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奧秘:聲音鬆弛靠前,保持彈性和張力
廖昌永大師課
廖昌永是中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在大師課上,廖昌永老師談到聲音的方向和聲音的力量,他要求歌者要往前唱,並且讓聲音有張力地往前送,並認為這樣的聲音更有「精神」。
早在二十多年前,義大利美聲專家來華講學時就曾提到一個概念:「我的聲音在前面的空屋子裡響」,意思是說,歌唱的共鳴集中在前方,本質就是要求歌者要「往前唱」,這是對科學歌唱的一個重要概念。很多初學歌唱者,往往會因為自己要「聽」自己唱,因此養成「往後唱」「倒著唱」的習慣,造成喉音的弊病。聲音要往前,並且要保持一種「跑動」的狀態,讓聲音時刻都能保持「精氣神」,這樣的歌唱才動聽。
所謂「跑動」起來,其實是氣息形成的一種張力。歌者在演唱之前,必須做好呼吸支持,讓氣息保持在腰間,找到即將衝刺的狀態,這既是聲音的爆發力,也是聲音的支持力,更是歌唱狀態的保證。同時,要注意的是,這種力量一定要靈活、有彈性,不能僵硬,要保證換氣的自然。
聲明:
部分所載內容來源於各大網絡平台,對此觀點我們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