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不才
出處| ins生活原創
前段時間,一個運球如飛的獨臂少年火了。
他叫張家城,是廣東雲浮人,今年才13歲,5歲時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了右臂。
雖然只有一條手臂,但他的球技卻一點也不比普通人差。
不論是胯下運球還是還是單手投籃,他的動作好似行雲流水,一般球員根本防不住他。
面對人高馬大的對手他也毫不膽怯,隨著身體快速轉動,右臂處空蕩蕩的袖子也跟著翩翩起舞。
這個了不起的少年不僅用自己高超的球技戰勝了對手,也用不服輸的精神征服了無數網友。
有人看完視頻卻沒發現他只有一條胳膊:
有人感嘆雙手健全的人都沒他這麼厲害:
自從他和朋友在籃球場battle的視頻被傳上網之後,就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中國男籃國家隊隊長易建聯被他折服:
CBA名將朱芳雨邀請他到現場觀賽:
就連美國NBA巨星庫里都發微博尋找這個天賦異稟的孩子。
「這孩子是誰?幫我找到他!堅持做自己,別讓任何人說你不行。」
一個獨臂的少年是如何練出這種球技的呢?張家城的訣竅非常簡單:努力。
上帝能奪走他的手臂,但卻沒法奪走他的熱愛,更沒法阻擋他的努力。
01
13年前的盛夏,在廣東省雲浮市一個貧窮的小鄉村,張家城呱呱墜地了。
他的家庭雖然並不富裕,但一家人和睦友愛,日子倒也其樂融融。尤其是張家城的降生,給這個家庭平添了無數歡聲笑語。
然而這種平淡幸福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在張家城5歲那年,一場巨變降臨到了這家人身上。
因為父母的一時疏忽,貪玩的張家城被機器絞斷了半截右臂,從手掌到手肘全都被冰冷的機器吞噬了。
意外發生後,父母強忍著悲傷把張家城送進醫院急救。雖然醫生付出了十二萬分的努力,但由於傷勢過重,張家城最終永遠失去了右臂。
兒子出事後,父母每天都沉浸在自責里,他們不知道兒子該如何面對未來幾十年的人生。
人生的畫卷還沒有展開,就遭遇了這麼大的變故,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恐怕早就崩潰了,更何況張家城那時還只是一個5歲的孩子。
然而張家城卻展現出了與他年齡不相符的堅強和樂觀。
張家城年紀雖小卻十分懂事,在醫院裡他知道忍住疼痛,不哭也不鬧,還經常溫柔地安慰以淚洗面的母親。
失去右臂後,張家城並沒有朝父母撒潑打滾,而是默默把自己和其他孩子的不同記在了心裡。
別的孩子能自由自在地爬樹、跑步、跳皮筋,失去一條手臂的張家城卻連走路都經常 「平地摔」。
張家城偏不信這個邪,他堅信別的孩子能做到的事,自己一定也可以做到。
一隻手穿衣服不方便,倔強的張家城就用牙咬、用嘴銜,他拒絕讓母親伸手幫忙,很快就適應了用獨臂吃飯、穿衣。
一隻手沒法保持身體平衡,張家城就沒日沒夜地練習,即使摔得鼻青臉腫也不吭聲,最後他反而成了學校里跑步最快的孩子。
這麼多年過去,張家城一直和別的孩子一起讀書一起玩鬧,但沒有一個同學會因為他只有一隻手而瞧不起他。
張家城從來沒有因為自己只有一隻手而感到自卑,因為他知道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甚至自己能做的比他們更好。
所有人都在誇張家城腦子機靈、天賦過人,僅僅依靠一隻手就能這麼優秀。
但只有張家城的父母知道,這個孩子為了變得和正常人一樣,背地裡偷偷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
02
別看張家城現在打籃球的樣子十分瀟洒,其實他學習籃球的時間並不算很長。
2018年夏天,在當地一個少兒籃球培訓班裡,11歲的張家城第一次接觸到了籃球。從那時起,他就愛上了這項運動。
他曾在電視上看過科比、姚明、庫里這些NBA巨星打球的身影,他太嚮往這種在球場上自由追逐勝利的感覺了。
從那年的暑假開始,張家城所有的課餘時間都被籃球填滿了。
不論是學校里的塑膠操場,還是村裡的水泥廣場,又或者是家裡狹窄的客廳,都有張家城練球時揮灑的汗水。
對於張家城來說,只要手裡有球,坑坑窪窪的水泥地也可以是萬人矚目的球場;只要心中有筐,牆上的破爛對聯也可以是光芒萬丈的籃板。
一般人看籃球比賽都會覺得很燃很熱血,但打籃球不是只憑一腔熱血就能打好的。
打球是快樂的,但練球卻十分痛苦。尤其是對於獨臂的張家城來說,他需要忍受更多次枯燥的訓練。
一隻手打球到底有多難?對於一般人來說,當綁縛住一隻手的時候,別說是精準投籃和胯下運球,就算是控球和保持身體平衡都成了問題。
所以張家城想要靠一隻左手打好籃球,簡直比登天還難。
雖然很難,但張家城並沒有畏懼,他每天下課後不是在打球就是在去球場的路上。
為了籃球夢想,這個獨臂少年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傷痕累累的五根手指,就是張家城頒給自己的勳章。
2019年暑假,看著兒子這麼痴迷籃球,張家城的父母省吃儉用攢下了一些錢,給兒子請了一位專業的籃球教練。
這對樸實的父母並不圖兒子在籃球上有什麼成就,他們只是第一次看到兒子對一件事這麼執著,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支持他。
有了專業教練的指導,加上他本身的刻苦拼搏,張家城的球技開始突飛猛進。
那一年的元旦,張家城為老師和同學獻上了一場《籃球秀》,拿下了學校體藝節的一等獎。
籃球還讓孤僻的張家城越來越開朗,他在球場結識了不少新朋友。
熟悉張家城的人都不會因為他失去一條手臂而對他抱有同情或憐憫,因為他已經足夠強大,有資格獲得別人平等的目光。
時至今日,張家城的球技進步神速,他可以背後運球、可以連續胯下運球、還可以反向插花,高超的技術甚至讓一些成年職業球員都自愧不如。
籃球不僅成為了張家城的信仰,也成為了他新生長出來的「右臂」。
努力就是讓他重獲新生的「良藥」,原本「殘缺」的人生,因為努力重新變得「圓滿」。
03
翻看張家城在短視頻平台上的個人頻道,會發現主頁全都是他日常練球的視頻。
如今他已經憑藉這些練球視頻在各大平台爆火,每條動態底下都有幾萬個贊。連NBA球員利拉德和PJ塔克都到評論區給他加油打氣。
但他本人對於「紅」這件事似乎不怎麼在意,依然像往常一樣到廣場上練球。
張家城的父母也非常清醒,尤其是他的父親張北海,曾在採訪中說過這麼一段話:
「網紅是紅不了多久,希望他走正規途徑,他喜歡打籃球我們都支持的,希望他在這條路走下去。」
如今張家城已經把成為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當作了目標,「打更多的比賽、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是他目前最大的理想。
也許這個獨臂少年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得償所願,站在CBA或者NBA賽場上創造前無古人的奇蹟。
也許他終其一生都沒能實現理想,到老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籃球愛好者,但這並不能遮住他身上的光芒。
「要麼努力,要麼放棄」這是張家城寫在短視頻平台上的一句文案,也是他用來鞭策自己的座右銘。
肢體上的殘缺沒有擊敗這個倔強的少年,他選擇了努力,選擇了用不屈的信念點亮灰暗的人生。
無數人喜歡張家城,不單單是因為他的籃球技術過硬,更是因為看到了一個年輕人,在殘缺的人生與艱難的生活面前,仍然保有的赤誠和堅持。
張家誠尚且如此,那我們自己呢?
誠然,在疲憊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不如意,常常會被冰冷的現實磨平稜角。
一年年地長大、變老,最初的夢想離我們越來越遠,曾經熱愛的東西也被遺忘在記憶的角落。
但總有一個理由能讓我們在冰冷的風雨中咬牙上路,讓我們在漆黑的夜裡繼續前行。
「努力」不會說謊,「堅持」不會說謊,「付出」也不會說謊。
只希望在未來某個沒有燈火的夜晚,我們都能被自己晶瑩的汗水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