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技巧 | 全浸自由式的移臂動作改進

2019-09-27   北京弘睿智順教育

01

全浸自由式可以幫助提升身體對水感的專注,進而不斷提升游泳技術,是最適合成年人學習自由式的方法。

寬軌移臂是全浸自由式的動作要領,幫助掌握身體側轉,當體會到身體側轉與重力轉移感覺後,不需要再採用寬軌移臂的手臂恢復方式。

02

移臂動作不是獨立的

手臂划水後要重新恢復到準備划水的姿態,移臂動作是手臂的恢復動作,原則有兩點:

1:進入準備狀態要快;

2:不能影響身體游進。

划水和移臂的手臂是連動的,不能各自獨立,不然會讓划水動作無法連續起來。

手臂恢復動作是從後往前,手臂划水動作是從前往後,恢復時手臂放鬆,划水時手臂抱水、推水,維持抱水感。

練習移臂時,關注水中起支撐作用的手臂,有些人會說,移臂時水下的手臂有可能做向後推水動作,這怎麼可以算支撐呢?其實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03

移臂時身體並不側轉

手臂向後推水,身體同步側轉,推水完成,側轉到最大幅度,接著進入移臂階段,肘關節自然指向天空。

移臂中手臂放鬆,從後往前時,身體不會主動側轉,而是待手臂完成移臂後,準備入水時開始再一次側轉,側轉與入水前伸動作同步,當手臂入水前伸並且完成抱水的同時,身體側轉至平趴狀態。

為什麼移臂時身體不側轉?為了重力轉移。

因為移臂時整條手臂在水面上,水下一側在支撐著,水上的手臂從後至前做重力轉移。

當手臂重力與水下支撐力結合在一起時,推水動作的效果才能體現出來,並相應地得到提升。

04

為什麼需要放棄寬軌移臂動作

對肩膀柔韌性不足的人來說寬軌移臂更舒適自然;寬軌移臂時手掌離身體較遠,手臂移臂時重力都作用到手掌上,手掌離身體越遠,越容易產生身體側轉。

剛開始學可以認為手臂移臂完成時,重力往下「吊落」帶動身體側轉。熟練運用重力轉移後,身體側轉應該和推水時一樣主動。

寬軌移臂易產生寬軌入水,導致入水點過近,過寬,不利於動作的自然連貫。身體側轉動作變得「主動」以後,動力鏈的重要性就占據主要地位,身體中心線的穩定變得更為重要,而寬軌移臂很容易引起身體沿著「兩條軌」游進,而不是以身體中心線這一條軌游進。

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移臂最主要地考慮是肩膀的舒適自然,寬軌可能仍是比較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