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沙那
出處| 東京新青年(ID: tokyomen)
疫情之下,大多數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來得有些措手不及。
大家都努力在這個看不到終點的疫情下活著,但每個人對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一些人承受不住疫情帶來的壓力和打擊,選擇了極端的方式。
一些人持續在疫情帶來的恐懼之中,每天過度緊張的生活著。
也有一些人已經接受疫情帶來的影響,習以為常,並照常生活著。
而有些人他們不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不是研發疫苗藥物的科研人員,他們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在這場疫情當中被影響最嚴重的那批人,卻選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前段時間看到日本的一家便當店為了協助貧困兒童,推出了平價兒童便當,掛出的一張告示,引起熱議。
如果是錢不夠或者沒有錢的小朋友,可以晚一些再付,甚至是長大後再來付也沒有關係,即便到了你們長大店已經不在了也沒關係,到時候你們用這些錢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吧。」
小小的便當店的善舉,在這個疫情當下,溫暖著不少人的心。
其實早在一些日子,就有在日華人,也在做這樣提供便當的暖心舉措,甚至是無償的。
一個在疫情期間選擇關門的餐飲店,為了有需要的老顧客,選擇做起了無償提供便當的活動,卻沒想到活動大受歡迎,活動日總是大排長龍,也間接的幫助了許多有困難的人。
4月初,日本宣布東京等7個地區進入緊急事態,部分店鋪被要求縮短營業時間甚至是閉店自肅,為了同時響應自肅原則,也為了店內員工和客人的安全, 在東京開餐館的李先生在4月11日主動採取了暫時閉店措施。
雖然店關門之前也有陸續通知老客,但在關門後還是有不少客人詢問飯店什麼時候開門,送不送外賣,即便是不能在店裡吃飯,也想打包點他們家的飯菜回家吃。
李先生的店一個在新宿,一個在錦系町,錦系町的這家店開了有8年之久,店裡的客人大部分都是附近的住戶,這麼多年一直受到老顧客的捧場關照,李先生決定做點什麼回饋身邊的老客戶。
這個疫情當下,能做的事情並不多,思來想去決定工作日的時候每天提供200份簡單的便當給客人,不收分文,純粹是為了回饋老客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李先生親自發放便當
一開始決定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也不知道會怎樣,但是決定開始做了,也就不想辜負每一個上門前來取餐的客人。
店門口用桌子阻隔並貼著一張薄膜保護客人和員工的安全,桌上還放著消毒水。
每天分兩次發放便當,一次是11點半,一次是17點。前幾天來的都是李先生店裡的常客,熟面孔,過了幾天,多了許多的新面孔。
漸漸變長的隊伍
一轉眼,每天上門領便當的人越來越多,發放到200份的時候,發現還有很長的隊伍,李先生於心不忍,決定將每日發放的便當從200份增加到500份,讓更多的人能吃到自家的便當,幫助到更多的人。
隨著身邊人的口口相傳和朋友圈的宣傳,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錦系町有一家免費發放便當的中華料理,領便當的隊伍越來越長,甚至在沒到發放便當之前就有人在店門口排起了隊伍。
李先生所謂的簡單的便當,做成這樣能看到滿滿的誠意。每天提供的便當菜色還不一樣,有時候還會送些餃子給客人。
茄子肉絲便當
炸雞便當
時蔬肉片便當
麻婆豆腐便當
炒飯便當
大蔥炒蛋便當
領便當的隊伍當中有上班族,留守兒童,老爺爺老奶奶,還有拾荒老人等等,李先生都一視同仁,也有許多暖心的小插曲。
記得每天都能見到十歲左右的男孩會領著妹妹到店裡取便當,問了才知道,父母不在家,中午吃不到熱騰騰的飯菜。李先生和店裡的人留意了這對兄妹。
有時候是哥哥一個人來,店裡的人也會給哥哥打包兩份便當,讓他帶回去給妹妹吃。
隊伍當中也有拾荒老人,腿腳不太方便,身上穿得簡樸,蓬頭垢面,排隊的客人多少都有些避開他。
第一次,拾荒老人來領便當,李先生在給他打包便當的時候,順便給了他一些口罩,告訴他領便當的時候記得戴上,不然其他客人可能會有意見。之後拾荒老人每次都是在隊伍排完了,或者是人少了才進店領便當。
店裡包的餃子
有時候排到的客人正好沒有便當了,不忍心讓客人空手而歸的李先生立刻包了些餃子,讓客人拿回去。
客人送的小禮物
總是有免費便當領,也有客人說要給錢給李先生,不然李先生的壓力太大了。
而李先生卻堅持不收,於是客人變著法子想要感謝李先生,又是給他送茶,送飲品,又是送小點心,還有送口罩的,特別是有個老奶奶,每次來都要帶點小東西給李先生。
客人的小紙條
最讓李先生感動的便是收到了客人的紙條感謝: 「謝謝你一直為大家提供美味的便當,等疫情結束了定到店裡「爆食」,請保重身體,為你應援。」
這個紙條讓李先生感動滿滿,更有幹勁繼續將無償提供便當的善事做下去。
不止是朋友圈,微博,推特都能看到有領取便當的客人們自發的想宣傳李先生的善舉。
錦系町出現大排長龍的隊伍本以為是排口罩的沒想到是一家居酒屋每日提供500份免費便當。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這樣的精神值得點贊。大家互相扶持一起加油。
家附近的居酒屋每天提供免費便當,在這個餐飲店很嚴峻的情況下還能在每個工作日做無償便當提供。我從沒有去過這家店,但是等疫情過了想要去看看。
免費便當,非常感謝。
對於因疫情受到影響的企業,日本政府決定提供一定的補貼,李先生的朋友將這個事情告訴給了李先生,李先生笑著回答: 「來錢了,要把這些錢都用在免費便當上。」
一些經常給李先生供貨的肉商,菜商、便當盒廠商得知疫情期間還進貨蔬果肉類是為了免費發放便當,通過降低商品的成本,助李先生一臂之力。
在疫情之前,身為老闆的李先生,每日都很「悠哉」,而疫情之後的李先生卻忙碌在無償提供便當的道路上,他打算將無償提供便當的活動持續做下去,一直做到疫情結束。
店裡掛著中國國旗,每一個來領便當的人都能看到,讓日本人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友好,也讓同胞看到了引以為傲。
當問到李先生為什麼要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的時候,他的朋友是這麼說的: 「這個店能在錦系町開8年,多虧了老客人的關照。他只是想在疫情這個特殊期間,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報大家。」
有些人他們不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不是研發疫苗藥物的科研人員,他們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在這場疫情當中被影響最嚴重的那批人。
但他們,卻想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這個世界帶來光明與溫暖,他們是偉大的,是好樣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j9WDXIBd4Bm1__YL0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