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堅決給娃上學前班,被婆婆指責就會花兒子錢,鄰居一招幫大忙

2020-07-18     小皮育兒經

原標題:寶媽堅決給娃上學前班,被婆婆指責就會花兒子錢,鄰居一招幫大忙

轉眼暑假已經過去一半,再過一段時間,就又有一大群神獸將背著書包走進小學的大門。

因為今年特殊原因,本以為所有孩子都將在家安安穩穩的度過假期,沒想到很快就有人出來擾清凈了。

昨天中午和女兒正在客廳看書,聽到有人敲門,打開一看,是同一棟樓的一個寶媽,因為知道我是做育兒自媒體的,對育兒方面比較了解,就過來請求我幫她說服婆婆。

原來寶媽的孩子下半年就要上小學了,今年上半年因為特殊情況,根本就沒有上幾天幼兒園,而且孩子所在的公立幼兒園不允許教知識,可是又有朋友發視頻告訴她,小學報名的時候會要求面試,包括認識金、木、水、火、土等簡單文字、背古詩、數學加減法……

這下寶媽不淡定了,這麼多年為了孩子,她放棄了工作,全家就靠老公一份工作支撐,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對孩子的評價也都非常好,讓她日子也稍微好過一些。

但若上小學就面試,這些都是孩子完全陌生的,萬一學習跟不上,自己的日子豈不是更難過了,於是她果斷聽從朋友的意見堅決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讓孩子能更順利入小學。

然而婆婆聽說後卻不樂意了,指責寶媽就會瞎折騰,學前班上一下至少要大幾千,不賺錢就會花兒子的錢,一點都不懂得體諒。

我連忙寬慰寶媽說,婆婆說的也沒錯,現在學前班花費確實特別大,而且效果未知,再者特殊期間每天接送路上風險也高,的確不是最優選擇,但是你的話也沒有錯,幼兒園到小學是一個全新階層的跨越,必要的準備一定是要的。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我把理由細細說給寶媽聽。

拼音方面

隨著近幾年不斷的教改,很多家長明顯感受到語文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現在早已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而是「得語文者得天下」。

從課程表安排頻次來看,就不難看出語文是唯一一門每天都有且經常一天內有兩節的課,受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上公立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在幼兒園內是明確不允許教東西的,還記得美國之前有一位媽媽起訴幼兒園老師教了孩子「O」,稱破壞了孩子想像力,結果還勝訴了的事嗎?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因此很多公立幼兒園的老師都非常遵守規章制度,不敢也不能夠教孩子學習知識,然而另一個殘酷的事實卻是,不少小學報名會有對孩子的面試,就如寶媽朋友提到的那樣讓孩子簡單認字、算數等。

而另一邊從9月開學之後,一年級的語文進度會非常快,大多數語文老師對拼音的安排都只到10月份,也就是說一個多月就會結束拼音學習,直接開始認字學課文,因此對於從未接觸過拼音的幼升小的孩子來說,這段時間會特別困難。

所以在學前把拼音學紮實很有必要,至少要保證會認讀所有拼音,對於「b和p」,「k和l」,平舌翹舌,前鼻音後鼻音搞不清的孩子來說,尤其要多聽多看,反覆練習才能在一年級時更好跟上課程,不至於直接打擊到自信心。

語文方面

有這樣一個讓所有家長「聞風喪膽」的三年級現象,耶魯大學也曾做過一項持續40年的研究表示:9歲時孩子成績的分水嶺。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說法呢?是因為研究者發現,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主要依靠於記憶,記得多考的就高,但是到了三年級以上,考試不再以記憶為主,而是更傾向於孩子的思考和思維能力。

比如到了三年級時,看圖寫作被替換成作文,並且開始大量接觸閱讀理解,這兩者不僅所占分數比很高,要想完成並得高分更需要極大的知識儲備、想像力和創造力,死記硬背不去理解和思考,根本就無法拿到高分。

因此在學前,讓孩子多看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有極大好處的,但對於書的類型,卻並不需要什麼具體書單,只要孩子愛讀就行,更重要的是這階段的孩子不能再繼續圖像閱讀,而是應該逐漸過渡到文字閱讀,多識字記字,多思考拓寬眼界,才能在以後的語文課上事半功倍。

除了閱讀之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古詩詞背誦。

根據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中小學生都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古詩詞大幅度增加,一到六年級古詩詞共計128篇,暴增87%。

因此不管從應對考試方面而言,還是增加文化底蘊,為將來作文加分方面來說,古詩越早學習,隔三岔五教一首應景的進行背誦,孩子也會吸收的很快,將來也會越來越輕鬆。

數學方面

根據小學一年級的教材內容,主要是20以內的認識、運算、比大小、認識鐘錶等,總體來說難度不大,但是有這樣一個研究,通過搜集高年級學生在日常作業以及考試中的錯題統計發現,錯誤率最高的是20以內的進位加和退位減。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其實主要還是在於邏輯能力不夠敏捷、覺得太簡單就不夠細心。

因此在幼小銜接的階段,刷題沒必要,但是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耐下性子,慢工出細活,打好基礎才是關鍵,比如數數時,一定要仔細一個一個數,而不是覺得簡單,就出現漏數,跳著數的低級錯誤。

還有一個就是應用題,對於刷題的孩子來說,算術題很簡單,但是應用題卻經常卡殼,結果導致錯誤率偏高,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是題不會做,而是題目根本沒看懂,因此不管生活中,還是輔導作業時,家長都要根據孩子的喜好和節奏來進行啟蒙,而不是死記硬背的進行運算。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一枚,職場媽媽,帶娃碼字
——多平台優質原創作者,會點孕產,懂點育兒,兒童心理研究愛好者
——孕育、帶娃是當家長一生的事業,關注我,一起更輕鬆帶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HNtY3MBiuFnsJQVzqG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