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一「點」也不能分割,刷爆網絡的歌曲是如何誕生的?

2019-09-18     音樂生活報

近日,導演徐崢和寧浩在北京大學開啟了主題為「開學第一課:我和祖國共成長」的首場全國高校主題路演,現場的兩千多名同學和兩位導演一起成為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首批觀眾。活動最後,在徐崢和寧浩的帶領下,現場兩千名北大學子共同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國》。

優美旋律與真摯歌詞結合

心中涌流著一種神聖情懷

1985年,當李谷一首次在舞台上深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時,立即撥動了觀眾的心弦。

幾十年過去,每當這首《我和我的祖國》熾熱而美麗的旋律響起,人們心中就涌流著永不改變的一種神聖情懷,這就是歌曲中抒發的我們和祖國「浪花與海」般不能分割的血脈之情,這也是歌曲中第一次把個人與祖國的關係比喻成浪花和海的關係,寫下這神來之筆的詞曲作者張藜、秦詠誠正是生在海邊、長在海邊的大連同鄉。

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春節聯歡晚會《我和我的祖國》

大海賦予他們生命,也賦予他們大海一樣寬闊的情懷,大海一樣深廣而綿長的旋律,這首歌正是他們思想情感的真實流露。

幾十年過去了,這首歌經久不衰,是不朽的名曲經典。它的旋律是那麼的優美,那麼激情無限,氣勢恢宏,是歡樂與淚水的交織,讓聽者動容,感動人心,更激發了人性中的真實、溫暖、樸素的愛國情懷。

正如歌曲中所唱:「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體現了人民的精神寄託和時代的情感象徵,無數人被音樂觸發了情感深處的悸動,更是民眾心靈深處的集體精神依歸。

他用抒情和激情相結合的筆調,把優美動人的旋律與樸實真摯的歌詞巧妙結合,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五湖四海、內地邊疆,軍民同唱……對偉大祖國的衷心依戀和真誠歌頌從每個中華兒女心底里流淌出來。

用《濱海音詩》主旋律

二十分鐘創作出一首樂曲

「發表的和未發表的,我已不知道我創作了多少首歌,但是《我和我的祖國》和《我為祖國獻石油》是我的創作生涯中最不能忘懷的兩首歌。」歌曲曲作者秦詠誠提到當年創作這兩首歌時的情景,「一首歌一般來說是先有詞再有曲,但是《我和我的祖國》是先有曲再有詞。」秦詠誠對《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背景記得非常清楚。

1984年,時任瀋陽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的秦詠誠,來北京參加培訓,每逢周末就到好友張藜家研討音樂創作。一次他帶來一部作品——小提琴協奏曲《海濱音詩》。談到這首《海濱音詩》,張藜說聽到後就相中了其中的主旋律。

張藜說,秦詠誠的這首小提琴曲主題鮮明、旋律優美,他曾經多次動筆想把它改成一首歌曲,但《海濱音詩》突出的是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它充分發揮了小提琴獨有的歌唱性和抒情性。因此,要把它改成聲樂,絕非易事。於是張藜想請秦先生為他譜支新曲。

原來,張藜早就想寫一首歌唱祖國的歌曲,恰好《海濱音詩》的主旋律集南北音樂之大成,雅俗共賞,三拍子,載歌載舞、適合歌唱祖國。

「1985年,著名詞作家張藜打電話給我,說:『我很喜歡你的《海濱音詩》,旋律很美,想為它填詞,但這是首器樂曲,填得不好,你可不可以再創作一首囉?要同樣情調的,但旋律不能雷同!』當時我正好在北京,在中央教育行政學院學習,於是一天下午張藜邀請我到家裡吃飯,到他家裡是下午5點多,於是我就開始想旋律,按張藜的要求,不是《海濱音詩》的『上行』旋律『51235……』而是『下行』旋律『56543215……』

沒想到,我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作曲的都曉得,找到了主旋律,一下子就能展開了。」藉助這個主旋律,秦詠誠又在鋼琴上不斷地展開、變奏、升華。不到半小時,一首新曲子就完成了。秦詠誠趁著靈感,在譜紙上飛快地記錄下來。這首圓舞曲風格的新曲子,不乏激昂動情的氣勢,十分適合表現歌頌祖國這樣的大主題。在一旁的張藜也深深地被震撼。

推開窗的一剎那

寫下《我和我的祖國》

張藜拿到曲子後,揣在兜里,反覆吟唱,一揣就是半年。一次張藜去廣西,在招待所一早起來,推開窗,探頭遠望,一輪旭日緩緩升起,把對面的山川映照得如詩如畫,美景一下打開了他的靈感。

聯想到自己走過的路,儘管曲曲折折,但畢竟和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對照此情此景,就在推開窗戶的一剎那,張藜一下子脫口而出:「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感覺找到了,他一鼓作氣又寫下了「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

第二段歌詞,他先後用了8個喻體,展現了愛國主題的華彩:「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託,每當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渦,我分擔著海的憂愁,分享海的歡樂,我最親愛的祖國,你是大海永不幹涸,永遠給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整個歌詞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標語口號,而是飽含中華兒女依偎在祖國母親懷抱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

歌曲寫好後,兩位作者都非常興奮,覺得這歌成了,會是一部好作品。但還需要一位好歌手來演唱,因為二度創作也很重要。也就是在這一年的秋天,由秦詠誠推薦,張藜結識了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他的執著、他炙熱的歌詞打動了李谷一。李谷一也很喜歡這首歌曲,在當年的國慶歌舞晚會上,首次演唱。第二天,這首歌就傳遍大江南北,從此這首歌作為教材,被選入教科書。

從那以後,李谷一一連唱了張藜十幾首歌,其中這首旋律舒展、優美,歌詞細膩、真摯的《我和我的祖國》,成為了全國人民最喜歡的一首歌之一。後來好多歌唱家都演唱過這首歌,又有了合唱版的、器樂版的、童聲合唱版等多種版本。

聲明:

部分所載內容來源於各大網絡平台,對此觀點我們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合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8vWRW0BJleJMoPMMx_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