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5億!星巴克的大手筆「新項目」,在提前布局什麼?

2023-08-24     咖門

原標題:投資15億!星巴克的大手筆「新項目」,在提前布局什麼?

星巴克中國花了15億,要建一個「創新科技中心」?

相信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你,會和我一樣好奇:一個咖啡企業,去上游尋豆子、設工廠,在終端賣杯子、做周邊都能理解,但為什麼要投資看起來像網際網路企業的「科創中心」?

星巴克在提前布局什麼?

投資15億,落戶深圳

星巴克中國「創新科技中心」來了

在咖啡風起雲湧的2023年,各大品牌一方面在終端加速,一方面都在大力布局產業鏈上游。

在產業鏈上游完成布局(在雲南設立種植者支持中心超過10年)的星巴克中國,上周又悄悄乾了件大事:在深圳創立了一個「星巴克中國創新科技中心」,簡稱SITC,主要功能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品牌的數字化進程。

星巴克是國內咖啡的啟蒙品牌,很早就在咖啡產業鏈上下游武裝到細節。換句話說,星巴克此舉,是希望藉助高科技,為品牌注入更多創新力量。

類似於亞馬遜投資1億美元,推出的「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這是一種抱著長期主義的理念,突破行業內卷,從更高維度進行的顛覆式創新。

據了解,SITC將在未來三年首筆投資約15億人民幣(2.2億美元),在初期招募數百名優秀的科技人才,為以人為本的創新提供發展平台,重新定義零售格局和顧客體驗,計劃在今年9月投入運作。

SITC投入運作後,將會從以下5個方面發揮作用:

  • 顧客服務更精細,也更「驚喜」

即便現在國內的咖啡品牌越來越多,但不得不說,星巴克在「空間體驗、夥伴服務、客制化」三個方面,是很難短期被超越的。

而SITC的一大功能,就是通過科技手段創造領先的、超越預期的星巴克體驗,正如星巴克中國營運長劉文娟所說:「做出來一些『只有星巴克才能做出』的顧客場景:就是更加個性化,更加強調我們的人文聯結。」

  • 大數據賦能產品研發,讓咖啡更好喝

SITC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能力,洞察消費需求,精準捕捉產品趨勢、讓整個產品創新流程更加柔性、更加敏捷化,持續穩定地為顧客帶來更好喝、好看、具有情緒價值的產品。

  • 解放夥伴的雙手,讓他們更專注於咖啡和服務

SITC的另一個功能,就是簡化和自動化門店運營流程,使夥伴能解放出來,更專注於咖啡技藝和顧客聯結。

星巴克以夥伴文化著稱,「我們一直相信工作最重要的目標,是服務好我們的夥伴。創新科技中心能賦能夥伴的發展,讓他們成為更好的咖啡人才、業務管理人才。我們希望每一個店長、每一個區經理都擁有好的管理技能,希望能夠為中國的精品咖啡行業,為中國的零售行業培養出更多的咖啡人才。」劉文娟稱。

  • 全鏈路數字化,提升每一個環節的效率

效率,始終是飲品這門生意的核心之一。

SITC將會通過更多數字化管理、智能化設備,從供應鏈、門店規劃到門店運營,實現全方位的數字化,助力卓越運營。

  • 探索咖啡可持續發展

減少地球的負擔,星巴克也從未停止探索,從植物基產品的推行、向綠工坊門店的開業。此次SITC也將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減少環境足跡,持續探索咖啡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咖啡企業

為什麼要斥巨資做「科技中心」?

自從1999年1月,在北京國貿中心開設第一家門店開始,帶著咖啡文化、第三空間解決方案,星巴克成為了一代人的咖啡啟蒙。

星巴克已經在中國內地250個城市開設了6500多家門店,擁有60000名星巴克夥伴。進入中國內地24年,星巴克在產品創新、空間體驗、品牌打造、供應鏈探索上,也一次次推動、引領著整個行業的進程。

24年,是一代人的成長,也是人口代際的變換。有人說,人口決定了商業的一切。

面對更加特立獨行的新生代年輕人,星巴克如何與他們同頻共振?

肉眼可見的,星巴克也在不斷的探索新路徑、新店型、新產品。

比如, 今年,星巴克再次拓展「第三空間」邊界,聯合高德地圖推出了「沿街取」服務。沿街取的很多功能體驗都是星巴克中國首創的,藉助了國內先進的數字生態系統,給到符合顧客需求的體驗,開創「在途」這一全新消費場景。

又如在店型上,近兩年,星巴克探索了「向綠工坊」門店,將星巴克全球「綠色門店」認證體系帶入中國。

再如產品創新的探索,今年3000家門店上新的桶釀系列,讓產品創新回歸豆子本身,還有生咖系列,打破了「咖啡豆必須烘焙才能喝」的行業鐵律,以及從去年火到今年的冰震濃縮,都是具有顛覆式的創新。

而雲南的咖啡種植者中心、烘焙工坊、崑山的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都在一次次地推動行業向前走。

此次深圳的創新科技中心成立,是星巴克從長期主義的角度出發,押注創新與科技的新探索。

早在2022年9月的全球投資者大會上,星巴克就提出打造SITC,以加碼投資、加速發展,來彰顯對中國的長期承諾。

正如劉文娟和媒體透露,「我們做場景突破和體驗創新的時候,不是馬上上線第一天就有多少生意,因為這種創新型的服務需要幾方奔赴。所有的創新都是難的,之所以要花15億放在這裡,也是為了讓創新有足夠的底氣能夠堅持做好這件事。」

有時候顧客可能不會完全說出他們要什麼,因為所要的東西可能世界上還不存在,作為領先企業,我們需要不斷突破邊界,給他們帶來更多驚喜和愉悅。」劉文娟解釋。

今天的每一個人,生活都離不開大數據工具,中國內地又是一片數字化的沃土。「我們有超過2000萬的活躍會員,他們是非常好的聆聽、共創的人群,無論是產品創新還是數字體驗創新,期待未來通過創新科技中心的賦能,有機會能夠更大規模和用戶共創,不斷創造出中國顧客最有體感、最符合他們生活需要的數字創新體驗。」劉文娟說。

一杯咖啡,創新的維度到底還有多少?

一個咖啡師,為新生代顧客服務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一家咖啡店,到底該在未來的消費者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

未來,咖啡的終局是什麼?什麼樣的咖啡品牌,才是能適應新的人口結構和消費習慣的?

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或許這也是星巴克建設SITC的核心原因。

或許,這是星巴克繼店型、產品、供應鏈之外,正在嘗試突破行業的天花板,又一次關於咖啡未來式的新探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29fb02fa1a3ed9f2bbc1223ae311c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