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幾乎人手一張吧?甭管在城市還是農村,工作或不工作,大部分人都會交社保。
但,活了幾十年,社保、醫保這攤子事,很多人就沒整明白過。
比如:去醫院看病,為什麼有時候不花錢,有時候又得花錢?為什麼別人報銷比你多?
錢多多今日開嘮:社保和報銷技巧。
01
幾乎人人都有的社保
到底是啥?有啥用?
社保是啥?
社保=「五險一金」中的「五險」,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
醫療保險:報銷門診、住院醫療費,繳滿一定年限,退休後終身享受醫保待遇。
養老保險:一般累計繳滿 15 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領取,交的多領的多。
失業保險:累計繳滿 1 年,非主動離職,每月可以領一筆錢作為臨時過渡。
生育保險:報銷懷孕和生產的各項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
工傷保險:因工受傷或職業病等原因,可以申請工傷鑑定,領取一筆工傷補貼。
當我們聊買藥、看病、報銷,提到的社保一般指「醫療保險」,也就是「醫保」,今天重點磕它。
根據最新政策:生育保險、職工醫保會合併,靜待政策變化~
醫保主要有三種形式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職工醫保)
上班族交的就是職工醫保。個人和公司各繳一部分,每個月由公司直接從我們工資中扣除各自需要繳納的比例。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居民醫保)
老人、孩子、家庭主婦、自由職業者,交的是居民醫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
農村居民的參保形式。不過,從2018年起,醫保逐漸不分城市和農村了,北京等地區已經告別「新農合」,農村醫保直接納入城鄉居民醫保範圍。
以上3種,只要交了其中一種,你就是有社保、有醫保的人。
醫保人人都該參保
醫保屬於國家福利,有醫保,生病住院,國家會幫你報銷挺大一部分費用。
相比商業保險,醫保還有幾個無法替代的優點:
帶病也能投保:健康有點小問題,可能被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拒之門外,但醫保永遠敞開懷抱。
保證續保:可以一直保下去。就算離職後醫保中斷,自己也能續上。
長期有效:繳夠一定年限,退休後也能繼續享受醫保福利。
而且,醫保不貴,以北京地區為例
假如北京老王的醫保繳費基數是10000元(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那他自己每月繳203元,單位會再幫他繳1000元。
醫保怎麼報銷?
各地醫保政策差別大,不同醫保形式,就醫報銷比例都不太一樣。
02
為什麼別人報銷比你多?
醫保報銷全攻略
乾貨知識點來了,多儲備,少花錢
挨個擊破
看病就醫,去醫保定點機構
我們在參加醫保的時候,一般要選擇3-4家醫院,這就是你的醫保定點醫院!
一般,只有在醫保定點醫院看病就醫,才能使用醫保卡報銷。
非醫保定點醫院、私立醫院、海外就醫,一般只能純自費。
當然,有些醫院不用選,默認享受醫保待遇,比如北京
北京這19家A類定點醫療機構,以及定點中醫、定點專科醫院,都不用選,默認可報銷。錢多多的定點醫院選了協和這事就不提了。
忘了自己綁定的啥醫院了?
• 打12333諮詢,親測可行;
• 網上也有很多方式可查,比如微信、支付寶:城市服務社保查詢,註冊登錄後就能查。
想換醫保定點醫院,咋操作?
• 在職職工:找單位。
比如我司是和人事代理公司合作的,可以在代理公司的網站做醫院變更。
• 退休人員:去當地居委會辦理。
• 「一老一小」:去當地居委會辦理,或在當地社保網站變更。
• 以及,所有人都可以打12333諮詢。
小病可以不去「大醫院」
能報銷多少錢,和去什麼醫院也有關係。因為,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
以北京職工的醫保報銷為例,一級醫院(社區醫院)門急診,能報銷90%,二級、三級醫院只能報銷70%。
而且,大醫院的醫療服務定價,也比小醫院高。
所以,普通的感冒發燒、小磕小碰的,就別總往三甲醫院跑了,去醫保定點的社區醫院能報更多。
比較嚴重的大病,在大醫院治療完、進入康復期後,有些人會轉到等級低一點的醫院做康復治療,也是這個道理~
提醒醫生,儘量用醫保可報銷的藥
治療和用藥,得符合「三目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目錄》。
每個目錄又細分為甲、乙、丙3個目錄。甲類100%報銷,乙類部分報銷,丙類純自費
如果想少掏錢,跟醫生說:少用自費藥。
當然,前提是社保內用藥也能達到治療效果,否則該自費還得自費,不能為了省錢影響治療。
異地就醫,這麼做才能報銷
異地就醫沒操作好,跑斷腿還報得少嗷~
此處得寫上幾千字,下文單獨講~
報銷不要超過時限
一般呢,出院的時候就會用社保卡結算,但總有「萬一」。
比如,沒帶卡、還沒領到卡,只能自己先墊付,然後憑單據到醫保部門報銷。
此處只有一個忠告:卡到手,就去報。
醫保報銷,一般以一個自然年為一個報銷年度(1月1日至當年12月31日),年底清算,過時不候。
社保/醫保別斷繳
沒人會在一個單位干一輩子,總有離職換工作的時候,社保斷繳的機會風險就出現了。
其中,醫保斷繳,第二個月看病就沒法報銷了,報銷上限也可能會降低。
離職時,如果已經找好下家,確定離職和入職時間,確保社保無縫銜接。
如果還沒確定下家,或是想先遊山玩水一陣子,可以找第三方機構代繳幾個月。
一般來嗦,每月15號及以後離職,這個月的社保,公司還是要給你繳的。所以,想離職又暫時沒找好下家,15號之後再離呀。
補充商業保險
醫保再好,也只能滿足基礎的就醫需求:只能去定點醫院,而且下有起付線、上有封頂線,中間部分也不會100%報銷。
小病小災還好,一旦遇到大病,醫保報銷就顯得「摳搜」了。
比如癌症,各種進口藥、靶向藥,自費。治療癌症最先進的質子重離子技術,一個療程36萬,自費。
應對大病大災,醫保+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才是相對「完美」的組合。
自己少花錢,還能享受更優越的治療。
更重要的是,大病、重疾不僅燒錢,還會斷收入。一病三五年、甚至永久失去勞動能力,還面臨長期的康復治療……醫保解決不了,只能靠重疾險。
03
異地報銷那些事
一次說明白
異地就醫,在中國實在太太太太普遍了,畢竟流動人口多,醫療資源分布還不均勻,有條件的都想去大城市、大醫院治療。
異地就醫,不外乎這三種情況
▎長期在異地居住
又分為三種情況
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把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比如,年輕時在A地工作、交社保,退休後回B地養老,戶口也遷回去。
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工作時在A地交社保,後長期到B地生活,比如到大城市幫子女帶娃的老人。
常駐異地工作人員:被單位長期派到外地工作的人。
這三類情況,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之後,就可以正常報銷。
錢多多要提醒大家:這幾類情況(比如父母來你的城市居住),儘早備案,未雨綢繆,別等到打120了才想起來。
▎因治療需要,轉診異地醫院
可以說很常見了,得了大病,當地醫院無法醫治、只能轉診去外地醫院。
這種情況,除了正常辦理備案手續,還得有當地醫院開具的「轉診轉院證明」,證明本地醫療水平確實無法治療。
「轉診轉院證明」,也不是想開就能開的,得符合3個條件
所患疾病屬於本市定點醫療醫院不能治療的危重疑難病症;
經本市三級甲等定點醫療機構或市級以上專科定點醫療機構檢查、專家會診仍未確診的;
接診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高於本市診療水平。
當然,每個地方的要求不完全一樣,可以具體諮詢醫院或當地社保部門。
▎外地出行臨時需要就醫
出差、旅行時突發疾病或意外,倒霉催的需要就醫,咋整?
普通門診,花不了多少錢,要我說就自己消化吧,因為真的挺折騰。
急診,大部分城市支持「先救治,後報銷」,能報多少得具體諮詢。
如果費用目測挺高,打自己參保地「區號+12333」諮詢,看能不能「電話登記備案」,備案完就可以異地就醫結算了。
異地就醫,具體手續怎麼搞?
需要做三件事
▎備案
異地就醫前,先在參保地的社保局登記備案,很多省市支持線下備案、電話備案、網上備案、APP備案等。
備案時要講清楚,為什麼要異地就醫?因為常住外地or在外面工作?還是因為轉診轉院?還得明確自己要去哪裡就醫。
各個地區的的備案渠道、流程、要求,可能都不太一樣,寶藏電話12333打起來,記得加區號。
▎選定點醫療機構
同步在人社部社會保險網的查詢系統上(http://si.12333.gov.cn)查一查:哪些醫院支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選對醫院,異地就醫的住院費用,就可以直接報銷了。
注意:門診、生育和工傷的相關費用,還是要先墊付後報銷。報銷時,拿著醫院的發票、病歷等資料,去參保地社保部門報銷。
▎持卡就醫
此卡指社保卡,入院登記、出院結算都得用上它。這一步要是不做,前面的一切準備都白費。
異地就醫,能報多少?
異地就醫,住院直接結算,執行的原則是:「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
也就是說:報銷範圍,按就醫地的醫保「三目錄」執行;報銷的起付線、封頂線、報銷比例,按自己參保地的醫保報銷政策執行。
比如,天津人去北京住院,哪些藥能報銷,按北京的政策來。具體能報銷多少,按天津的規矩辦。
如果沒備案/沒選對醫院/沒持卡就醫(微笑.jpg),導致不能直接結算,那就得收好材料、回參保地手動報銷,報銷範圍、能報多少錢,都按參保地的規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