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兒時母親做的蘿蔔丸子蘿蔔糊塌……蘿蔔堅強,親情溫暖

2020-01-05     王老虎尋鮮記


以前非常喜歡莫言的那本叫《透明的紅蘿蔔》的小說。其中有一段特別喜歡:

「泛著青藍幽幽光的鐵砧子上,有一個金色的紅蘿蔔。紅蘿蔔的形狀和大小都象一個大個陽梨,還拖著一條長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鬚鬚象金色的羊毛。紅蘿蔔晶瑩透明,玲瓏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殼裡苞孕著活潑的銀色液體。紅蘿蔔的線條流暢優美,從美麗的弧線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長有短,長的如麥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

莫言寫的很美,確切來說很誘人,但在我兒時的記憶中,蘿蔔並沒有這麼好的印象。上世紀80年代,那時候還在經濟發展時期,物質也很匱乏,父母的工資都不算太高,養了我們三個孩子,還有在農村的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家裡條件很是拮据,所以整個冬天都是靠白菜、土豆、蘿蔔熬過來的,上頓白菜,下頓土豆,再一頓就是蘿蔔,而且葷腥甚少,每月僅有的幾斤肉票和油票是不足以支撐一家人肚子裡的油水的,說實話,每次吃飯看見又是這「老三樣」真的食慾大減。



母親是個堅強的人,也極為疼愛我們。所以總是絞盡腦汁地變化著花樣給我們調劑伙食,白菜摻上玉米面做菜窩窩,烤香噴噴的土豆,蘿蔔是母親做的花樣最多的,蘿蔔擦絲兒加面烙成蘿蔔糊餅,或者做成蘿蔔豆豉鹹菜,曬蘿蔔乾鹹菜,用蘿蔔絲熗鍋做疙瘩湯,偶爾弄點蝦醬炒蘿蔔條兒,那滋味至今難忘。

而胡蘿蔔則腌成酸鹹菜,或者煮著吃,甘甜甘甜的就像吃紅薯。豬蹄子燉蘿蔔和炸蘿蔔丸子在那個缺東少西的年代屬於比較奢侈的食物,一般都是年節的時候才能吃到。到了過年的時候,母親買點豬頭豬蹄子肥膘肉,豬蹄子燉蘿蔔,再加上點黃豆,真是好吃,肥膘肉煉油炸蘿蔔丸子,那味道……嘿,真絕!



就這樣,在母親的辛勤操持下,家裡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我們幾個孩子不敢說白白胖胖,但最起碼是健健康康。而且那段日子給我留下的最大的感悟是:人,不論你處於何種困境,都要堅強。你或許短時間改變不了現狀,但一定要在現有條件下過得更好,更快樂!

後來,母親去世了,後來,我也漸漸長大了,見識多了,奇珍異饌也不再稀罕,但我永遠忘不了小時候那些用蘿蔔做出的美味,永遠忘不了母親堅毅的臉。這麼多年,我就像一個倔強的蘿蔔那樣,頑強的生長,雖然平凡,雖然簡單,但永遠快樂、堅強!

母親,我想告訴你:兒子大了,去過那麼多地方,看到過那麼多風景,吃過那麼多的美味,卻永遠懷念一個最最美味的蘿蔔,一個最最堅強的你,一個最最好的母親……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GBzeG8BMH2_cNUgl_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