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寫作也當做增長來做,那寫作的北極星指標是什麼?
閱讀量或粉絲量,這個是最容易想到的,如果再問一下,寫作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指標會有什麼變化嗎?
- 收入增長?
- 認知增長?
- 社交人脈增長?
目的不一樣,拆解出來的關鍵指標和執行路徑千差萬別。
對於一些商業類公司來說,閱讀量/粉絲量就意味著廣告收入,所以寫作的手法更多是為了閱讀量和粉絲量,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在運營端會以標題吸睛,內容追熱點等手法。
其商業模式是: 收入= 高流量 * 低客單 * 低轉化率
當然,也有的公司,堅持輸出高質量的內容,來獲取精準高質量的用戶,不一味追求用戶量,而是追求質量。
其商業模式是:收入= 低流量 * 高客單 * 高轉化率
對於非內容領域創業者來說,肯定不指望通過寫作來獲取收入,所以不會去追熱點,不會起誇張的標題,很難達到很高的閱讀量,有時候甚至只有幾百個閱讀。
但是令我驚奇的是,反而是那種閱讀量很少的文章,在行業交流的時候遇到一些大咖會說「哦,我看過你寫的那篇文章」。
內容越垂直,感興趣的人越少,反而能吸引到更精準的人群,引發共鳴。
對於創業者,寫作意味著什麼,真的有必要花時間在寫作上嗎?
不同的出發點決定了不同的路徑選擇。
回到這篇文章的主題上,對我來說,寫作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我覺得有三:
1
寫作可以讓人持續深度思考
寫作是對認知的不斷梳理,可以持續深度思考,讓思考形成持續性和連續性,認知能力持續疊代;
有時候有很多靈感,如果沒有記錄下來,這些東西就很難產生積累,只有持續寫作,就能產生巨大的認知複利效應;
認知決定出路,深度的思考,才能高質量的決策。現在回想起來,認知能力提升最快的階段就是寫作
2
寫作可以形成高質量的社交
跟人面對面交流,核心還是在輸出自己的觀點,見面是一對一的溝通,而寫作是一對多,哪怕是一篇文章只有100個閱讀量,通常要好於跟一個人當面交流。
更何況,這100人裡面很可能有一兩個未來會對你創業產生巨大幫助的人,形成線索後再線下深度交流,社交效率大幅度提升。
3
寫作可以建立潛在的精準流量池
之前說過內容是最精準的「廣告」,因為寫什麼內容就能吸引到什麼人群。創業這段時間,曾經苦於團隊都是做網際網路出身的,不擅長銷售,一度是我們最大的短板。後來想明白了,創業就要發揮自己所長,轉變思路,以我們擅長的方式做增長,通過知識輸出的方式來做銷售,反而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去年一年我們公司高度重要的合作夥伴,幾乎都是我出去做高質量的分享而帶來的合作,並且這種分享所展示出的專業能力帶來的信任度,對合作達成的轉化率要遠高於一般的銷售方式。
因此,我的增長公式是:
收入= 認知 * 高質量的決策效率 * 高質量的流量 * 高轉化率
對於一個創業公司負責人來說,做事肯定要有取捨,不可能什麼都自己親自做,想清楚了這3點,再同樣以增長的邏輯來看,那寫作就應該納入重要的工作內容。
內容更是一個需要持續積累的事情,很難一蹴而就。
人生、創業何嘗不是這樣?
作者:黃天文 萬信公司CEO,暢銷書《引爆用戶增長》作者,前360金融運營總監,百度、奇虎360、去哪兒員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MpZMHABgx9BqZZISHr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