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D電戰王」地位不保?俄軍發布蘇34M超級電戰機公然挑釁

2023-06-06   彧蔚

原標題:「殲16D電戰王」地位不保?俄軍發布蘇34M超級電戰機公然挑釁

在F22全球首款五代隱身戰機剛開始批量列裝的2005年初,外界普遍認為F22憑藉其強大的隱身性能、先進航電、先進武器優勢,可以毫無懸念的在超視距範圍擊殺任何空中目標。

但在2009年度美國空軍規模最大的「紅旗軍演」中,大名鼎鼎的F22隱身戰機竟然敗給了一架海軍E/A-18G電子戰戰機。後者憑藉自身更為強大的電子干擾吊艙優勢,在多方面碾壓F22所占據的航電和武器性能優勢,甚至連F22最引以為傲的隱身優勢和超音速巡航優勢,都在不具備任何隱身和超音速巡航的E/A-18G戰機面前低了頭。

至此全球各國都看到了基於殲擊機基礎上衍生而來的電子戰戰機優勢有多明顯?性能強大到多麼恐怖?畢竟連隱身戰機都能擊落的電子戰戰機、而且還是在普通四代殲擊機基礎上衍生而來,怎麼能讓具備殲擊機研發製造經驗和實力的中美俄英法等國忽視。

從此全球範圍內,只要是想發展壯大空軍殲擊機隊伍的國家,都將電子戰戰機作為研發和標配先進武器首選,特別是作為全球最早列裝電子戰戰機、且有著豐富電子戰實戰經驗的美軍,更是將E/A-18G這類電子戰戰機作為突襲作戰的主力機型之一。

但對於其他國家而言,美國將E/A-18G這類電子戰機作為高度軍事機密,別說對外出口了,就是其他國家想親自駕駛和參觀一下都不被允許。所以中俄英法等具備自研戰機的國家也開始發展自己的電子戰機。但不管是俄羅斯、中國還是法國和德國,先後裝備的各類電子戰機基本都是基於各類中大型運輸機平台衍生而來的電子干擾機,和E/A-6B、E/A-18G這類小型同時具備電子對抗、飛彈攻擊的小型電戰機還是有很大差距。

為此,英國憑藉和美國的緊密關係,基於狂風戰鬥轟炸機基礎上衍生了狂風ECR電子干擾戰機。緊隨其後中國也依靠自身先進航電優勢,在近幾年基於空軍最新列裝的殲16雙發重型多用途戰機基礎上,衍生了和F-18G功能一樣的殲16D電子戰機,其相比普通殲16戰機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兩側翼尖有固定的電子干擾天線系統,且巡邏和作戰時,機身和機翼下會掛載體積非常龐大、且功能非常強大的各類電子對抗、干擾吊艙。而且得益於殲16D的載機平台、以及中國在先進航電領域的國際地位優勢,殲16D一經面世就被諸多國家「公認為當前全球最強電子戰機」。

但就在近日,大名鼎鼎的蘇霍伊集團向俄空天軍交付了一批全新的蘇34M電子戰機,由於是首次對外公開亮相,外界並不知曉該新型電子戰機的具體性能如何?畢竟有著「鈦合金駕駛艙」的蘇34戰鬥轟炸機雖然紙面數據亮眼,但實戰中卻屢屢被擊落,所以外界一開始對蘇34M電子戰機的評價並不高。

但不知是為了宣傳還是炫耀?蘇霍伊給蘇34M的宣傳詞是:蘇34M電子戰機在某些領域比中國殲-16D和美國E/A-18G都要強大。因為蘇34M最大的優勢在於其相比殲-16D和E/A-18G兩款電子戰機,在三機電子戰性能接近的同時,整機重量更輕,賦予殲擊機平台的超機動性能越強、飛行速度、最大飛行航程都更占優勢。

可能很多人對這句話不是很理解,為什麼整機重量更輕反而是優勢?因為電子戰戰機、特別是基於殲擊機平台衍生而來的電子戰戰機,對重量的要求非常苛刻。戰機除了空重外,可掛載的最大重量就是能容納的電子戰各類航電設備的允許重量,同時受限於外掛飛行阻力限制,在重量受到限制同時體積限制也非常苛刻。那也就意味著基於殲擊機基礎衍生而來的電子戰機,對電子對抗干擾設備的小型化、集成化、輕量化要求非常高。 蘇霍伊敢於宣布自家蘇34M比同類殲-16D、E/A-18G更輕,意思就是俄羅斯的微電子技術要比中美更厲害。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要知道的是,之所以中美俄在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40噸的殲擊機基礎上衍生電子戰機,看中的就是殲擊機具備的超音速飛行、超機動格鬥能力,也就是說殲-16D、E/A-18G、蘇34M這三款殲擊機衍生而來的電子戰機,除了看電子對抗干擾吊艙的性能,同時也對載機平台的飛行性能有很高的要求。

從平台性能來說,殲16D使用的是雙發重型戰機平台,無論是從最大起飛重量、最高飛行速度、超機動表現等多方面,都要比E/A -18G使用雙發中型機平台、蘇34M戰鬥轟炸機平台性能優秀的多。畢竟E/A -18G使用的F/A-18F載機平台雖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0噸重型機門檻,但無論是機身尺寸還是發動機都是中型雙發戰機的配置,在整體方面肯定不能和殲16這類真正的雙發重型機媲美。

同時蘇34M使用的載機平台是蘇34戰鬥轟炸機,這是蘇霍伊當年基於蘇27UB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戰鬥轟炸型,整體定位和我軍的殲轟七戰鬥轟炸機一樣。而且從之前蘇34的實戰表現來看,其過大的整機空重、差強人意的超機動飛行表現,都是很大的缺點和天生弱點。

加之作為專業的電子戰戰機,蘇34M相比殲-16D和E/A-18G在外觀上,連最基本的兩側翼尖電子對抗天線系統都看起來很簡陋,更別提其掛載多個電子對抗、干擾吊艙時,整機顯得有多笨重了。

也就是說,雖然殲16D和蘇34M、E/A-18G並沒有同台真正對抗過,但無論是從載機平台性能、還是裝備的電子干擾對抗吊艙、以及具備攻擊屬性的制空飛彈等多方面而言,殲16D都在多方面碾壓和超越著後者。比如載機超機動性能方面比後兩者更強、同時殲16D可掛載的霹靂-15、霹靂-17兩款超遠程空空飛彈,也能在發現敵方戰機後,在更遠距離更早發射、以更高几率擊落敵機,這些性能都是蘇34M和E/A -18G不具備的優勢。

也就是說,蘇霍伊為了給蘇34M打廣告、做宣傳造勢,宣稱蘇34M性能比殲-16D更為強大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畢竟中國在先進航電領域的實力近幾年就已經超越美國,更別提一直被美國超越的蘇聯和俄羅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