里是鋪天蓋地的與疫情相關的微博,然後時鐘就走到了零點,煙花把夜晚照得亮如白晝,20世代就這麼開始了。



屬實是太魔幻了。我覺得我是個NPC,活在某部科幻小說的開頭。


互動一下

跟我們聊一聊

你的春節故事吧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留言區等你!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Yc6NXABjYh_GJGVSw0L.html
















你也還沒睡?

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