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事就撒潑打滾,脾氣差的孩子,比說教更管用的是「情感映射」

2020-03-22     小皮育兒經

孩子脾氣差是很多家長都想不明白的事情,經常會有媽媽抱怨,這孩子總是動不動就生氣,哪怕在玩心愛的玩具時,一個不順心就拿玩具撒野,各種扔玩具、糟蹋玩具,還在地上撒潑打滾。

不少家長都覺得孩子發脾氣非常的莫名其妙,家長眼裡明明只有火柴點大的事,可在孩子眼裡卻跟煤氣爆炸了似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發生了什麼天大的事。

這種困擾所有家長們的孩子未解之謎,曾經的我們使用棍棒教育,一頓不夠就揍兩頓,可如今的我們認識到了越來越多的棍棒教育下的不良後果,開始了更為正面的管教。

其實,每個孩子都曾經是最單純的孩子,開心了笑,不開心了哭,但是隨著孩子長大,我們都應該要教會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再是隨著自己的性子去隨意發泄自己的情緒。

撫不平自己情緒的人,也難以撫平人生的路

  • 控制不住情緒的人,智商再高也救不了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曾指出: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能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取決於情商。

在某種意義上講,高情商的人都表現在可以駕馭自己的性格,不驕不躁,給人的感覺如沐春風,易合作,可交流。

而那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緒,被情緒帶著跑的人呢,哪怕有再高的智商,早晚還是會被自己的情商深深坑上一把。

要說最深刻的例子,非屬最近最火的拜耳跑步女不可,因為不聽從管理,在隔離期間公然不帶口罩在小區內跑步,面對保安和民警勸告,不僅不悔改,態度還十分囂張,大喊「救命啊,有人騷擾」等混餚視聽的話語,最終的結果也是大快人心,因為態度惡劣,丟了年薪百萬的工作,還被驅逐出境。

作為外企高管,拜耳跑步女的智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樣的低情商,任由負面情緒帶偏自己的言行,任由多高的智商,最終還是被情緒拖下水,一無所有,萬人唾棄。

  • 控制不住情緒的人,遲早會造成難以挽回和估量的後果

最近貴陽清鎮的一名19歲男子楊某的行為,就讓人深深感覺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有多可怕。

因楊某在大學讀書期間與室友、老師、宿管之間關係緊張,在父親與校方溝通情況時,突然情緒失控,從廚房拿出菜刀揮向路邊2歲女童,在行兇過程中嘴裡還嚷著「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

一個2歲的女童有什麼錯,可就因為男子的一時無端情緒,就這樣徹底改變了2個家庭,而這女童的媽媽還是剛從一線回家的醫護人員,難以想像因為他人的一時衝動,這位媽媽接下來要怎麼活。

  • 控制不住情緒的人,人際關係也不會好

孩子的情緒管理,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展和人格塑造,總是控制不好情緒的人,容易導致自己一直處在負面情緒中難以自拔,變得易怒,甚至遷怒於他人。

總是處在負面情緒的孩子,自私、冷漠,難以顧及他人的感受,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周圍的人遠離孩子,不願意與孩子共處,自然就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情緒這種東西雖然虛無縹緲,但是卻又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的語言和行為,對於孩子而言,甚至對孩子將來的人生之路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如今,情緒管理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接納和重視。

那麼到底什麼是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Emotion Management),就是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協調、引導、互動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智商、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從而確保個體和群體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並由此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父母不應該為了一時的平靜而以暴制暴,試圖將壞情緒扼殺並讓它消失,絕大多數事實表明,壞情緒不會消失,只會積累,一次的負面情緒處理不好,孩子不鬧了,並不代表孩子已經忘了這件事,事實上卻是孩子因為不被理解,而將情緒擠壓在了心裡,多次的不被理解,最終會來一次大的爆發。

就像曾經的那則新聞,一位14歲男孩因為睡懶覺,被母親掀被子之後氣的從12樓跳了下去,所幸最終落在11樓得救了。

從表象看,我們認為這個男孩的脾氣也太差了,掀個被子叫起床就能做出這樣致命的行為,可事實上真的會有人會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就如此衝動嗎?

肯定不是,他的背後是長年累月壓抑在心中的委屈,因為憤怒總是不被理解,無法排解,在一次一次溝通無效後,才徹底崩潰做出這樣「消極攻擊型」行為。

而情緒管理的作用,就是引導孩子面對負面情緒時如何進行釋放和解決,並最終學會冷靜和控制自己的過程。

拿破崙說過:能管理好情緒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還偉大。

所以,教育孩子學會管理情緒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要想讓孩子了解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比說教更管用的,是

「映射情感」,讓孩子自己全方位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

所謂「映射情感」,就是讓孩子像照鏡子一樣,從鏡子中的影像,看到自己情緒失控時長什麼樣,通過聽到映射到他們身上的感覺,從而了解自己的情感,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

  •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情緒

星二代中,嗯哼的高情商一直都是公認的,他的暖男形象簡直深入人心,但就是這樣一個暖寶寶,也有失控的時候。

在《媽媽是超人》中,一次嗯哼拿著新玩具開心的拆了起來,結果光腳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玩具的小零件,疼的大哭的同時還不忘生氣的把那個零件給扔的遠遠的。

看到嗯哼的行為,霍思燕並沒有說教責怪嗯哼做的不對,而是自己去把那個零件拿回來也親自踩了一下,然後做出痛苦的表情告訴嗯哼:「太疼了,真的太疼了,完全能感受到你剛才那麼痛。」

就這樣一個動作一句話,就讓嗯哼看到了自己剛剛大哭時的狼狽樣子,很快就停止了自己的哭鬧,並暖心的建議媽媽:「那你快點拿開。」

這就是「映射情感」的妙處,不用說,也不用拚命安慰,當孩子情緒不能自我管理時,就把孩子的負面情緒映射出來給孩子看,讓孩子真實看到自己的情緒狀態,「愛美」的他們自然會有所收斂,也不好意思去發作,自然就冷靜下來了。

  • 讓孩子聽到自己的情緒

當然,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是演技派,很多家長也可能因為演的不到位反而適得其反,那麼語言同樣也可以進行映射。

就像一次女兒跟爸爸在爭誰積木搭的比較好,爸爸故意激她說她搭的太醜了,自己的多好多好。

好勝之心人皆有之,女兒當然就不樂意了,跟她爸像兩隻炸毛的獅子:「我的比較好看,我的更好。」更氣人的是她爸惹毛她後就溜之大吉了,留下女兒原地爆炸。

我本想試圖安慰她「你搭的不醜」,結果她絲毫不聽還哭了起來,於是我只好跟她說:「你看起來很生氣,你剛剛跟爸爸吵架的樣子好像一隻炸毛的獅子,眼睛通紅,怎麼連頭髮都這麼亂糟糟的了,你的小兔子髮型(她對雙馬尾的稱呼)怎麼都不見了?」

一聽她的小兔子髮型都亂了,女兒馬上停止了哭泣和吼叫,將自己端坐起來起拯救她的髮型。

映射情感就是用語言將孩子最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讓孩子了解到自己最在意的那個點因為情緒失控而被破壞、不完美了。

  •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時是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緒風暴給他人帶來的困擾的,就像拜耳跑步女不知道自己的一意孤行會讓打擾保安和民警的正常工作,19歲的楊某不知道自己的一時衝動會毀了一個家庭,在他們心中,自己的情緒得以發泄就好。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小就應該要培養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負面情緒帶來的後果,比如

  • 孩子總是發脾氣扔玩具,那麼就要讓他自己收拾殘局,並在事後告訴他怎樣做才可以避免這樣「麻煩」的後果。
  • 孩子總是發脾氣打人,那麼家長也不應該手軟,打回去並告訴他「你打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是會這樣痛的」。

說一百句不如親自感受一回,通過換位思考,將孩子的情感影射回到自己身上,從而懂得自己掌控情緒。

正確應用「映射情感」,讓孩子像照鏡子一般看到自己發脾氣的樣子,能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情緒失控的「可怕」樣子,從而學會自己管理情緒。

但是在應用「情感映射」時,家長無需多餘說教,更不能說出「你真令我失望,你怎麼這麼沒用」之類的氣話,這種發泄式的語言,不僅不能讓孩子冷靜下來,還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給他們帶來進一步的傷害,甚至將負面情緒更推進一步。

每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的過程中,都至少會經歷2個叛逆期,一個是「可怕的2歲」,一個是青春期,如果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重視情緒管理,不加以引導抒發負面情緒,那麼積年累月的負面情緒最終在青春期也會爆發。

情緒管理,從來沒有太早,它時刻都應該被重視。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一枚,職場媽媽,帶娃碼字

——多平台優質原創作者,會點孕產,懂點育兒,更專注教育

——孕育、帶娃是當媽一生的事業,關注我,一起更輕鬆帶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Vp-B3EBrZ4kL1ViZPW5.html