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裂變還能玩嗎?當然可以

2020-01-04     運營黑盒

到年底了,看到大家討論說2020裂變可能玩不動了,我倒不這麼認為。到現在為止,我認為裂變仍是最好的增長方式之一。那麼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裂變不起來,原因就在於大部分做不起來的這些運營人,思維方式仍然停留在過去。

在這裡以我稍微熟悉的知識付費來舉例子:

當老闆說這個月你做個裂變吧,要求新增1W個新用戶,於是乎你馬上就開始著手去設計裂變活動,什麼任務寶,什麼送資料,統統來一遍。這是典型的業務視角,只為了完成業務指標去做設計,但沒思考用戶真正要的是什麼。

拿我作為運營來說,經常有一些做知識付費的機構為了拉新,就以500G資料資料為引,然後通過任務寶設置,讓新用戶關注並邀請好友掃碼來領取。雖然這樣簡單粗暴有效果,但是帶來的粉絲未必是有效用戶,所以後期轉化的時候仍然吃力。

在這裡我稍微說下自己的定義,對我來說,關注我公眾號的叫流量,添加我微信的叫用戶,和我互動並產生信任的叫粉絲。

那麼怎麼做好裂變活動呢?除了活動設計本身,我們還需要思考用戶真正要的是什麼?他想解決什麼問題?

500G資料是解藥嗎?顯然不是。我們喜歡收藏資料無可厚非,收藏資料的本質是覺得自己用的上,在碰到問題的時候能夠找到資料幫助自己解決。實際上你回想一下,裡面的資料你去動過的,有沒有超過十分之一?我敢說大部分都沒有。

所以資料只是一個助推的東西,核心還是解決用戶的問題。下面就以我做的《公眾號分享裂變活動》小內測為例,試著為你解析做一個裂變的根本核心。這裡我沒有使用任何工具,事實證明,只要還有微信群這個功能,裂變就永遠能做。

做活動之前,首先要明確目的,目的一般方向比較明確,比如我的目的是拉新

而目標則更具體並且可拆解,舉例子我的目標是增加500粉絲,我就需要思考以什麼方式來做。

比如我裂變新粉絲到公眾號上,是為了給公眾號拉新,以便我後面發廣告提高轉化。那麼新來的用戶他們有什麼作用,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再做思考,得出結論,新用戶發朋友圈可以帶來用戶量的增加。

這裡就引入一個詞,叫裂變係數K,也就是我們常說的K值,為了方便說明,我就不做專業的介紹了,大家簡單理解就行,也就是1個用戶可以帶來多少個新用戶。由於過去沒有在自己的號上做過這樣的活動,所以我暫且調低期望值,假定了1個用戶可以帶來3個新增用戶。

然後就是通過流程設計以及一些策略來解決問題,我們都有參加過掃碼免費領取XXX的活動,邀請多少個好友可以獲得某些東西。這個東西叫任務寶。是最常見的裂變方式之一。那如果微信不讓你用了,是不是就沒法做裂變了,當然不是。這裡咱們直接進入正題,先上一個我設計的活動流程圖。


有了整體框架之後,我們就需要思考第一批種子用戶從哪裡來。很多人老說0成本0資源怎麼做?事實上真的做不到嗎?0成本未必真的是0成本。一般我會去盤點一下我手上已有的資源有哪些,再去思考用戶來了怎麼走,進入的流程是否有困難,這些我都會提前規劃。

在這次的公眾號分享裂變活動中,由於信息量比較大,我做了拆分,將原本一節課的內容拆分成2節課,這兩節課本就可以相互獨立。當我說第2部分需要你發海報進行宣傳,邀請好友入群你就獲得了資格。只要你的內容不差,用戶一般不太會拒絕。這樣設計就會有新的用戶加到我,活動也就完成了閉環。活動框架和形式確定之後,我們就要去制定目標,以及拆解目標了。這裡我用了之前剛剛讀完的一本書,我拿了OGSM模型做了嘗試。

比如我定的目標是500,策略就是我的活動形式。影響策略的關鍵指標有哪些,以及如何拆解,怎麼完成,便於大家理解,我這裡用更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如果一次活動的要求是轉化100人,你自身有1000個好友,在近期類似的活動中你轉化了50人,那麼這50人就是你可以參考的基準值,但是還存在缺口對吧,所以你就需要再去找另一個能轉化50人的朋友來幫助你。這樣就能完成任務。

在這裡說明一下,如果是你自有的渠道,可以參考過往的基準值,在今後你辦類似的活動中,就可以預估出活動的大致效果。如果有缺口,就去做資源拓展進行補充,如果沒有,那麼恭喜你可以完成任務了。

除了上述這些,我們做運營的還需要具備運營的文科思維。我們需要思考影響用戶決策的因素,一般說來就是文案和海報。對著一群對運營感興趣的人,那麼關鍵詞通常就會含有裂變、增長、方法等元素,所以在寫文案的時候,就可以考慮融入這些元素了。

當你的文案包含了前面提到的元素,就比較容易打動用戶。當然具體的效果需要你不斷進行測試和調整。



這裡需要再強調一下,做活動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策劃好了執行就完事,而是需要在過程中不斷尋找機會點進行突破,幫助你完成目標。

比如文案

比如海報

最後的執行一定要一直盯著,根據數據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還要考慮風險部分。

最後分配好團隊成員,明確權責。我一般會使用項目管理表,通常包含5張表格:

1.人員分工表(明確每個人負責的模塊)

2.物料表(線下的物料,或是線上的傳播素材,包括文案、海報等等)

3.時間推進表(哪天做,誰來做,誰來檢查,產出是什麼)

4.預算表(大概要花多少錢)

5.資源盤點表(有哪些資源是自有的,哪些是外部的,是否需要拓展)

最後,希望2020你們能夠從我的號上繼續收穫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Vjycm8BMH2_cNUgHw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