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富扎心的真相

2019-11-20     力哥說理財

今天給大家撒一碗新鮮出爐的狗血。

胡潤研究院叕發布了最新一期《胡潤財富報告》,有幾個數據很值得我們關註:

1、截至去年底,大中華區擁有600萬資產的「富裕家庭」數量已達494萬戶,同比增長1.2%,其中擁有600萬可投資資產的「富裕家庭」數量達178萬戶。

這話意思是,胡潤覺得今天中國擁有600萬以上人民幣資產的人才算富人,對標的是西方的百萬美元家庭,這個標準本身沒毛病。

但實際上中國人7成以上(大城市8成以上)的家庭資產都是房子,而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房子,市值動不動就要600萬,所以很多人屬於「被富裕」,一旦把自住房去掉,再把還沒還清的房貸單列出來(胡潤只算總資產,沒算凈資產),很可能還是個「大負翁」,這在今天中國非常普遍,說起來既尷尬,又悲催,很多身價幾百萬的苦逼房奴估計都得哭暈在廁所。

所以把自住房去掉,光統計可投資資產超過600萬的中國家庭,一下子就減少了64%,只剩178萬戶。

國家衛計委最新權威報告指出,我國目前戶均人口3.02人,折算下來,中國近14億人口,只有0.38%的人達到國際上的富人標準,中國整體上看,還是個屌絲國家,拼多多默默點起來吧……

這也就難怪前天文章《30年後,拿什麼養活自己?做夢也想不到的答案!》的留言牆上, 大部分人都在哭窮,說我不是自私,是實在養不起娃鴨……

說到底,這是因為許多年輕人現在的認知能力和財富現狀之間存在矛盾鴻溝,既希望像富人那樣精細培養孩子,又沒有這個經濟實力,不願與現實妥協,索性就不生了。說到底,還是窮人太多……

2、擁有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198萬戶,比上減少1.5%;

擁有億元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12.7萬戶,同比減少4.5%;

擁有3000萬美金的「國際超高凈值家庭」數量8.4萬戶,同比減少5.4%;

說實話,這個數據還是讓我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一輪全球經濟下滑和中國經濟疲軟,以及疊加在其中的毛衣站,都是2018年開始的,而這個統計是截止2018年底,真正的大富翁階層,人數都在縮水。

因為到了那個級別的富人,一般不太可能靠打工掙高薪獲得,要麼自己創業開公司,要麼就是資本運作。

然而一方面,去年房地產造富效應消失,很多城市房價下跌,炒房客身價縮水,很多開發商老闆也因為世道不好,資產明顯縮水,別說萬達老王了,連過去認為實力超雄厚的世界500強綠地集團,最近都爆出欠款醜聞,武漢的中華第一高樓停工了……行業頭部都活得這麼艱難,可想而知今天房地產企業有多難熬……

另一方面,去年年底恰巧是股市最低迷的時候,股市是頂層富人批量生產機器,結果裡面滿場鐮刀,韭菜不夠,富人也一樣被割……

加上從去年年中的P2P雷潮開始,各種暴雷違約,壞帳頻出,創業失敗……中國民間財富的增速整體上在明顯下降,到了頂層,就更Hold不住了。

今年的情況比去年更糟,金融、地產、汽車、外貿,這幾架馬車都不行,我估計明年出的財富報告,富人財富縮水應該更明顯。

3、中國富人分布,北京、上海、香港遙遙領先,集中度極高,增速也最快,二線梯隊毫無懸念是深圳和廣州,然後是杭州、寧波和佛山,浙江自古富庶,佛山則一直以「隱形富豪」眾多著稱。

總體上看,中國的富人還是明顯集中在沿海,尤其是三大都市圈,因為沿海大城市,社會相對更開放包容自由,能提供的創富機會多得多,如果你真的不甘平庸,滿腦子逆襲慾望,說什麼也要拼一把出人頭地,那就一定要去沿海大城市闖蕩。

風險收益成正比,在小地方雖然安安穩穩,但如果沒有背景,要發財也是難於上青天,大城市壓力大,競爭強,雖然一將功成萬骨枯,但終究還是有極少數人有機會成功逆襲,到底怎麼選,沒有標準答案,取決於你的能力和價值觀。

4、中國千萬資產高凈值人群平均年齡為35歲,地產是他們最主要的個人投資方向,千萬資產家庭平均4個人(含家政)住在235平米的房子。最青睞的娛樂方式是旅遊、看書、美食和家庭活動;最青睞的運動是游泳、跑步和高爾夫。平均每月出差7天,平均一年休假9天。

這段就不解釋了,關燈吃面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NkDiG4BMH2_cNUg3g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