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搞事,茅台在焦慮什麼?

2023-10-10     筆記俠

原標題:瘋狂搞事,茅台在焦慮什麼?

內容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責編| 若風 排版| 五月

第 7751 篇深度好文:5524字 | 15 分鐘閱讀

內容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責編| 若風 排版| 五月

第 7751 篇深度好文:5524字 | 15 分鐘閱讀

商業思維

筆記君說:

「茅台快把自己玩成料酒了」,一位網友發出感嘆,緊接著,千萬網友發出感嘆。茅台被驚訝的網友架上熱搜,怎麼回事?

茅台左手聯名,右手自營雙管齊下。低價衍生品迅速泛濫。

先從與瑞幸聯名開始,推出「醬香拿鐵」。時隔12天後又與德芙聯名,酒心巧克力上線。

自營冰淇淋門店初步全國化。啤酒生產線即將重啟。

去年,茅台市值2.17萬億元,貴州省GDP為2.02萬億,一家企業的市值與一個省的GDP不相上下。

今年,茅台實現營業收入695.76億元,平均每天賺近2億,每小時賺820萬,每分鐘賺13.7萬,這速度基本等於國家印鈔機的每分鐘印7.2萬元的兩倍。

而茅台酒作為茅台的「拳頭產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稀缺奢華的象徵、是面子、是「社交殺器」。

主營產品國民認可度極高,「巨無霸」企業茅台。為什麼「像瘋了一樣」,快速推出低價衍生品?

茅台,是哪根筋搭錯了嗎?

一、衍生品太多,

「奢華稀缺」的品牌調性被極速稀釋

聯名與自營的衍生產品太多,原本產品的稀缺性被快速稀釋。

先從與瑞幸聯名開始。9月4日,當天上線的「醬香拿鐵」,憑藉茅台強大的品牌號召力疊加瑞幸強大的渠道力,單日銷量超過542萬杯,銷售額突破1個億。

目前看來,茅台與瑞幸的聯名,可以算是今年國內最成功的品牌營銷案例之一。

嘗到甜頭之後的茅台,食髓知味,加快了聯名的步伐。

9月16日,時隔12天後茅台聯名德芙的酒心巧克力,上線即售罄,想買只能找「黃牛」。

再說自營,基本上有兩大板塊,冰淇淋和啤酒。

去年5月19日,全球首家茅台冰淇淋旗艦店開業。今年5月29日,茅台冰淇淋已經完成「初步全國化」。

其門店已遍及全國31個省市區,京東、天貓、抖音等線上平台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相較於茅台的冰淇淋業務,暢通無阻般就基本鋪好了全國銷售渠道,茅台的啤酒業務則顯得一波三折。

早在1999年茅台就開設了啤酒業務,2000年開始,茅台斥資2.4億從德國引進了啤酒生產線,並立志做高端啤酒,「啤酒中的茅台」。

但是這條業務線,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直到2014年,茅台下定決心,基本上放棄了啤酒業務。

而現在,茅台的啤酒業務要「死灰復燃」了。

去年茅台新投資了貴州茅台酒廠集團啤酒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100%,認繳金額5412.86萬元人民幣。

基本上等於宣告了茅台啤酒的「卷土從來」。

料酒是啥?做啥菜都能放點,有去腥增香的作用。煮肉、燉肉放點去腥;炒蔬菜放點顏色好看,價格也才十幾塊一瓶,廉價又百搭。

咖啡、冰淇淋、巧克力各式快消品,茅台瘋狂的打上自己的標記。相較於自身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價格,這些衍生品幾十塊錢就能買到。

「奢華稀缺」的茅台現在正朝著「廉價百搭」的方向「狂奔」,被網友感嘆「架上熱搜」,不稀奇。

那麼,茅台為什麼要這樣干?

二、白酒市場費力不討好,

茅台尋找第二曲線

有這樣一種情況。這次考試,你考了99分。但是你並不滿足,下次想要衝擊100分。

於是乎,你付出了10倍於考99分時的努力,去衝擊100分。但結果呢?

你只考了98分,不進反退了。

這種現象叫做:邊際效用遞減。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會面臨這一狀況。對於企業來講,投入的成本與收益是有最大利潤點,此時再加大投入,結果往往是「費力不討好」。

2022年上半年,我國白酒行業的市場份額占比前六位分別為:貴州茅台16.77%、五糧液12.00%、洋河股份5.50%、山西汾酒4.46%、瀘州老窖3.39%、古井貢酒2.62%。

茅台已經占據了白酒行業的頭把交椅,成為了該行業的天花板。

但這個天花板還不夠高,但位於第二名的五糧液「咬的很緊」,用力跳一跳說不定還能「摸得上天花板」。

茅台沒有處於絕對安全的地步。

在這種形勢之下,茅台需要破局,繼續將差距拉大。那要怎麼做呢?

降價?不可能。

「稀缺尊貴」的產品屬性是茅台酒最大的優勢。

同質化競爭?不可能。

茅台只生產醬香型白酒,況且五糧液在濃香型、清香型白酒市場深耕多年,占盡了先發優勢,有很多忠實用戶,品牌粘性太高。

茅台在白酒市場已經做到了極致,但想要一家獨大的可能性不大。接著投入成本,很難取得較大的增長。邊際效應遞減現象在茅台身上展現。

2016年至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從1358萬千升下降到671萬千升,總產量連降6年。

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也從2018年的1445家,下降至2022年的963家。

但位居頭部的6家白酒企業,卻迎來了增長。2022年的總銷售額高達2244.83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21%,總利潤914.08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28%。

這意味著,白酒行業供大於求,沒有新增量,導致存量市場零和博弈,進而馬太效應加劇。

原來這桌子上有10個饅頭,並且每天都會新增10個饅頭。我們10個人都可以吃飽。

你說你胃口大想要多吃一個,要搶我的,那我就象徵性抵抗一下,小打小鬧後就給你。

因為我知道每天都有新饅頭,這些饅頭夠我們所有人吃飽。

可是,新增的饅頭越來越來少,不得不消耗桌子上固有的饅頭。如此一來,胃口小力氣小的人就會被餓死。

直到最後,只剩兩個人,而桌子上只有1個饅頭。那要怎麼辦?

誰不吃誰餓死,只能打的頭破血流。

「新增的饅頭」就是增量,產能過剩意味著需求少了,沒有增量。

「桌子上的饅頭」是固定的,早晚會被吃光,這是存量。

「能吃到饅頭的人」只能是胃口大力氣大的人,這是馬太效應。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白酒市場,茅台應對市場的最優解就是另尋賽道,尋找第二曲線。而茅台不斷推出年輕化產品、觸達下沉市場,意在於此。

三、企業想獲得指數級增長,

要找到第二曲線

什麼叫第二曲線?

首先,第二曲線不是對第一曲線的改良,而是開啟新的曲線。

企業的發展都要經歷一個從「起始期」、「成長期」到「成熟期」、「衰敗期」的生命周期,其運動軌跡被稱為「第一曲線」。

而為了能夠實現持續發展,避免衰敗,企業需要在高峰到來之前,開闢一條新道路,這條道路發展的軌跡被稱為「第二曲線」。

通常,大家理解的創新是漸進式創新,我們把它描述為第一曲線,沿著第一曲線的漸進式創新,可以帶來10%甚至百分之幾十的增長。

但是,只有第二曲線創新才能帶來10倍速的增長。

那麼怎麼尋找第二曲線,我們分為四個板塊來講:創新、戰略、競爭、組織。

每個模塊中會有3個思維模型,一共是12個思維模型。下面,我們先就4個模塊中的部分思維方式,與你共享。

1.創新:用新產品,破壞過氣業務

增長可以分為兩類:企業級增長和市場級增長。

福斯特通過研究發現,那些所謂「基業長青」的企業,98%都會被市場遠遠地甩在後面,市場的長期整體增長,總是會超越這些企業級增長,成為最後贏家。

市場的整體增長速度高於個體,甚至高於最優秀的個體,根本原因是一雙「看不見的手」在起作用。

市場級增長的秘密,在於用創新企業破壞老舊企業,有效的資本市場會毫不留情地把老舊過時的一切淘汰出局,呈現出「開放式增長」態勢。

我們反觀企業,企業是由人組成的,不可避免地有人性的弱點:企業重感情,對未知的風險存在天然的畏懼。

所以,當主營業務與新興業務發生衝突時,絕大多數企業無法像市場一樣淘汰自己,它們會選擇保護老舊的主營業務,放棄風險未知的新興業務,從而偏向「封閉式增長」。

企業級增長和市場級增長的區別,啟示我們:企業要敢於破壞自己過氣的業務和產品。

當過氣的A產品和新興的B產品之間遭遇非連續性時,企業要毫不猶豫地把資源投向B產品,大膽地「破壞」過氣的A產品,切不可再將資源不斷地傾注於A產品。

——阿里巴巴就是如此。

阿里巴巴興起於To B業務,甚至將此塊業務單拆赴香港上市;此後,阿里巴巴找到了第二曲線——To C的淘寶。

當C端市場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與B端市場發生了較為激烈的資源競爭時,馬雲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淘寶,為此不惜將舉國聞名的阿里B2B國際事業全盤打散。

茅台遭遇的情況也大致相同。在白酒行業,茅台已經做到了當之無愧的第一名。並且以目前的情況看來,白酒市場的前景並不光明。

所以,茅台把目光瞄準到了市場前景更好地,年輕化、下沉市場。推出一些系列低價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壞其主營產品「奢華稀缺」的屬性。

這何嘗不是一種用新產品,破壞「過氣業務」的方式?

頂級CEO,往往是「無情之人」。越順著人性,越無法進行創造性地自我破壞,難以踏上第二曲線之旅。

2.戰略:用「好戰略」,攻人之短

當然,用新興產品破局,尚不足夠,企業只有形成「戰略槓桿模型」,才能持續撬動創新增長。

什麼是好戰略?戰略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以己之長,攻人之短;而真正的「好戰略」,則能集中企業的智慧、資源和行動,獲得優勢。

接下來,什麼是戰略槓桿模型呢?

古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槓桿,和一個足夠牢固的支點,我就可以撬動地球。」

在阿基米德的名言中,地球隱喻為需要解決的問題,「槓桿作用」指企業集中智慧、資源和行動形成的力量。

我將這一思想完善為企業的「戰略槓桿模型」。

在這個模型里有4個基本要素,分別是:真北目標、創新紅利、戰略支點、核心能力。

「戰略槓桿模型」示意圖

真北目標:長線的一

所謂真北目標,包括「真」和「北」兩個關鍵詞:第一,它必須針對真問題;第二,它必須是一個長線目標,是企業長期不變的「指北針」。

很多創業者,在樹立企業目標時就出現偏差,在這種目標的指引下,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越多,企業受到的殺傷力就越大。

創新紅利:10倍速的一

創新可以讓槓桿的長度以10倍的速度迅速延長,比如「供需組合法」。

現代社會的任何經濟結構,都離不開供給、需求和連接3個層面:

企業從供給側提供技術或產品,並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需求側的客戶或用戶,而連接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是平台或組織。

在供給、需求和連接三大層面中,都有可能產生巨大的風口或周期性力量,如技術周期、用戶更替和媒介更新等。它們都能提供10倍速的增長槓桿,這就是創新紅利。

戰略支點:不變的一

支點的關鍵在於牢固,又可稱為「不變」。任何戰略都建立在一個「基石假設」之上,正如一幢建築,如果失去賴以支撐的地基,就會轟然倒塌。

在組織層面,企業可以把使命作為自己的戰略支點,長期不變;如果沒有使命,不妨找一個「基石假設」,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

核心能力:舍九取一

有了槓桿和支點,想實現目標,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壓在槓桿上的作用力,即核心能力。

企業的核心能力,主要來自商業的基本要素,如組織、技術、產品、運營、營銷、商業模式等。儘可能在這之中選取單一要素,即「舍九取一」。

將單一要素最大化地壓在槓桿的一端,通過槓桿作用,撬動另一端的真北目標。

3.競爭:用錯位競爭,發揮優勢

從內部思考過渡到外部競爭,初創企業如何尋找自己的最佳切入點?錯位競爭是第一法則。它能有效幫助初創企業在競爭中揚長避短、以弱勝強。

所謂「錯位」,指你的企業在技術和市場兩大要素的組合方式,與在位企業的組合方式存在明顯不同。簡而言之: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因為,把正面競爭和擊敗競爭對手作為出發點,完全沒有必要,你的目的是讓自己活得更好,而不是戰勝別人。

創業者真正該做的事,是通過獨立思考找到技術與市場的全新組合方式,在獨有的生態位里發揮優勢、成為領軍者,充分享受創新帶來的紅利。

小型初創企業如此,巨頭企業同樣也如此。

馬化騰曾說:「打敗微信的肯定不會是另一個微信,肯定是更好玩的應用,它會讓用戶用掉所有的時間。」

茅台,推出的一系列衍生品,同樣採用了一種錯位競爭。

你吃過草莓味冰淇淋,可能也吃過朗姆味冰淇淋。但醬香型白酒冰淇淋,在茅台未推出之前,你肯定沒吃過。

與瑞幸聯名推出的「醬香拿鐵」也是一樣的道理。

4.組織:突破組織心智,迎接全新局面

企業外部的生存結構是價值網,而內部的思維模式是組織心智。它看不見、摸不著,而又無處不在,影響著企業的一舉一動。

儘管外在環境一直在變化,但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就會自動化運轉,很難被改變。

在大多數企業里,都存在鮮明的組織心智自動化現象。例如,百度的組織心智是搜索,新浪的組織心智是媒體,而蘇寧的組織心智長期停留在線下。

如果不能在組織心智層面實現自我突破,那麼,想通過轉型開展一個全新局面會非常困難。

因為,對企業而言,創始人或領導者的認知邊界,是企業真正的邊界。

換句話說:「你過去的成功,是你未來最大的障礙。」

當我們清晰地明白了組織心智的重要性時,面臨非連續性,該如何進行組織創新呢?我給出兩點建議。

不讓「老臣」做新業務

微軟在PC時代,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牢牢壓制其他行業巨頭,甚至成為當時全球市值的第一公司。但當網際網路時代來臨時,在原有KPI體系中取得卓越業績的鮑爾默繼任了CEO,問題就發生了。

他未能跳出PC時代的組織心智,始終認為「在微軟,沒有什麼比Windows更重要!」

這導致了微軟在安卓系統的衝擊下盡顯頹廢,市值慘遭腰斬,PC時代的王者錯失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紅利。

在大多數公司,如果用「老臣」去做新業務,失敗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在面臨非連續性轉折期時,必須將原有組織心智模式的負責人換掉,找到那些具備創新能力、專業技能和創業精神的人來做新業務,否則公司沒有辦法重生。

建立獨立小機構

面對老業務和新業務,成熟的企業應該用兩個彼此獨立的機構,重組不同的價值網,吸引不同的目標用戶。

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獨立」,是指擁有獨立的成本結構、銷售渠道、決策標準、組織文化和心智模式,並且原有組織中的項目不能和新項目爭奪資源。

並不是一定要在不同的地點辦公,也不一定是獨立的股權公司。

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可以結合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

達爾文在在闡述「變異+選擇=新物種」時,曾提及「隔離」。如果沒有隔離,在原有大種群之中,變異就會很快被稀釋、同化掉。

所以,企業想要促進顛覆式創新,最好的方法便是構建一個新的組織形態,將其與現有組織隔離,與原有的價值網隔離。

四、總結

在很多人看來,茅台的一些聯名活動,不可理喻。作為白酒中的「勞斯萊斯」自降身價,觸及下沉市場。

但這幾乎是一種必然選擇。茅台已經做的夠大了,基本上已經到達了巔峰。加之白酒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沒有新增量,零和博弈,馬太效應也在不斷加劇。

此時,茅台選擇尋找第二曲線是正確的。雖然,人們對茅台「奢侈」刻板印象導致大多數人並不看好。

尋找第二曲線這條路,本身就是一條「通往天堂的窄門」,正確且艱難的事情。

一旦做成功了,將獲得指數級的增長。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9a5f2a4fdb3612e1be3a1ece41da0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