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課一票難求?三位中外名家齊聚長江鋼琴大師講堂

2019-10-09     音樂生活報

近日,長江鋼琴大師講堂再度強勢登陸第八屆長江鋼琴音樂節,但昭義、吳迎、萊昂內爾·莫拉萊斯·阿隆索3位中外鋼琴名家開壇設講,向來自全國各地的鋼琴專業及從業人員傳授鋼琴藝術知識以及先進的鋼琴教學方法。

講座現場,但昭義教授分享了他總結五十餘載教學經驗,嘔心傾力主編的《新路徑鋼琴基礎教程》,這套教材主要從技術基礎、音樂基礎兩個方面進行編寫,對我國鋼琴演奏和教學起到了指導和引領性作用。他指出,長期以來,孩子們厭學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鋼琴老師和家長,在被孩子問到我為什麼學習鋼琴時而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在中國研究「快樂鋼琴」的理念就具有重要意義,集趣味性、民族性、科學性於一身的《新路徑鋼琴基礎教程》,為這個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並總結出了快樂學琴的四個要素「輕鬆、容易、有趣、玩樂」。

但昭義 教授

但昭義教授還指出,喜愛音樂是人類的天性,並通過視頻向觀眾展示了孩子們在不同年齡段對音樂的刺激產生的不同反應,引起了在場觀眾們的強烈共鳴,《新路徑鋼琴基礎教程》也是實施快樂鋼琴的探索性舉措,融合了趣味程序模塊、二維影像等創新元素,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習琴的積極性和專注度,還能激活孩子們的想像力、創造力。

長江鋼琴藝術家、西班牙鋼琴演奏家萊昂內爾·莫拉萊斯·阿隆索帶來的一場主題為《不同時期音色的差異及運用》的主題講座。講座伊始,萊昂內爾·莫拉萊斯·阿隆索教授提到在鋼琴演奏中,音色在鋼琴演奏中占據著重要的主導地位,音色的好壞與音樂的表現力有著直接的聯繫與影響。

萊昂內爾·莫拉萊斯·阿隆索

教授

萊昂內爾·莫拉萊斯·阿隆索教授圍繞著音色出發,通過演講對不同時期音色的概念做了闡述與分析,從巴羅克時期的巴赫到古典時期的莫扎特和貝多芬再至浪漫主義時期的蕭邦、李斯特等等,結合具體的音樂作品,剖析了手指、手腕、踏板用力的細微變化而隨之產生的音色變化,從而展現出不同時代的音樂風格,並示範彈奏了多首不同時期鋼琴家的作品,此外,他還特別提到了在彈奏時要注重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作品音色的差異性。

中央音樂學院前鋼琴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協鋼琴學會會長吳迎教授從鋼琴演奏者的角度與大家分享了他對中國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的看法,以及對中國鋼琴的演奏技法的心得體會。

吳迎 教授

關於中國音樂作品的民族風格,吳迎認為民族風格是一個「新鮮」的東西,風格是一個多方面的概念,大致可以理解為音樂藝術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階段,而民族風格則可以被認為是發展階段當中的一個小階段,當今年輕一代的一些中國鋼琴家在國際舞台上在選擇所演奏的鋼琴作品時,都會選擇具有民族風格代表性的作品,以向外展示獨特的中國民族文化和中國鋼琴家的身份。

另外,關於演奏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技法的心得,吳迎教授指出,要有合奏的概念,因為鋼琴是一個多聲部的樂器,要認真思考該如何表達各個聲部的感覺。此外,他認為相較於西洋音樂作品而言,中國音樂作品具有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鋼琴演奏者在詮釋音樂作品之前,需對民間的音樂藝術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把中國鋼琴作品的民族風格詮釋得恰如其分,並現場示範演奏了《梅花三弄》和《百鳥朝鳳》等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片段,他以嫻熟的手法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國民族音樂風格,讓現場師生們不僅體會到了演奏家對中國音樂作品的獨到見解、還領悟到了不同風格作品的演奏技法要領。

聲明:

部分所載內容來源於各大網絡平台,對此觀點我們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合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mGXtG0BMH2_cNUg_FU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