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在殲20面前是弟弟,但在F/A-18C/D面前就是大哥

2023-05-24   彧蔚

原標題:殲10C在殲20面前是弟弟,但在F/A-18C/D面前就是大哥

隨著第16屆馬來西亞蘭卡威國際海事和航空展的順利開幕,解放軍多型先進武器裝備也悉數亮相,並在開幕式當天受到國內外政府/軍隊代表、以及軍迷的熱愛和追捧。特別是在航展首日,我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最新換裝的殲10CY飛行表演機,首次亮相在公眾面前時,更是吸引了現場各國代表和軍迷的長槍短炮。

而在航展現場也出現了一件很多人可能沒想到的現實情況就是,作為單發布局的殲10CY表演機,竟然體型相比旁邊雙發布局的F/A-18C/D表演機毫不遜色。但在此前的空軍演習中,殲10C無論是在體型大小、還是綜合作戰實力方面,相比殲16、殲20都是「弟弟般的存在」,但現在作為單發布局的殲10C戰機,體型卻和雙發布局的F/A-18C/D差不多大,真的很令人不解。

首先,按照我們傳統的思維模式,單發布局的戰機因為發動機總推力不如雙發布局總推力大,而發動機推力大小又直接和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有關,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也往往直接影響著戰機體型的大小。最終在很多人認知中,往往認為單發布局的戰機基本都是尺寸小巧的輕型戰機,比如很多人熟悉的梟龍戰機就是單發輕型戰機,又比如單發布局的殲10戰機和雙發布局的殲11BG同框。

但這種思維模式並不絕對正確,因為按照戰機定位不同,在同級別戰機中也有單發和雙發兩種布局模式,比如同為中型戰機定位,既有單發中型戰機的殲10、F16戰機,也有雙發中型戰機的颱風、陣風等戰機,其中這四架定位都是中型戰機的不同動力模式戰機,最大起飛重量也都差不多在20噸左右。

但殲10和F16裝備了一台最大加力推力超過14噸的大推力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只需要單發布局最大起飛重量就能超過20噸以上;而颱風、陣風都裝備了兩台中等加力推力8噸左右的航發,所以航發推力的大小同樣也直接影響著戰機的定位。

F/A-18最早時期也定位於中型戰機,並以YF-17的編號和YF-16競標美空軍新一代中型戰機,在敗給YF-16後,被美海軍看上並在此基礎上重新設計,由於要求該機既可用於空戰又能進行對地攻擊,因此編號為F/A-18。

1978年11月18日,第一架F/A-18A/B原型機首飛,1980年5月開始交付美海軍。該機採用雙發、雙垂尾、帶有邊條的小後掠懸臂式中單翼正常式布局,機身為半硬殼結構的鋁合金機身,早期A/B型安裝兩台F404-GE-400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後期的F/A-18C/D型開始換裝推力更大的F404-GE-402增強型發動機。

後面隨著F-14雙發重型艦載機的退役,美海軍又在F-18C/D基礎上,通過機身放大、動力增強的方式,衍生出了一種全新的變種機型——雙發戰機尺寸+重型戰機作戰力的F/A-18E/F雙發重型艦載機。其相比F/A-18C/D機身尺寸整體擴大25%左右,其中空重增加了3.2噸,最大起飛重量增加了6.8噸,直接從中型機跨入了重型機門檻內,最大起飛重量剛好達到29.99噸,符合重型機超過30噸以上的入門要求。

但實際上,仔細對比蘭卡威航展現場參展的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CY,和美海軍藍色天使飛行表演隊的F/-18C/D各自機身尺寸就會發現,二者的確在機身尺寸大小方面很是接近,是差不多大的。比如殲10C機身長度16.9米、翼展9.8米、高度5.7米;F/A-18C/D表演機機身長度17米,翼展11.43米、機身高度4.66米,也就是說殲10CY和F/A-18C/D機身尺寸差不多是一樣大的,畢竟二者都是中型戰機。

但在二者機身長度、翼展差不多前提下,殲10CY由於採用單垂尾設計,整體上看起來更加高大威猛、反而要比外傾雙垂尾的F/A-18C/D視覺感官上更大一些,所以說殲10C在殲20面前時弟弟,但在F/A-18C/D面前就是大哥這話果然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