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激增,日營業額超2萬!縣城咖啡迎來「超長春節檔」

2023-01-30     咖門

原標題:客流激增,日營業額超2萬!縣城咖啡迎來「超長春節檔」

「過年那幾天,開著車滿縣城找咖啡館。」

今年春節,下沉市場的咖啡館也迎來了一次集中爆發,有的縣城咖啡門店,日營業額最高做到2.2萬元。

果咖品牌「本來不該有」,下沉市場的門店營業額基本都上漲了2~3倍,有門店做到日均1500~2000杯。

問題來了:熱鬧的春節過後,下沉市場的咖啡熱度如何延續?

縣城咖啡館日營收超2萬

「直接賣到倉庫斷貨」

春節期間,一二線城市飲品消費大幅增長,下沉市場也同樣實現了大爆發。

在西南地區開出600+家門店的梁小糖,春節期間在北海合浦縣的門店,日營收做到了2.1萬元,平均日營業額也近1萬元。

在全國開出200+門店的羅曼林,在下沉市場的門店也實現了爆單,在商丘、菏澤等三四線城市,單店最高日營收也做到了2萬元。

更讓人驚喜的,是下沉市場的咖啡品牌。

「創開店以來的新高」、「訂單堆積如山」、「客流量每天都在暴漲」……

藍嘴獸咖啡縣城店客流爆滿

「春節的生意,可以用『炸裂』形容,全部創新高。」在天津薊縣開出10多家咖啡店的文樂說。

在薊縣開出7家店的中中咖啡,春節期間都實現了增長50%以上;開在薊縣村裡的可否咖啡春節期間平均營業額達1.7萬元,最高可達2萬元;開在薊縣五名山的「火星咖啡登陸計劃」,平均每天人流量可達400+。

開在江蘇徐州豐縣的QIFENG COFFEE,主理人在小紅書分享到,從1月16日開始營業額基本都在1萬元+,最高可達2.2萬元。

有著「西南版幸運咖」的爵渴咖啡,重新升級2.0版店面形象,開出了70+門店。

「春節期間下沉市場基本都銷售火爆,新年前開的新店,平均日銷售額都在7000左右。」爵渴咖啡創始人崔曉蓉說。

「涼山州德昌縣、冕寧縣,雅安市比較偏遠的天全縣,過年期間日均銷售額都維持在7000以上。爵渴咖啡新年推出了3大套餐,配合新品香蕉拿鐵,直接賣到倉庫斷貨了,很多店也出現了備貨不足的情況。」

擁有600+門店的鮮果咖啡品牌「本來不該有」,六成以上都開在下沉市場。在揭陽惠來縣的門店,過年期間每天都能做到日銷1500~2000杯,下沉市場的門店營業額基本都上漲了2~3倍。

開出了16家門店的藍嘴獸咖啡,春節期間在常德澧縣的店面能做到日均1.2萬元,最高可達1.5萬元。

更持久、更爆發

下沉市場迎來「超長春節檔」

採訪了10多個在下沉市場開店的品牌,我發現,今年下沉市場的飲品店,特別是咖啡館,迎來了一個「超長春節黃金檔」——

1、今年下沉市場的春節檔,開始更早、持續更久

「今年很多人陽康後,直接選擇提前回家過年,咖啡下沉市場的春節檔比往年開始得更早,且時間相對一二線城市更長。」蘇州一位縣城咖啡品牌主理人說。

「從1月份中旬開始,一直到今天(1月29日),我們的日營業額從8000元一直增長到2萬元,並且沒有減弱的趨勢,昨天更是突破了2.2萬元。」

提前返鄉,讓下沉市場的客流延展到了更長的時間維度上。

2、聚會需求猛增,咖啡館剛好是一個「承接地」

疫情三年,很多人沒辦法回家過年,今年陽康之後返鄉人口暴增。

他們帶回了一二線城市喝咖啡的習慣,也帶來了大量的社交聚會需求——這是今年咖啡下沉市場春節檔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沉市場,可供年輕人聚會暢聊的場所並不多。而過去一年中,很多咖啡品牌採取「大城市小店、小城市大店」的開店策略,這些有空間、有調性的新興咖啡館,剛好承接了這部分需求。

3、「年輕人吃過年夜飯,來咖啡館跨年」

除了空間需求,「去咖啡館」也代表了一種潮流生活方式。

在汕頭谷饒鎮東星村,塔啡咖啡除夕夜依舊客流爆滿。

「我們在除夕夜安排了煙花,營業時間拉長到凌晨1點,很多年輕人吃過年夜飯,來咖啡店進行守歲跨年。」主理人告訴我。

很多南方地區的縣城咖啡館,在春節期間增加了外擺區域,擺上了露營桌椅,儼然成了露營咖啡;有的還模擬下雪場景,增加春節的氛圍感等等。

4、咖啡需求在覺醒,咖啡產品銷售占比提升

經過一輪「茶飲滲透」的下沉市場,很多年輕人更喜歡「甜一點、奶一點、豐富一點」的咖啡。

「縣城青年對咖啡還是有一定獵奇、嘗鮮心理的,『好喝』是第一生產力,過年期間我們賣得最好的是茶咖。」藍嘴獸主理人黃凡智說。

「下沉市場的咖啡消費還需要培育。最開始我們也是茶飲銷售為主,顧客在品嘗後慢慢會嘗試咖啡品類的產品。」爵渴咖啡崔曉蓉說。

「比如涼山州喜德縣的門店,最開始茶飲產品占7成左右,但開店3個月後,咖啡產品已占銷售額6成,下沉市場的咖啡需求正在覺醒,這也是非常好的現象。」

5、小鎮青年,更需要一個追趕潮流的途徑

縣城的各類新型消費,尤其是偏年輕化的消費需求,都很受歡迎,咖啡也屬於其中之一。

「咖啡真正實現下沉,不僅是產品好喝,還需要真正融入到縣城青年的生活和喜好。小鎮青年不僅需要一杯咖啡,更需要一個追趕潮流、好玩有趣的途徑。」

一些有想法的咖啡創業者,率先把一二線城市新潮玩法帶到縣城,從而收穫了一大波縣城年輕人的喜愛。

開在天津薊縣五名山的「火星咖啡登陸計劃」

比如,在湖南開出16家店的藍嘴獸咖啡,7成以上開在下沉市場,藍嘴鴨子的IP深入年輕人的心,被網友稱為「藍鴨子咖啡」、「小肥鴨咖啡」。

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影響著縣城青年們的選擇,信息差的磨平,一二線城市的潮流玩法也能在三四線城市引起轟動,成為縣城青年願意買單的理由。

熱鬧的春節過後

「下沉咖啡」的考驗才剛開始

今年春節回老家過年,意外發現縣城裡一條商業街已經開出了5家咖啡店,瑞幸、幸運咖都在其中。

很多返鄉的青年把咖啡需求也帶到了縣鎮,很多的網友開車幾十分鐘,「滿縣城找咖啡店」,不惜排隊一個多小時,只為喝一杯咖啡。

根據智研諮詢數據顯示,中國三線以下城市的咖啡店,已經占整體數量的1/4。

那麼,這些在下沉市場開出的咖啡店都賺錢了嗎?

「去年老闆沒有賺到錢,但發了200萬的工資。」文樂說,「2022年一半時間處於疫情之中,雖然艱難,但我們步伐沒有停,很多新店都在策劃與籌備。」

春節的火爆,也給了咖啡人「擼起袖子大幹一場」的信心,但與此同時,很多從業者也提到,下沉市場的咖啡生意,仍有3個問題值得關註:

第一,春節的「供不應求」,不能說明下沉市場最真實的需求。

疫情的陰霾逐漸消散,很多年輕人還是要回到大城市工作生活,春節過後,對下沉市場咖啡店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第二,很多縣城已開出10多家咖啡店,「下沉咖啡」的競爭日益激烈。

「2022年我們下沉市場的店面略虧一點,疫情的影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縣城咖啡市場的競爭也是肉眼可見的日益激烈。」一位咖啡品牌創始人告訴我。

第三,「獵奇嘗鮮」仍是主流,咖啡消費習慣還有待培育。

「2022年的咖啡市場給我感受更多的是『搶占賽道』,但能實現盈利的咖啡模式還很少。率先在本地形成認知度、找到可複製模式,是下沉市場品牌亟待解決的問題。」一位咖啡品牌創始人告訴我。

但無論如何,春節期間咖啡在下沉市場的火爆,也讓咖啡人看到了曙光。

「2023年,會有更多創業者湧入咖啡賽道,而相對成熟的品牌更趨向專業化、商業化、規模化。」藍嘴獸主理人黃凡智說。

「我相信2023年依舊會是咖啡賽道很熱鬧的一年,而下沉市場可能會是『主戰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43004f3d798f44dba5c49c85bea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