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的清明節:一顆菠菠粿,軟糯清甜化春心

2020-03-31     平話小先生

"

春分後,氣溫漸暖,萬物甦醒。

曆書中,記載著春分後十五日,清明時節,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氣清景明,萬物皆顯的自然法則。

而此時,一種外披春意,內餡香甜,在《隨園食單》中,被袁枚描述為「搗青草為汁,和粉做團,色如碧玉「的時粿——清明粿,便是自然饋贈給人們的一味時令美食。

菠菠粿,則是福州最傳統的清明粿。

"


•••


清明前後,福州小雨淅淅瀝瀝,像是有道不盡的秘密藏在雲朵里。

在街道上滿是自行車的年代,在東街口還沒有天橋的年代,在福州城西門外的一戶人家裡,幾個小孩巴巴地守在一口大鍋前,眼睛眨都不眨,快要把那冒著白氣的鍋給望穿了。

老林家剛出鍋的菠菠粿


這時,一個指甲縫裡夾雜著綠色汁水的大人走了過來,他的大手在空中扇了兩下,便揭開了眼前這塊實木鍋蓋。孩子們瞬間被白色的水蒸汽包住了,一股清香的甜味撲鼻而來,撥開重重水氣,只見蒸籠里坐著幾顆排列整齊的墨綠色菠菠粿。

這,便是老林對菠菠粿最初的記憶。


老林家花生餡菠菠粿


等到十幾二十歲時,除了吃,他已經可以給爺爺打下手了。采菠菠草,推磨、磨漿,捶搗菠菠草,揉捻粿皮……每一步,都是他跟在爺爺身後學會的。

做菠菠粿,也就成了林家世代延續的清明節習俗。


老林家的菠菠粿


福州人在清明節前製作菠菠粿的風俗,據考大約是在清乾隆後才興起的。


在南宋梁可家所寫的一部郡志類著作《三山志》中,有關於福州清明節習俗的相關記載:「州民踏青,東郊尤盛,多拾野菜煮 ,謂之菜 ,亦唐人杏粥、榆羹之意也。」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五月


如今,福州人依舊遵循著祖先們留下來的清明習俗。在這一天,人們除了祭祖掃墓、緬懷故人之外,還會與家人一起,踏青游春,品味時粿。


相比於農耕時代,我們如今的生活與自然日漸疏遠。但沿襲祖輩的生活智慧,特別是在吃的智慧上,人們似乎從未與自然分離。

千百年來,人們早已掌握了自然的秘密。人們能夠根據節氣的變化,創造出只屬於這個節氣的時令美食。而菠菠草,便是自然饋贈給福州人的時令禮物。


在福州,每到清明前,窗前屋角或是隨便一處濕冷的地方,都會長出一種開著小黃花的野草,它總能在不經意間提醒著你,快到清明節,做菠菠粿的時間了。


菠菠草

這種草的學名叫做「鼠麴草」,老人們也稱它為「厝角草」,意思就是長在屋角的野菜。而清明前後,便是鼠麴草長勢最旺盛,口感最嫩的時候。所以用它來做清明粿再合適不過了。

煮過捏成團的菠菠草

與江南一帶清明粿所用的艾葉不同,菠菠草的柔韌性更強,粘黏度也更好,所以制出來的粿皮也就更有嚼勁。這也使得菠菠草成為福州人心目中正宗清明粿的標誌之一。


老林家的蘿蔔絲餡


菠菠粿的另一個秘密則藏在餡里。一口富有嚼勁,油光可見的蘿蔔絲內餡,是每個福州人對菠菠粿最初的味蕾記憶。


老林家的菠菠粿


絲絲分明,晶瑩透亮的蘿蔔絲,加上些醇厚的豬油,在糖分子的輔助下,在熱鍋中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而這其中,豬油算得上是點睛之筆,它能賦予任何樸素純白的食物豐腴肥厚的滋味。

經歷了98年下崗潮後,老林便成了林家菠菠粿的第三代傳人。老林說,這做菠菠粿並不是什麼難事,你就是聽一遍做法都可以自己做。但是為什麼很少有人做呢?無非是因為過程繁雜太累的關係。

老林


老林家的門面,從爺爺父親輩的小三輪車,到今天的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塊牌子,就沒超過兩平米。在這塊三代人固守的方寸天地里,不變的是人們對於傳統食物的情感。

老林正在包菠菠粿


在老林的眼裡,他的一年,是由過年的年糕、清明的菠菠粿、端午的粽子、七月三十的[米時]構成的。除去這些,剩下的時間他都會到各處走走。南平的桃源洞、三明的甘露岩寺、重慶的雲陽龍缸……哪裡有山有水他就去哪裡。


老林


今年清明用的菠菠草,就是他和朋友去福州郊區的山野農田裡采的。還有今年他創新的新口味——雪裡紅菠菠粿,也是他和朋友在武夷山遊玩的時候,得到的靈感。

老林愛吃愛玩的性格,讓他的菠菠粿相比於父輩做的更加貼合現代福州人的口味。



在製作粿皮的原料中,除去傳統的大米和糯米,他又加入了第三種米——粳米。經過多次的嘗試,他發現這種三合一的做法,能夠讓粿皮在保持q彈的同時不粘牙,還能夠保持粿皮外表美觀,頂部不會塌陷。

老林家菠菠粿粿皮


老林家賣得最好的口味,當然還是福州人最愛的蘿蔔絲餡。而最耗工的也是蘿蔔絲,首先要把買回來的干蘿蔔絲,浸泡在水中,讓它吸飽水分;然後要瀝干其中多餘的水分,準備炒制;


老林家的菠菠粿


再將提前熬好的豬油取出,放入熱鍋,喚醒豬油的活力;最後加入芝麻、白砂糖和其他調味品,翻炒至金黃,即可出鍋。

粿皮和內餡準備好後,就可以上手包了。老林說:「總有人嫌我家的粿子大小不均,但這也沒法子,你手工做的,手捏下去是大是小,都是一次性的,沒個標準,都是靠自己的手感了。」

老林家的菠菠粿有五種口味:花生、八粿、雪裡紅、蘿蔔絲、芝麻


我想這應該也是菠菠粿的魅力所在,純天然的墨綠色中,夾雜著草本的纖維質感。這讓它的質樸和粗糙,在當下這個充滿標準化的工業文明中,顯得十分珍貴。


但其實菠菠粿帶給我們的,遠不止於此。


它的存在,提醒著生活在鋼筋水泥里的我們,比尋找味蕾記憶、追求熱度網紅、享受美味更重要的,是感知四時、親近自然的能力和願景。


杏花樓|沈大成|真真老老|知味觀|來伊份

五芳齋|新雅|九禧


盒馬&喜茶聯名款


貓山王限量版


盒馬&喜茶聯名款


杏花樓


地址:鼓樓區西洪路老福洲旁

營業時間:08:00-22:00


地址:鼓樓區烏山路烏山苑2座1號

營業時間:06:30-20:00


地址:台江區南園路19-2號

營業時間:07:00-22:30

地址:台江區廣達路76-5號

營業時間:10:00-20:00


地址:鼓樓區烏山路35號茂泰大樓10號店

營業時間:08:00-18:0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o0lUXEBrZ4kL1Vii58q.html
















你也還沒睡?

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