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上下2千年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直到慈禧太后執政,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完全沒有實權,成為了傀儡皇帝。清朝的末年,政治極度腐朽,官員上下勾結,民眾苦不堪言,上層社會不顧民間疾苦,只圖享樂。整個中國在清朝的統治下變得愈來愈弱,曾經的世界強國到了此時,已不復存在,到了近代,西方列強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也令這個本已飄搖的國家更加苦不堪言。
然而,清朝就如同一顆參天大樹,經過時間風雨的淋刷洗滌,總會有年輪的層層疊加,總會有枯萎衰敗的一天。清朝歷經十帝,明君有過,平庸之君也有過,每一個朝代都逃不過這個往復的循壞。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清朝也有值得稱頌的地方,比如「康乾盛世」。
乾隆,在位六十年,勵精圖治為人民創造了一個「康乾盛世」,兢兢業業為國家大事而案牘勞神,把自己人生的六十年都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康乾盛世的產生,使得清朝達到了一個頂峰,人民安居樂業好不自在,為此,後世都讚頌乾隆皇帝雄圖大略,正義嚴明,但是後世又有誰知道,如此令人敬佩傳揚的一位聖明之君,卻在自己剛剛登基為帝的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處死曾靜,而他還是先帝在位期間都力保不死的人呢,可是,乾隆為何要這樣做呢?
原來,在雍正在位期間,這位名叫曾靜的的秀才,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閱讀了著名學者呂留良的幾篇文章。在這些文章之中,寫的都是關於呂留良關於反清復明思想的種種闡述,以及宣揚中華大地應為漢人做主,外族應被驅趕的思想主張。曾靜在讀了這些文章之後,大受觸動,身為漢人的他也不滿外族做主本應屬於漢人的天下,他認為現在的天下是滿人從漢人的手中強取豪奪來的。所以,曾靜就暗自找尋著機會,去實施行動。
後來,他找到了同樣身為漢人,並且手握重拳的岳鍾琪,殊不知岳鍾琪雖是漢人,但身為岳飛後人的他,卻滿心忠誠。雖然現在是滿人執政,但國家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岳鍾琪並不為曾靜的言語蠱惑,暗自收集下證據,在雍正皇帝面前告發了他。雍正得知後,將有關呂留良的書籍都下令焚毀,與之有關的人發配邊疆,這就是後世稱為「文字獄」的事件。
後來,雍正下令將曾靜這個始作俑者帶到他面前來問罪,曾靜滿心悔改的跪在雍正面前,訴說著自己是因為一時糊塗,被呂留良的書籍思想蒙蔽了內心,遮住了雙眼,祈求雍正赦免與他。雍正剛剛即位,朝中對他不滿的人尚有,於是雍正思量下,就赦免了曾靜,並許諾曾靜,只要我在位一天,就保你不死。
天有不測風雲,誰又能知道雍正如此短命,在位僅僅十三年就一命嗚呼,駕鶴西去。隨後,正值青年的乾隆即位。曾靜又怎能想得到,剛剛即位的新帝,怎會想到下令殺自己呢?曾靜到死都沒有明白自己為何會被殺,明明雍正皇帝當年都許諾自己不死,又赦免了自己啊。我想,這個答案,只有我們的雍正和乾隆兩父子才會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曾靜的死,鞏固了乾隆的地位,讓那些文人士子再不會隨便發表關於反清復明的言論,為乾隆徹底統治江山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而雍正當時不殺曾靜,我想也是他當時為鞏固自己統治地位,向人們展示他寬宏大量氣度的一種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